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瑞鹤仙·春感

吴文英 〔宋代〕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又争知、吟骨萦消,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歌尘凝扇。待凭信,拌分钿。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晴日里游丝牵动我思绪混乱,像在空中飘转一样,更何况对着面对着青碧的吴江和西斜的落日,伊人就像片片落红一般,随着春风飘得非常遥远。低垂的杨柳深荫幽暗,遮掩着古老的吴国宫苑。记得那一年的寒食节,酒旗飘摇的楼亭正烟雾清冷,河桥上春风和暖的吹送着。你那美丽的秀目秋波流转,深情顾盼,情意无限。在暮春时节里摆起的酒宴间,那种温馨幸福的情景,惹得我相思不断。又怎么会想到吟诗篇的我,如今瘦得如此可怜,以至渐渐地把旧日的春衫,一次一次地往瘦里重新载剪。
我凄伤魂断,眼看着千重水波卷起千层波浪,残缺的夜月孤独地悬挂在楼外,我总是无法留住一定要飞往远山的飞燕。只有她曾用过的小扇,任凭时光流逝,尘土盖满,依旧珍藏在我的身边。我想要写一封书信,和她永远分手情义断绝。多少次把灯光挑亮提起笔管,可怎么也不忍心把信写完,又只好偷偷地含着眼泪把铺开的信笺暗暗收卷起来,但愿我的魂魄,能够飞到蓬莱仙山,在幽渺的梦境中与她相见。
注释
晴丝:春夏季节,一晴无风时在空中飘荡和一些昆虫的吐丝,谐音双关为“情思”。
牵绪:牵动思绪。
吴苑:指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宫苑,在苏州。
旗亭:酒楼。
兰情蕙(huì)盼:形容伊人仪态清幽,眼波含情。兰、蕙:香草。情:含情顾盼。
春根:春末。
酒畔:指酒肆边。
争知:即“怎知”。
吟骨:指诗人的瘦骨。
凄断:指极其凄凉或伤心。
流红:指漂流在水中的落花。
歌尘:形容歌声动听。
拌分钿(diàn):分钿,本《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bò)黄金合分钿”。这里分钿作永诀意解,即拚出去分金饰盒的一半给你表示从此断绝。拌即判、拚的意思。
笺幅:笺纸,信笺 。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首梦窗词较有特色。上阕写江湖飘泊文人的相思之情。下阕写女子思恋他的一片幽怨。把恋爱双方相互思念的情感对比起来,别有一番艺术审美情趣。
  在用语上雅俗融一,属于通俗晓畅的一类,并且和曲有相通之处。当时梦窗可能正旅住吴门(苏州),季节正逢寒食。该词表现的是距离美,反映一种彼此因消息难通而产生了隔膜的忧郁心情。
  古代飘泊文人对自然景物异常敏感,词首即描写暮春三月引起的离情别绪。“晴丝牵绪乱”三句所写景物有似于叶梦得《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清明、寒食时节已经可以看到虫类吐到春空中游荡的丝。第一句绪字就是离情别绪,朱敦儒《念奴娇》:“别离情绪。奈一番好景,一番悲戚。燕语莺啼人乍远,还是他乡寒食。”和第三句“花飞人远”可以互相映衬。不同的是作者还面对夕下清澈的吴江。第四句“垂杨暗吴苑”是由斜日沧江更进一步写。吴苑是吴王阖闾所建林苑,包括姑苏台、长洲、石城等地(见《吴越春秋》)。韦庄《忆江南》:“柳暗魏王堤”,邓肃《南歌子》:“玉楼依旧暗垂杨,楼下落花流水自斜阳”,都是相似笔法。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花暗长堤柳暗船”,也喜欢用暗字,写暮色对心情的感染。
  下二句点时序:“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旗亭是酒楼,烟冷点明正值寒食节。河桥是姑苏的河桥,已是春风暖人的季节。周邦彦《琐窗寒·寒食》:“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与梦窗词景色无异。
  下一句就是写旗亭所见歌女子。“兰情蕙盼”句写在旗亭所遇歌女于顾盼间脉脉含情,周邦彦《长相思慢》:“美盼柔情”,《拜星月慢》:“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都是同样写法。但他无心理会新的相逢,却勾起对旧相知的怀念说:“惹相思,春根酒畔。”春根就是春末,酒畔即酒肆边。上阕结尾写:“又争知,吟骨萦销,渐把旧衫重剪。”形容旧相知并不了解他的相思之苦,词人因对她魂牵梦绕而形容憔悴衣带渐宽。“又争(怎)知”,含怨意。
