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鸟
官居荒凉草树密,撩乱红紫开繁英。
花深叶暗耀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
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闻声。
陂田遶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
谁谓鸣鸠拙无用,雄雌各自知阴晴。
雨声萧萧泥滑滑,草深苔绿无人行。
独有花上提葫芦,劝我沽酒花前倾。
其余百种各嘲哳,异乡殊俗难知名。
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舌宜可憎。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
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
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滁州一带春天来临非常的温暖,繁花似锦,万物竞生。
官府所在地非常荒凉,却草木茂盛,姹紫嫣红的百花开放了。
在光辉之下花儿美艳,绿叶繁茂,天气暖和,鸟儿们都开始啼叫。
鸟儿的语言,我怎么能懂得你的意思,绵蛮的叫声却叫人非常喜欢。
我在南边睡得多,往窗外看去,百舌在天还没亮时就可以叫了。
黄莺的颜色我非常的喜欢,叫声如同娇小可爱的婴儿学说话。
竹林里的青竹笋也在啼叫着,到竹林深处也找不到它,却能听到它的声音。
水田围绕着村庄,看着波光粼粼的,布谷鸟的叫声好像在催人们耕种。
谁说斑鸠笨拙无用,其实他们各自知道天气的阴晴变化。
萧萧的雨声就好像泥滑滑的叫声,深绿色的草和苔藓,没人去踩踏。
只有花上的提壶鸟,好像在叫我去买酒来,在花前倒酒喝。
其余许多种鸟也发出细碎繁杂的声音,在不痛地地方也难叫出它的名字。
我遭受谗言被贬流落到这里,每当听到花言巧语都会感到特别生气。
春天来到这滁州感到非常的寂寞,捧着酒杯因为没有能歌善舞的美女而感到遗憾。
鲜花和鸟叫声也使我自醉,在自醉中与花鸟交朋友。
花也能对我笑的样子,鸟儿也能劝我喝酒,并不是无情的动物。
游手好闲的喝酒,珍惜大好时光,只怕鸟儿飞走,花儿凋谢。
何必要像屈原那样苦闷忧愁,应该流连光景,饮酒作乐。
注释
1.穷山:这里指滁州一带的山,宋时滁州各方面尚较落后,所以这样称呼。
2.候至:春天来临。候,节候。
3.阳气:春天温暖的气息。
4.百物:自然界各种生物。
5.官居:官署,官府所在地。
6.英:花。
7.岂:怎能。
8.解:理解、懂得。
9.尔:你。
10.绵蛮:形容鸟叫声。
11.百舌:鸟名,据说它能学各种鸟叫,故名。
12.未晓:天不亮。
13.黄鹂:即黄莺。
14.哑咤(yǎ zhà):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15.娇婴:娇小可爱的婴儿。
16.静啼:一作“啼尽”。
17.青竹笋:鸟名,即竹林鸟。
18.惟:唯、只。
19.闻:听到。
20.陂(bēi)田:水田。
21.郭:房屋。
22.戴胜:鸟名,即布谷鸟。
23.谷谷:鸟叫声,今写作“咕咕”。
24.催春耕:布谷鸟在农历三月份叫,这时正是春耕大忙季节,古人认为布谷鸟叫是在催促人们加紧耕种。
25.谁谓:谁说。
26.鸣鸠(jiū):即斑鸠,据说它笨拙的不会做巢,天下雨时,雄鸟就将雌乌支走。
27.萧萧:雨声。
28.泥滑滑:鸟名,又名竹鸡,其叫声听上去就像这三个字的读音。诗人这里巧妙地用来发生意思。
29.提葫芦:鸟名,又称提壶鸟,其叫声也如“提葫芦”三个字音。
30.沽(gū):买酒。
31.倾:这里说倒酒喝。
32.百种:泛指许多种鸟。
33.嘲哳(zhā):啁哳,细碎繁杂的声音。
34.殊:异,不同。
35.谗口:谗言,坏话。
36.落此:被贬流落到这里。
37.巧舌:花言巧语。
38.山城:指滁州,作者《醉翁亭记》说:“环滁皆山”,故称。
39.把盏:捧着酒杯。
40.恨:感到遗憾。
41.聘婷:女子姣美的样子,这里代指能歌善舞的美女。
42.辄(zhé):即,使。
43.交:一作“友”。
44.嫣(yān)然:笑的好看的样子。
45.顾我:对我。
46.惜光景:珍惜大好时光。
47.惟恐:只怕。
48.灵均:屈原的字。
49.楚泽畔:楚国的水滨。
首四句为一段,为全诗的序曲,主要是时令和环境的描写:虽然是官居荒凉,虽然是穷山僻壤,但春天一到,则阳气萌动,繁花似锦,万物竞生。这几句的渲染,为全诗定下了欢快明朗的基调。
