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能够活到七十岁的从古至今都很少。如果不是行善积德,又怎能这样长寿?青松的身姿虽瘦,却偏偏能经受住寒冷的霜雪的考验。看您的双鬓,浓黑依旧。
雪后初晴,父母居处传来儿女的嬉笑声。在这个全家欢乐的时节,不妨一醉方休。祝您从此身体健康,无需灵丹仙草也能长寿。更要看您活到一百岁,祝您长生不老。
注释
⑴感皇恩:词牌名,又名“人南渡”“感皇恩令”“叠萝花”。本唐教坊曲名,陈旸《乐书》谓:“祥符中,诸工请增龟兹部如教坊,其曲有双调感皇恩。”后用作词牌。以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
⑵范倅(cuì):依辛弃疾的事历推考,在他早年的亲友或同僚当中,姓范而作通判的,至少有两个人:一个是范昂,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至八年(1172)权通判滁州;另一个是辛弃疾的岳父范邦彦,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由金南归于宋。二人事迹均有不符之处,此范倅究竟为何人,恐难确考。倅,副职。
⑶“七十”句:语本杜甫《曲江二首·其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⑷阴功:指在人世间所做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古人认为积有阴功的人可以长寿。怎生:怎样,如何。
⑸雪寒霜晓:一作“云寒霜冷”。霜晓,有霜的早晨。
⑹青青:浓黑貌。
⑺庭闱(wéi):内舍,多指父母居处。
⑻玉壶:酒壶的美称。
⑼灵丹:古代道士炼的一种丹药。据说能使人消除百病,长生不老。仙草:传说中的一种灵异的草。服之可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
⑽难老:语本《诗经·鲁颂·泮水》:“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开头两句写其年逾古稀,理应为其祝寿,因为“人生七十古来稀”。开篇用杜甫诗成句,切入祝寿正题,爽朗而亲切。“不是”句探寻其长寿之道。按照当今的说法,老人长寿是因为他保养好。而古人则不然,他们认为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做了好事,积了阴功,所以词人说“不是阴功怎生到”。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其实是古人的迷信。“松姿”四句写其形貌。其中前两句是说他犹如青松,身材虽瘦,却经得起霜雪的磨炼;而后两句则说,鬓发乌黑,并不显老。这样叙写,既说明了他身体硬朗,又为下文设下伏笔,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的记叙。
“楼雪”三句写其居家生活。“楼雪”句照应上文“雪寒霜晓”,点明他的寿辰是在冬季。“庭闱”句言其子女在双亲面前能尽孝道,善于娱乐双亲。“一醉”句写其子女为双亲敬酒,同时也自斟自饮,共享节日的欢乐。按照传统说法:孩生日,娘苦日。这里所写“庭闱嬉笑”以及玉壶醉倒,实际还是写他过生日。“从今”二句以其今之健康,推知其日后也会健康,不必吃“灵丹仙草”也会长寿。结尾两句更进一层,预祝活到百岁,人也难老。从而写足了祝寿之意,轻松地结束了全词。
这首词的语言比较好,不加刻意雕琢,而是从生活中汲取那些富有表现力的熟语、俗语,加以提炼写入词中,清新自然,生动活泼,适于雅俗共赏,从而增强了词的可读性与表现力。全词节奏铿锵有致,琅琅上口,其中豪放深情处,是词人气象的自然流露,颇耐涵咏。
-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 8
-
感皇恩·别情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 3
-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 3
-
感皇恩·自寿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无处烟霞不相识。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天教分付与,云庄客。万里侯封,九华仙伯。未必情浓似吾适。扁舟风月,好 ...
- 29
-
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小院重帘燕飞碍。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熟睡起来,宿酲微带。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笑摘双杏子,连枝戴。...
- 2
-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 ...
- 543
-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 2
-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184
-
贺新郎·拄杖重来约
拄杖重来约。对东风、洞庭张乐,满空箫勺。巨海拔犀头角出,来向此山高阁。尚两两、三三前却。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唯酒是 ...
- 407
-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 ...
- 307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