  下阕却转而写旧相知那一边。全从女子一面下笔:“凄断。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写女子凄凉魂断,怅对层层细浪,漫卷残红,一钩残月伴照孤楼,象征离别后的冷清孤单,而“总难留燕”句写女子所居之凄寂,连呢喃双燕,也不愿进楼中作巢与她相伴。女子相思之苦也到了生怨程度。下面递进写“歌尘凝扇”,往日歌舞红尘,久已凝在舞扇上。很像周邦彦《解连环》:“暗尘锁,一床弦索。”一样是停歌罢舞。下五句写欲拟诀书:“待凭信,拌分钿。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但又很矛盾,所以说拭着挑亮灯芯,备好纸笔,却依旧不忍,又把写上字、滴过泪的信笺,偷偷卷起。心理层次写得细密有秩。顾敻《诉衷情》:“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似乎异曲同工。
  结尾写:“寄残云剩雨蓬菜,也应梦见。”词笔拓展开,以痴言呓语结束。意思是说:即使寄魂魄于蓬莱出的残云剩雨,也盼与你梦中相见。以幻想之语作这一片痴情的自我宽慰。
  这首词描摹词人和情人相思的两种不同心态,写得恰如其分。“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与“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等句写景抒情,处处入画,清逸动人。“兰情蕙盼”、“笺幅偷和泪卷”等句,较通俗,有曲意,刻画传神。
  上下阕都有波折、顿挫,然后用层层递进笔法,写到尽致处,又化为无声的呼唤,别有一番意在言外的艺术构思,并不是人所习见的直白铺陈。此词也可品出梦窗用字的特色。如“春根”一词就很新,这同他写溪边有时用“溪根”,云边有时用“云根”一样。梦窗也善用“偷”字,“笺幅偷和泪卷”以偷字表现含蓄幽婉,用法极尽工巧。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词也应作于淳祐六年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题曰《春感》, 伤别离也。 所以陈洵《海绡说词》说:“‘吴苑’是其人所在地,此时觉翁(梦窗晚年号)不在吴也,故曰‘花飞人远’。《莺啼序》云:‘晴烟冉冉吴宫树’。《玉蝴蝶》云:‘羡故人还买吴航’。《尾犯·赠浪翁重客吴门》曰:‘长亭曾送客’。《新雁过妆楼》曰:‘江寒夜枫怨落’。又是吴中事。是其人既去,由越入吴也。‘旗亭’二句,当年邂逅,正是此时。‘兰情’二句,对面反击,跌落下二句,思力沉透极矣。旧衫是其人所裁,‘流红千浪’,复上阕之‘花飞’。 ‘缺月孤楼,总难留燕’, 复上阕之‘人远’,为‘凄断’二字勾。‘歌尘凝扇’,对上‘兰情蕙盼’,人一处,物一处。‘待凭信,拌一作拼分钿’,纵开,‘还依不忍’,仍转故步。‘笺幅偷和泪卷’, 复‘挑灯欲写’,疑往而复,欲断还连,是深得清真之妙者。‘应梦见’,尚不曾梦见也。含思凄婉,低徊无尽。”
  陈洵(1873--1929)字述叔,号海绡,广东新会人。与顺德黄节的诗并举,称“陈词黄诗”。朱祖谋云:“海绡词神骨俱静,此真能火传梦窗者”。叶恭绰亦赞其词云:“述叔词固非襞积为工者,读之,可知梦窗真谛。” (见《广箧中词》)
  上片叙事带出怀念。起句“晴丝”一句,是言春天的晴日里倒处柳絮飘飞,词人见后触发起一股纷乱的离情别绪。因为“柳”即留也,故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词人由“柳”丝而生怀念。“对沧江”两句,言词人面对眼前的长河落日,又有感于落英随波流逝,更是既思离人,又有一种相思虽深,人却远离的无可奈何之感。“垂杨”三句,追念吴地景色。言想起来吴中如今也定是绿柳成荫,而当年与伊人曾经同游的旗亭、河桥等处,想必也与从前一样,仍是风和日丽,烟雾袅缭吧。“兰情”两句,由写景转入叙情。春色和佳酒都是惹人相思的催化剂,此言词人在这春日酒后,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厚。“兰情蕙盼”喻人的浓厚情谊。“又争知”两句,描绘出词人刻骨相思的细节。言又有谁能知道我如今被刻骨的相思折磨得日渐消瘦?所以,只得将伊人为我亲手剪裁的“旧衫”,忍痛重新改制,以适合现在瘦弱的身架。
  用“凄断”换头,奠定了下片凄苦思念的基调。“流红”三句,“流红”句照应上片“花飞”、“沧江”,景中见情;“缺月”两句与上片“人远”遥向呼应,天上月缺,人间楼孤,终是难使爱人(即那个名“燕”的女子,事见前《瑞鹤仙·秋感》注释)留在自己的身边。这既是洒脱语,也是无奈之词。“歌尘”三句,追思爱人昔日歌舞皆佳的音容、身姿,“分钿”,“钿”为首饰名,钿分两半,本是作为两人的信物,今信物虽在,人却远去矣。“试挑灯”三句述眼前。词人挑亮灯芯欲写好这首怀念词,但却是被情所困,又暗自落泪涟涟,连这词笺上都沾上了伤心泪痕。“寄残云”两句,言词人将昔日的“残云剩雨”的绵绵情意都寄托在这首怀人词中,但与伊人的相会,恐怕只有待到梦中聚首在传说中的蓬莱仙境中了。“应梦见”,即是还不曾梦见也。词人对离他而去的爱人思念之心不绝,由此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您可能感兴趣...
  • 瑞鹤仙·丙午重九

