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竹郎庙前古木森森,夕阳沉沉,在满山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更加神秘和肃穆。
是哪里的村子有笛子的声音?那美妙的声音尽是迎竹郎神的歌曲。
注释
⑴题:指题诗。竹郎庙:神庙名,古时西南少数民族祀神之处。
⑵迎郎曲:迎竹郎神的歌曲。
竹郎庙前古木森森,夕阳沉沉,在满山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更加神秘和肃穆。
是哪里的村子有笛子的声音?那美妙的声音尽是迎竹郎神的歌曲。
注释
⑴题:指题诗。竹郎庙:神庙名,古时西南少数民族祀神之处。
⑵迎郎曲:迎竹郎神的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据《蜀记》记载,从前有个女子在溪边浣纱,见大竹流水上,触之有孕,后生一子,自立为王,即以竹为姓。汉武帝派唐蒙伐夜郎,斩竹王。当地人为纪念他,立此庙,岁岁祀之。此庙一说在四川省荣县遁水河边。另一说乐山城西北竹公溪上也有一庙,名青竹祠,祀竹林三郎。《乐山县志》以为薛涛此诗即为题此庙而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作为一个歌妓诗人,应该说,薛涛诗歌的题材还是比较广的。这首诗描写蜀地民间风物,清新流畅,是薛涛诗作中流传较广的一首。
此诗从大处着笔,描写庙前的景色。“竹郎庙前多古木”,一笔写出竹郎庙位于一个幽深的环境之中,庙前古木参天,绿荫蔽地,丛丛古木,参差有致,竹郎庙隐于其中。“多古木”三字使人想到竹郎庙建立已久,祭祀不断,并制造了一种古朴、悠久的氛围。第二句的描写拓宽视野,由庙前的古木推广到周围的山,写夕阳映青山的景色如绘。庙前的古木和山上的绿色联成了一片,由于山势的高低不平,只觉夕阳下沉是那么的缓慢,它总在绿色中运行。“沉沉”这一重叠词表现了一种舒徐的节奏,传出了极其缓慢沉没的动态。因为“夕阳沉沉”,浓绿的树木在艳红夕阳映照下,更显绿得耀眼可爱。这景色,造成了一种深杳缥渺的意境,令人神往。
诗人写竹郎庙,只写周围郁郁葱葱的环境,让人从中想象出庙的不凡气象来。后两句诗写迎竹郎神之习俗,只写从远处江村传出迎郎曲的笛声,使人从声音想象其景:村民们用笛吹奏迎郎曲,列队从村庄向竹郎庙走来。诗人不为繁饰,寥寥几笔,略作勾勒,风土习俗,尽收笔底。
此诗笔致幽隽,语旨质朴自然,具有一种恰合古朴风俗的风格,通皆悠扬宛转,极饶音节之美。
此诗从大处着笔,描写庙前的景色。“竹郎庙前多古木”,一笔写出竹郎庙位于一个幽深的环境之中,庙前古木参天,绿荫蔽地,丛丛古木,参差有致,竹郎庙隐于其中。“多古木”三字使人想到竹郎庙建立已久,祭祀不断,并制造了一种古朴、悠久的氛围。第二句的描写拓宽视野,由庙前的古木推广到周围的山,写夕阳映青山的景色如绘。庙前的古木和山上的绿色联成了一片,由于山势的高低不平,只觉夕阳下沉是那么的缓慢,它总在绿色中运行。“沉沉”这一重叠词表现了一种舒徐的节奏,传出了极其缓慢沉没的动态。因为“夕阳沉沉”,浓绿的树木在艳红夕阳映照下,更显绿得耀眼可爱。这景色,造成了一种深杳缥渺的意境,令人神往。
诗人写竹郎庙,只写周围郁郁葱葱的环境,让人从中想象出庙的不凡气象来。后两句诗写迎竹郎神之习俗,只写从远处江村传出迎郎曲的笛声,使人从声音想象其景:村民们用笛吹奏迎郎曲,列队从村庄向竹郎庙走来。诗人不为繁饰,寥寥几笔,略作勾勒,风土习俗,尽收笔底。
此诗笔致幽隽,语旨质朴自然,具有一种恰合古朴风俗的风格,通皆悠扬宛转,极饶音节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续父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 831
-
春望词四首·其二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 866
-
赠薛涛
蛾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北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 0
-
酬祝十三秀才
浩思蓝山玉彩寒,冰囊敲碎楚金盘。诗家利器驰声久,何用春闱榜下看。...
- 2
-
送姚员外
万条江柳早秋枝,袅地翻风色未衰。欲折尔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
- 1
-
斛石山书事
王家山水画图中,意思都卢粉墨容。今日忽登虚境望,步摇冠翠一千峰。...
- 2
-
斛石山晓望寄吕侍御
曦轮初转照仙扃,旋擘烟岚上窅冥。不得玄晖同指点,天涯苍翠漫青青。...
- 0
-
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
落日重城夕雾收,玳筵雕俎荐诸侯。因令朗月当庭燎,不使珠帘下玉钩。东阁移尊绮席陈,貂簪龙节更宜春。军城画角三声歇,云幕初垂红烛新。...
- 5
-
四友赞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 997
-
酬郭简州寄柑子
霜规不让黄金色,圆质仍含御史香。何处同声情最异,临川太守谢家郎。...
- 0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