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题画

李唐 〔宋代〕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少艰难。
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丹。
注释
①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
②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
③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燕,一本作“ 胭 ”。后亦泛指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到画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是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它的弦外之音,是耐人寻味的。
“云里烟村雨里滩”才七个字,就把一幅生动的画境形象地凸现出来。画面层次分明,很有立体感:上方是云烟缭绕的山村,下方是雨水滂沱的河滩,一静一动,相互映衬。画中的景色是朦胧的,但画面是清晰的,山村隐约可见,滩声仿佛可闻,不给人任何晦涩的感觉。这幅画是经过艰辛的精神劳动才创造出来的。因此下句说:“看之容易作之难。”俗话说的好:“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常人都懂的生活哲理。但常人往往醉心声色犬马,贪图富贵荣华,缺少真正的审美能力。对这种意境高妙的花看不上眼。诗人写道:“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意思是说如果画牡丹花,施以浓色重彩,定会大受时人欢迎。这自然是反话,这种既饱含着带泪的幽默,又喷射出愤世的怒火。亦庄,亦谐,痛快,淋漓。这种风格,为后世许多题画诗所效法。
作者通过对一副烟雨滩图的评论和感慨中,表达自己清高的品性,不愿意做迎合别人的事情。 作者在感叹画清高意境感叹的同时,不禁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诗句表面上说要迎合时人,实际上却是对时人只重浮华富贵(浓色重彩的牡丹)、不识人才(眼前高妙的意境)的愤怒和讽刺,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之叹。
李唐在山水画和人物画方面都很有造诣。特别是他的山水画,构图精炼,用笔有力,着重创设意境。如此诗首句”云里烟村雨里滩“,就显示了李唐在创造意境和构图方面具有高度的才能。至于爱发议论,那是宋代诗人的习气,而李唐此诗的议论毕竟较富理趣,反而使人感到深刻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明代郁逢庆的《书画题跋记》载,钱塘人宋杞云:李唐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十分艰险。他写下这首诗,用来讽刺当时社会上崇尚艳丽花鸟画的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题画》是南宋书画家、诗人李唐的作品。当时社会时尚,画坛流行的是艳丽的花鸟画,无人赏识作者的水墨山水画。作者在画上自题的这首诗,讥讽“时人”喜好艳丽色彩,慕求富贵的风气,抒发了自己不遇知音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李唐
李唐(1066—1150),南宋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初以卖画为生, 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擅长山水、人物。变荆浩、范宽之法,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兼工人物,初师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并以画牛著称。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
您可能感兴趣...
  • 题画

    绿树青山带晚霞,树间处处有人家。孤舟最爱沧浪客,得共眠鸥占浅沙。...

    0
  • 题画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 ...

    886
  • 题画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1
  • 题画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39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