    《瑞鹤仙·丙午重九》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触景生情,抒发作者对年华易逝、老之已至的感叹,并通过追忆少年的乐事来衬托眼前的孤独。全词行文跌宕起伏,千回百转,吞吐反复,用典贴切,构思新颖。...

    5
  • 瑞鹤仙·柳风清昼溽

    柳风清昼溽。山樱晚,一树高红争熟。轻纱睡初足。悄无人、欹枕虚檐鸣玉。南园秉烛。叹流光、容易过目。送春归去,有无数弄禽,满径新竹。闲记追欢寻胜,杏栋西厢,粉墙南曲。别长会促。成何计,奈幽独。纵湘弦难寄,韩香终在,屏山蝶梦断续。对沿阶、细草萋萋,为谁自绿。...

    0
  • 瑞鹤仙·赠道女陈华山内夫人

    《瑞鹤仙·赠道女陈华山内夫人》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被《本事词》定为艳词,上片以幻想开篇,把陈华山内夫人幻化成妆饰华贵的仙女形象,下片叙述世俗男女之间的情事,表达了作者对陈华山内夫人的仰慕之情。...

    2
  • 瑞鹤仙·癸卯岁寿方蕙岩寺簿

    《瑞鹤仙·癸卯岁寿方蕙岩寺簿》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写给友人方万里的祝寿词。此词上片述写方万里在朝为官的不易,宜及早辞官回乡;下片是对方万里为官勤政的赞美之辞。此词虽是祝寿词,但并不停留在一般的祝颂上,而是借祝寿之时说出了对友人的关切,讲出了愿友情长存的知心话。...

    4
  • 瑞鹤仙·寿史云麓

    《瑞鹤仙·寿史云麓》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写给史云麓的祝寿词。此词上片描述寿宴的热闹场面,并赞美史云麓的才华;下片通过写隐居的自由来劝告史云麓应急流勇退。 ...

    2
  • 瑞鹤仙·无言屈指也

    《瑞鹤仙·无言屈指也》南宋词人赵长卿创作的词。词的上片,写羁旅之感,一开始便勾勒出一个离群独处、暗叹年华消逝的多情者形象。下片写怀念旧好之情,换头以一短句引入,公务佘暇,时光也很难熬,有时临镜端详,自觉容颜衰减。感叹光阴之易迁,自己又任官于外,故发辜负少年之叹。全词采用娓娓而谈的方式,平易中有深婉之情致。...

    632
  • 瑞鹤仙·赠丝鞋庄生

    《瑞鹤仙·赠丝鞋庄生》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酬赠词。此词写制鞋工匠庄生所做的丝鞋既精细又名贵,在京城中广为流传。词人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盛赞庄生高超的制鞋工艺。...

    2
  • 瑞鹤仙·卷帘人睡起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

    3
  • 瑞鹤仙·玉猊香谩爇

    玉猊香谩爇。叹瓶沈簪断,紫箫声绝。丹青挂寒壁。细端详,宛是旧时标格。音容望极。奈弱水、蓬山路隔。似瑶林琼树,韶华正好,一枝先折。凄切。相思情味,镜中绿鬓,看成华发。临风对月。空罗袂,揾清血。待随群逐队,开眉一笑,除你心肠是铁。看今生,为伊烦恼,甚时是彻。...

    0
  • 瑞鹤仙·寿

    倚格天峻阁。舞庭槐阴转,盆榴红烁。香风泛帘幕。拥霞裾琼珮,真珠璎珞。华阳庆渥。诞兰房、流芳秀萼。有赤绳系足,从来相门,自然媒妁。游戏人间荣贵,道要元微,水源清浊。长生大药。彩鸾韵,凤箫鹤。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看千龄,举家飞升,玉京更乐。...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