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唐代〕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南天春雨季节,百花争奇斗艳,哪能再欣赏到冬天翠竹那傲雪斗霜的英姿。
草木都长得如此茂盛,唯有四季常青的翠竹,仍能虚心自持。
晋代的竹林七贤常在竹下载饮酒而醉,舜的妃子娥皇、女英以泪挥竹而竹尽斑。
只有在年终岁末的隆冬季节,诸君方能欣赏到,翠竹在严寒冬天那傲霜斗雪的苍劲挺拔的气节操守和壮丽的景色。
注释
酬人雨后玩竹:这是一首酬答友人雨后赏竹的诗作。玩:欣赏品味。
南天:指成都。
那:今作哪,表示疑问。
鉴:察,见。
亦:副词,相当于皆,都。
云:代词,如此。
晋贤:晋朝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世称竹林七贤。
舜妃:尧之二女, 舜之二妃,尧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
晚岁:年终岁末季节。也隐喻女诗人暮年生活的意思。
苍苍:茂盛,众多。
劲:苍劲挺拔。
节:喻气节操守。
奇:奇特秀美。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由诗题及首两句可知,有人写了一首玩雨后春竹的诗赠薛涛。薛涛因此作这首诗相酬,并借以表明自己对竹之赞赏。通过诗中“岁晚”一词,也可知是薛涛暮年居碧鸡坊时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酬人雨后玩竹》是一首五言律诗。由诗题及前两句,知道这是有人雨后赏竹,薛涛的唱合之作,表明自己对竹子的欣赏;三四句写竹子卓尔不群的外观,操守自持的品格;五六句通过两个典故,进一步赞扬了竹子;最后两句呼应了第一二句。这首诗既肯定了友人雨中赏竹的美,又委婉地说明诗人自己更欣赏岁末严寒中的竹子,用典故赞赏了竹子的脱俗与坚贞,可见她以竹言志,展示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通篇不着一个“竹”字,但句句写竹,写得神形俱现。前两句写书在气候温和的春天,见不到竹子傲霜斗雪的风姿。第一句破题,“南天春雨时”使人想到,竹子经过了一番春雨的刷洗,更加青翠欲滴。“那鉴雪霜姿”,写出诗人在雨后玩竹之时,对此不无遗憾。这两句虽未直接写竹,但表现了诗人对竹子坚强耐寒操守的喜爱、崇敬。
后面几句是正面描写,从三个方面歌咏了竹子的高洁品行。第三、四句在刻画竹子形象时歌颂了它的“虚心”品行。“众类亦云茂”写竹子丛生,枝叶纷披。“虚心能自持”写竹干中空,节段挺直。这两句描写了竹子青翠挺秀的形象,突出了它虚心自持、独立不移的坚贞秉性。刻画生动,含义深闳。诗人写竹,曲尽了竹之妙处,但又不停留在写竹上,她把竹子人格化了,赋予竹虚心、独立、坚贞的品格,这正是诗人所向往追求的品质。“能自持”,出自一个以献诗为生的歌妓之品,是多么难能可贵。
第五、六两句运两个有关竹子的典故来赞美竹子的高洁。“多留晋贤醉”,写薛涛表明与自己往来的多为名士。“早伴舜妃悲”中诗人借舜妃之悲来写自己的身世之痛。薛涛用典巧而活,不但能切人切事,还能“用事,能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可谓写寄托无拼凑之痕而有天衣无缝之妙。咏物诗写到这种地止步,可谓不易。
最后两句以赞扬友人来赞颂竹子有节操。薛涛赞美朋友能欣赏竹子的“苍苍劲节奇”,是一个有操守的人。结句的五个字写出竹节坚韧挺拔。“苍苍”写竹子常年青翠,颂其坚强不屈,生命力旺盛。“劲节奇”写竹子修直挺拔,颂其刚劲有风骨。结句把竹子的形象做了有色有形的再次勾画,给人印象很深刻。
这后六句咏竹,一联一个方面,从虚心、高洁、坚韧有节操三个方面写出了竹子的坚强高尚品格,写得充分而饱含感情。
竹子是中国人民理想品德的象征,被视为君子。薛涛在这首咏物诗中,对竹子极尽歌颂之能事。她写竹,咏物生动形象,抒发自然强烈。全诗有警策的哲理意味,十分耐咀嚼。
展开阅读全文 ∨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