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登城春望

王勃 〔唐代〕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置身物外就能亲近山水,初晴的日光云气更显得清新可爱。
美丽的郊外到处都是花红柳绿,什么地方会没有宜人的春色呢?
注释
①物外:谓超越世间事物,而达于绝对之境界。此指城外。
②霭(ǎi):云气,烟雾。
③芳郊:布满鲜花的城郊。花柳:指花和柳;也指游赏之地。
④宜:合适,相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该诗应为此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描写诗人观赏春光的感受。全诗仅有四句二十个字,但蕴含丰富。诗人视野开阔,感受新奇、愉快而深刻。
首句一个“近”字,第二句一个“新”字,把内心的喜悦展示出来。生活于尘世中的诗人,一旦登上高处,犹如置身物外,烦恼一扫而光。平日不得饱览的山川,此时尽收眼底,似乎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加之雨后初晴,云天、山川、风物,焕然一新。可谓景物新,心境新。
第三句继续从宏观上描绘城郊的春景。花柳遍地,芬芳盈野,一幅美丽的春光图。其中虽未及人,而人在其中。可以想见,赏春者非止诗人一人而已。城中士女,结伴踏青,其乐融融。目睹这一景象,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何处不宜春”。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一定要立身于朝廷之上。此句凝聚着作者多年的坎坷经历和辛酸,表明他已走出苦闷的心境,对前途持乐观态度。
从养生角度来看,观赏美景可以消除忧愁,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生活信心。王勃此诗,不言养生,而养生之理就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您可能感兴趣...
  • 寒梧栖凤赋

      以孤清夜月为韵。  凤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有契,谁言则孤?游必有方,哂南 ...

    223
  • 寒夜思友三首·其二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286
  • 寒夜思友三首·其三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425
  • 檄英王鸡

      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 ...

    841
  • 临高台

    《临高台》是唐代诗人王勃的诗作。这首长诗先从多种角度、多种方位反复渲染唐帝国建筑的高大雄伟,都市的繁华,再写生活在都市里人们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最后揭露了达官贵人醉生梦死、急于享乐的腐朽心理,也否定了他们的这种生活,指出其不可久长的必然结局。全诗多用铺叙,用典贴切。...

    6
  • 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1
  • 杂曲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蛾眉始约,罗袖初薰。歌齐曲韵,舞乱行纷。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2
  •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0
  • 九日怀封元寂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0
  •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