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春墅

崔道融 〔唐代〕
蛙声近过社,农事忽已忙。
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春天来临,随着一阵蛙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社日了。社日一过,春耕时节就到了,农民们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正午时分,邻家的主妇给在田间劳作的家人送完饭匆忙归来。尽管百花盛开,春色如此美好,行色匆匆的村妇却仿佛对此没有丝毫感觉。
注释
⑴墅:指建在田野间的房屋。
⑵过社:谓逢到春社这一天。社:社日的简称。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分春秋两社。
⑶农事: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忽:表现时间过得很快。
⑷饷(xiǎng)田: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
⑸百花:亦作“百华”。各种花。
鉴赏
纠错
崔道融的诗比较古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他的那些反映农村生活的诗。这首《春墅》便体现出了这一特色,短小而明快,耐人寻味。
“蛙声近过社”,点明时间。据上下文意思可知,这里所说的社日是春社,在阳历三月中旬或下旬,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春天到了,到处蛙声一片。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片明丽的春光。“农事忽已忙”,说明时间过得快,冬去春来,好像在不经意间又开始农忙了。同时也暗示农民们一年四季辛勤耕耘,根本没有工夫和心思去留意节物风光的变化,他们只知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劳动。
“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百花娇艳欲滴,可饷田回家的“邻妇”却没有停下来享受这一切的功夫。“邻妇”不是看不见花,也非不解风情,而是因为忙于农事,根本没有闲暇和心情去观光赏景,在她们的心里,没有什么比五谷丰收,及时交纳官府的各种租税更重要。对于这些淳朴善良的人民,只要不因欠税见官府,不被逼税卖耕牛,他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从村妇根本没有心情和时间来享受这大自然的美丽,农村生活的贫敝可见一斑。
此诗遣词造句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用白描手法,展示出一幅淡雅的水乡风景画:蛙声阵阵,百花盛开,春光明媚。但淳朴善良、辛劳忙碌的劳动人民却难以领略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诗中寄寓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无限的同情,含蓄地表达了对那些游手好闲的剥削阶级的讽刺和批判之意。
赏析
纠错
《春墅》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农村田园的风光,反映了农村和农民的生活,通过饷田村妇无心无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一特定场景,寄寓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无限的同情,含蓄地讽刺和批判了那些游手好闲的剥削阶级。全诗主要运用白描手法,遣词造句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短小而明快,耐人寻味。
崔道融
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您可能感兴趣...
  • 田上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3
  • 过农家

    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1
  • 铜雀妓二首

    严妆垂玉箸,妙舞对清风。无复君王顾,春来起渐慵。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春雨暗,不见六龙归。...

    5
  • 马嵬

    万乘凄凉蜀路归,眼前朱翠与心违。重华不是风流主,湘水犹传泣二妃。...

    0
  • 西施

    《西施》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主要记述西施入吴以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之事;后两句则赞美西施以身报国、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全诗立意新颖而语言含蓄,不但反映出诗人的独特见解,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西施形象。...

    2
  • 长门怨

    长门春欲尽,明月照花枝。买得相如赋,君恩不可移。...

    2
  • 寄人二首

    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相思春欲尽,未遣酒尊空。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2
  • 元日有题

    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1
  • 归燕

    海燕频来去,西人独滞留。天边又相送,肠断故园秋。...

    0
  • 长门怨

    长门花泣一枝春,争奈君恩别处新。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