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振荡着荒凉的郊野,猛虎啊正在咆哮。
它漫慢走出围场,连吼着钻入黄色的茅草。
壮士啊骑着马飞快而去,在镫前拉开玉弓鞘。
大喊一声猛虎象人立起来,一发饮羽射中如长矛。
猛虎目光消失似星坠,鲜血飞溅染红了树梢。
彪炳的虎皮铺我坐席,虎肉入我厨房任我烧。
除掉祸害乡里人喜欲狂,纷纷祝酒欢呼声浪高。
明日要在长桥上,倾城出动看斩蛟。
注释
⑴阴风:寒风。寒郊:荒凉的郊野。
⑵烧地:古代南方山区刀耕火种,农民在秋冬之际放火烧山,然后耕作,称为烧地。
⑶镫(dèng):挂在马鞍两边的踏脚。玉弰(shāo):用玉装饰的弓。
⑷铍(pī):大矛。交:加。
⑸悍睛:凶恶的目光。
⑹彪炳:本指老虎身上色彩斑斓的花纹,这里指虎皮。
⑺呶(náo)号:一作“号呶”,欢呼喧哗。
⑻长桥斩蛟:《晋书·周处传》有载:周处改恶从善后,先到南山杀猛虎,后下长桥斩蛟。
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见《世说新语·自新门》和《晋书·周处传》。两书都记载了周处为害乡里,为乡里所患,终于改过自新等情节。《壮士行》则摈弃了这些情节,只取射虎斩蛟之事。这一改就使壮士成了为民除害的英雄,而不是为害乡里的横暴。这一改便点铁成金了。
这首诗共有三个段落。第一段四句描写了猛虎为害的情景,为壮士的出场渲染了气氛。第二段六句描述了壮士射虎的经过,在威武雄壮的搏斗之中,着意刻画了壮士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第三段六句叙述壮士为民除害,深受乡亲欢迎,他决心再显身手,明日长桥斩蛟。这段彻底改造了周处的故事,使壮士的形象更臻完美。这段里的“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与《世说新语》《晋书》中的“更相庆”“皆相庆”不同。“相庆”事是在周处与蛟搏斗三天三夜未见分晓的情况下出现的,是人们以为周处死于蛟、乡里又除一害才“更相庆”“皆相庆”的。“贺酒”在射虎之后、斩蛟之前,在虎肉宴上,不是互相祝贺敬酒,而是纷纷向壮士贺酒,欣喜虎害已除。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等人受到了迫害和打击,为了回击中伤的恶语,他改写了周处自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壮士的形象以自况,表示自己原本无错,无需自新。他是仍然坚持他的政治主张的。
此诗抒发了诗人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主张改革朝政的政治观点。全诗采用铺叙的手法,层层展开,开始四句,通过对寒风怒号、猛虎咆哮的描绘,衬托了壮士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接着细致描绘了壮士射死猛虎的过程,刻画出壮士沉着机智、大胆勇武的斗争精神,体现出诗人不畏强暴、坚持理想、主张大胆革新的精神。
-
壮士行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沙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4
-
祭韩吏部文
高山无穷,太华削成。人文无穷,夫子挺生。典训为徒,百家抗行。当时者,皆出其下。古人中求,为敌盖寡。贞元之中,帝鼓薰琴。奕奕金马,文 ...
- 981
-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文集序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文集序》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文中先从文章与政治的关系写起,指出柳宗元的文章在当时就很受重视;然后概括介绍柳的生平,点出他的临终所托;末尾引用韩愈和皇甫湜的评价,充分肯定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778
-
讯甿
刘子如京师,过徐之右鄙。其道旁午,有增增,扶斑白,挈羁角,赍生器,荷农用,摩肩而西。仆夫 告予曰:斯宋人、梁人、亳人、颍人之逋 ...
- 882
-
踏歌词四首·其三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 55
-
踏歌词四首·其四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 836
-
插田歌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二度被贬为连州刺史期间。元和年间白居易和元稹等人大力提倡并创作反映现实、关乎国计民生的新题乐府诗,史称“新乐府运动”。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但是又不入乐,而以新题反映时事,因此这些诗被称为“新乐府”。...
- 8
-
池亭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 4
-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般若禅师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禅境的向往之意。...
- 2
-
华山歌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迹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 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