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七夕

杜审言 〔唐代〕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珮,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白露中含有明亮的月光,青霞切断了银河。
天街上,织女星已转过七次位置,阁道上两位神仙也经过此地。
人们穿着华丽的衣裳,身上佩戴着铿锵作响的珠饰,摆放香炉、烛台的长桌上拂动着精美的绮罗。
在年年今夜尽的时刻,织女与牛郎又会分隔两地,机杼旁承载着他们深深的离情别绪。
注释
绛河:银河。
袨服:盛服;艳服。
香筵:摆放香炉、烛台的长桌。
赏析
纠错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七夕节的盛景和别离的情感。作者通过动态的词语,如“七襄转”、“断绛河”等,将七夕节的情景描绘得生动而美丽。同时,诗中揭示了生活的无常,七夕节虽然美好,但在年年今夜尽的时刻,情人们还是会面临离别,令人产生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短小精悍的语句,折射出七夕节的浪漫与深情,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联想和思索。“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描绘了七夕节时,月光明亮,美丽的河流上有红霞,给人们带来了浪漫的氛围。“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形容了天空中的星宿七次经过,神灵们在阁道上齐聚,参与七夕的盛会。“袨服锵环珮,香筵拂绮罗”描写了人们盛装打扮,佩戴着华丽的珠饰,聚集在华丽的席间,享受美酒美食。“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表达了每一年的七夕夜都会结束,但离别之情依然强烈,增添了深情和离愁的意境。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您可能感兴趣...
  • 七夕

    秋近雁行稀,天高鹊夜飞。妆成应懒织,今夕渡河归。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来时不可觉,神验有光辉。...

    1
  • 七夕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2
  • 七夕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1
  • 七夕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神轩红粉陈香罗,凤低蝉薄愁双蛾。微光奕奕凌天河,鸾咽鹤唳飘飖歌。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阤 平明花木有秋意,露湿彩盘蛛网多。...

    1
  • 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0
  • 七夕

    四海孤游一野人,两壶霜雪足精神。坎离二物君收得,龙虎丹行运水银。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旧宅。父子生来有两口,多好歌笙不好拍。...

    3
  • 七夕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1
  • 七夕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5
  • 七夕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0
  • 七夕

    鹊归燕去两悠悠,青琐西南月似钩。天上岁时星右转,世间离别水东流。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苏小横塘通桂楫,未应清浅隔牵牛。...

    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