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秋风起,落叶纷飞惊动了闺中的女子,远处传来高高的捣衣声催促着黄昏的降临。
蜘蛛在月光下忙碌地寻找着方向,萤火虫则依偎着人儿低飞。
清澈的铜镜上落满了灰尘,孤灯的火焰微弱,泛着绿色的光芒。
她的哀怨哭泣直到天明,独自一人懒得再拿起针线缝制衣物,心中满是愁绪。
其二
我的家靠近渭水之北,而我的春梦却常常飘向遥远的辽西之地。
为何那朝鲜郡要年年战乱不断,使得战鼓声声不息呢?
燕子飞来在红色的墙壁上呢喃,黄莺在绿色的窗前啼鸣,它们似乎也在诉说着思念。
为了这份长久的思念之情,我泪水涟涟如同玉箸般齐整,无法抑制内心的哀愁。
其三
听说黄龙城那边,连年战火不断,士兵们从未得到真正的休息。
可怜那闺房中的月亮,也仿佛在汉家军营中长久地照耀着。
少妇们在这春日里满怀思绪,而她们的丈夫在昨夜也定是辗转反侧,思念着家中的人。
谁能带领军队,高举战旗,擂响战鼓,一举攻下龙城,结束战争,让我们能够团聚呢?
注释
⑴暝机:谓夜织。机,指织布机。
⑵红埃:犹红尘。指飞扬的尘土。
⑶渭北:渭河以北。渭河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在陕西中部。
⑷著:附着。辽西:辽河以西。今辽宁西部。
⑸鼓颦:颦,小鼓。鼓颦指大鼓和小鼓,古时军中常用的乐器,因借喻军事。
⑹阑干:纵横貌。这里指眼泪纵横。旧题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之十七:“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玉箸:玉制的筷子,比喻眼泪。南朝梁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⑺黄龙戍:即黄龙冈,唐时东北驻兵要地,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
⑻频年:连年。频,多次。解兵:罢兵,解除战事。
⑼汉家营:指唐军营。唐人常以汉指唐。
⑽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⑾将:率领、指挥。旗鼓:旗、鼓在古代曾经用以指挥进军。这里代指军队。
⑿龙城:匈奴城名,秦汉时匈奴祭天和大会诸部的地方,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硕柴达木湖附近。这里泛指敌巢。
其中第三首诗是沈佺期的代表作,思想上较为积极,艺术上也颇具特色。首联叙述闺怨的原因:“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这两句是说,黄龙戍一带,长年战争不断,至今没有解兵罢战。诗篇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无休止的战争,它不但为下文抒发“闺里”“营中”的相思之苦做了铺垫,客观上也流露了诗人的反战情绪。有了这样的背景,诗文最后把结束离人之苦的希望寄托在战争的结束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颔联是一个写意式的特写镜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诗人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在展示了全景(背景)之后,镜头一转,观众的视线被拉到直接饱受战争之苦的“闺里”和“营中”。从字面上理解,则是说,那轮象征团圆的明月,同时照看闺中的思妇和营中的良人。显然,诗人是以月写人,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而闺中人却沉浸在对征人的思念中;这月亮也照着不眠的征人,而征人也正在思念着闺中之妇。这两句借月写人,以月寄情,含蓄而巧妙地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相思之苦。“可怜”二字,又情不自禁地道出了诗人无限的同情与理解,可谓一箭三雕。
颈联在意义上紧承颌联,进一步描写少妇良人的相思之情:“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今晚面对圆月而良人不见更勾起少妇此时此刻强烈的渴盼,但满腔蜜意无可寄托,聊作安慰的只有回忆从前相守一起的柔情。“今春”与“昨夜”相对,显然是借“今”与“昨”的时间矛盾,极写思妇难以抑制的感情冲动。这并非夸大其辞,只要稍加设想就可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对于一个只能守在闽中的弱女子来说,良人守边之地于她不啻是天涯海角,关山重重,路途迢迢,凭她一已之力是无法实现团聚愿望的。可以说,战争不结束,她与良人就不得相见。由此可以想见古代会有多少这样的怨妇,难怪有许多诗人在代她们发“怨”。在这种情形下,少妇的千种怨情、万般思念,化作了一个包含强烈愿望的问句:“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两句诗是说:有谁能够带兵克敌,一举夺胜呢?全诗以此问句作结,无须回答,却自有深长的含意,它从少妇的心情出发设问,却道出了千千万万饱受夫妇别离痛苦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其中自然也有诗人写作此诗的真实用意。诗的主旨就在这短促深沉的问句中明确显现出来。
这首诗从对战争的普遍怨情写起,中间选取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典型人物少妇和良人,以特写镜头的方式描绘彼此的相思之苦、最后又以满怀希望结束,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怨而不恨,悲而不伤,表现出诗人对这场战争鲜明的态度,这是非常可贵的。另外,全诗构思比较新颖巧妙,诗人把人类共同的情绪(怨战,盼望战争早日结束),投射在两个具体对象身上(“少妇”和“良人”),又从少妇的角度出发,写出两人的“情”“意”,可谓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别有新意。从文气上看,前两联都是十字句,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颈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末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全诗以问句作结,越发显得言短意长,含蕴不尽。
-
杂诗三首
上月二十三日接平伯自杭州来信,说他自创新体,作短诗,并附寄《忆游杂诗》一篇十四首。我很欢喜这种短诗。从前读周启明先生《日本的诗歌》 ...
- 691
-
杂诗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 5
-
享龙池乐章·第三章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光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 0
-
巫山高二首
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 0
-
钓竿篇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 3
-
铜雀妓
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
- 1
-
凤笙曲
忆昔王子晋,凤笙游云空。挥手弄白日,安能恋青宫。岂无婵娟子,结念罗帐中。怜寿不贵色,身世两无穷。...
- 0
-
霹雳引
岁七月,火伏而金生。客有鼓瑟于门者,奏霹雳之商声。始戛羽以騞砉,终扣宫而砰駖 电耀耀兮龙跃,雷阗阗兮雨冥。气呜唅以会雅,态欻翕以横生。有如驱千旗,制五兵,截荒虺,斫长鲸。孰与广陵比,意别鹤俦精而已。俾我雄子魄动,毅夫发立,怀恩不浅,武义双辑。视胡若芥,翦羯如拾。岂徒慨慷中筵,备群娱之翕习哉。...
- 1
-
古别离
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自君间芳屣,青阳四五遒。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相思无明晦,长叹累冬秋。离居分迟暮,驾高何淹留。...
- 2
-
过蜀龙门
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长窦亘五里,宛转复嵌空。伏湍喣潜石,瀑水生轮风。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潭河势不测,藻葩垂彩虹。我行当季月,烟景共舂融。江关勤亦甚,巘崿意难穷。势将息机事,炼药此山东。...
- 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