从“花深叶暗”句到“异乡殊俗难知名”,为第二段。这一段紧承上文,转入对各类啼鸟的描写。“百舌”、“黄鹂”、“青竹笋”、“戴胜”、“鸣鸠”、“泥滑滑”、“提葫芦”等,均为鸟名。而“绵蛮”、“哑咤”、“谷谷”、“嘲哳”等,则都是形容各种鸟叫的词语。作者观察细腻,时或用一两个恰当比喻,描绘了一幅百鸟争鸣的阳春图景,写得很有情致。尽管作者起先说“鸟言我岂解尔意”,但到后来,他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啼鸟感染了,觉得啼鸟原来也具有性情。那不会营巢、素称笨拙的斑鸠,也知晓阴晴,正如古谚所说:“天欲雨,鸠逐妇;天既雨,鸠呼妇。”那花上的提葫芦,也如同通晓人性,向诗人频颇劝酒。在这一片生机盎然的气氛之中,遭贬谪的诗人的感想,就是下文要描叙的内容。
从“我遭谗口”句到最后,是全诗的第三段,同时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作者笔锋一转,由鸟及人。所谓“我遭谗口”,是指庆历五年(1045年)有人谣传作者和留养在家的孤甥张氏有不正当的关系这件事。此事后来虽经辩明,但欧阳修却终于因此降官,出知滁州。他既遭此诬陷,在政治斗争中又曾多次为流言中伤,所以他每闻那些如簧之巧舌,僧恶之心,即时生起。然而,山城寂寞,美人歌舞全无。诗人无法消磨时光,于是只好以酒浇愁,醉与花鸟为朋。因为“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这种拟人的手法,不管是诗人醉后的想象,还是诗人聊以自慰之语,反正到了这两句,人和物已经融为一体,作者的心境已经由激动而归于平静。他既担心鸟散花落,又笑屈原的憔悴独醒,自寻烦恼。这最后两句所表达的三分无奈、七分旷达的思想,既是该篇题旨的归结,同时也是欧阳修屡遭贬谪后的处世之方。在其《与尹师鲁书》、《夷陵县至喜堂记》、《醉翁亭记》诸文以及《戏答元珍》诗等作品里,他曾多次表示要不以迁谪之情萦怀,不作穷苦之文字。他告诫自己:“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有值得读者注意之处。首先是语言通俗易懂,音节流畅自然,不求险怪,不掉书袋,具有行云流水般的舒卷流动之美。其次是移情入景,借物言情。整体上,此诗采用了赋的手法。但是,赋中也含有比兴。题为“啼鸟”,目的却是要写人。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啼鸟以情性,借“啼鸟”来引导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物我交融”之境。
-
峡州至喜亭记
蜀于五代为僭国,以险为虞,以富自足,舟车之迹不通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宋受天命,一海内,四方次第平,太祖改元之三年,始平蜀。然后 ...
- 630
-
游鲦亭记
禹之所治大水七,岷山导江,其一也。江出荆州,合沅湘,合汉沔,以输之海。其为汪洋诞漫,蛟龙水物之所凭,风涛晦冥之变怪,壮哉!是为 ...
- 427
-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 6
-
蝶恋花·几度兰房听禁漏
几度兰房听禁漏。臂上残妆,印得香盈袖。酒力融融香汗透。春娇入眼横波溜。不见些时眉已皱。水阔山遥,乍向分飞後。大抵有情须感旧。肌肤拼为伊销瘦。...
- 3
-
蝶恋花·梨叶初红婵韵歇
梨叶初红婵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枕簟乍凉铜漏彻。谁教社燕轻离别。草际虫吟秋露结。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多少衷肠犹未说。珠帘夜夜朦胧月。...
- 4
-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 5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3
-
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顾我薄才无可用。君恩近许归田垅。今日一觞难得共。聊对捧。官 ...
- 269
-
苏良嗣传
苏良嗣,雍州武功人,高宗时迁周王府司马。王时年少,举事不法,良嗣正色匡谏,甚见敬惮。王府官属多非其人,良嗣守文检括,莫敢有犯, ...
- 527
-
桑怿传
桑怿,开封雍丘人。其兄慥,本举进士有名,怿亦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 ...
- 5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