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观斗鸡偶作

韩偓 〔唐代〕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惟将芥羽害同群。
纠错
赏析
纠错
当代诗人艾青曾说过:“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这首绝句通篇用相斗之鸡来象征割据一方的藩镇军阀,尖锐而辛辣地嘲讽和鞭挞了他们只知对内争权夺利、残民逞强,对外却不思抵抗异族侵扰。首句“何曾解报稻粱恩?”落笔便严正地向毫无人性的藩镇势力发出质疑,说明人民以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养活了他们,但是他们却根本不思、也不“解”报恩,这就写出了藩镇势力的忘恩负义。次句“金距花冠气遏云”是极写藩镇势力的好斗性。为了争权夺利,他们不措在最大限度上以“金距”、芥羽”伤人;为了压倒政敌,他们往往会因些须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宛若“花冠”,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这里可以看出,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的是藩镇势力对内的表现。诗的后两句则着重写这些藩镇军阀对待外来侵略者的态度。对内,他们是寸土不让,寸权必夺;然而,当外部敌人“枭鸣”于国土之上、危及社稷时,他们却“无意”过问。他们惟一的本事,就是处心积虑地用“芥羽”等暗算手段去伤害对方。总之,这首诗实际上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对藩镇势力的气焰和心灵进行了雕镂。由于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所以,所托之物物象鲜明,所言之志情激语愤,显得内涵颇深,耐人回味。
这首诗在题材的选择、构思立意、意境创造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它在历代咏鸡诗中,成为“百鸡图”中之佳作,广为传诵。
斗鸡这种游戏,盛唐时即有之,而到了晚唐,则更为“有闲”人喜爱。韩偓观看斗鸡,鸡鸡相残的形象深刻触发了其胸中积郁,便写成了这首讽指颇广的绝句。 这首诗歌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成功地运用象征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社会,从而扩展了诗的容量。
韩偓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
您可能感兴趣...
  • 故都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

    2
  • 新上头

    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2
  •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1
  • 元夜即席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1
  • 重游曲江

    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避客野鸥如有感,损花微雪似无情。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1
  •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3
  • 偶见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0
  • 寒食夜有寄

    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0
  • 惜花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香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临轩一醆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3
  • 醉著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