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

孙光宪 〔五代〕
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鹘云外,晓鸿惊。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在鸡禄山前骑马游玩,边塞的草地白茫茫一片,北方的天空刚刚放亮,马蹄声轻快地响起。我拿起鹊面弓,从短鞘中抽出箭矢,弯弓如满月,准备射击。突然,一只鹘鸟在云外鸣叫,惊动了清晨的鸿雁。
注释
鸡禄山: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部。东汉时,窦宪出鸡鹿塞,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即鸡禄山),得胜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凯旋。
游骑:流动的骑兵。
边草白:塞上草枯,经霜后一派白色。
朔天:北方的天。
鹊面弓:弓名,弓背上饰有鹊形。
韔:装弓的袋子。
弯:拉开,作动词用。
月欲成:将成满月形。
鸣鹘:响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是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词篇。词的上片写一位边防战士骑着骏马,在一望无际的霜雪草原上行进;下片写他射鸿鸣镐的情形。全篇构思精妙、风格雄健,开拓了全新的意境,曲尽其妙,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是反映当时边塞生活的一个侧面。
展开阅读全文 ∨
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