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开篇就直入题旨,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夏日莲娃弄舟采莲图。清清塘水,亭亭荷盖,艳艳菡萏,荡荡小舟,累累莲实,倩倩莲女尽呈眼底。首句中的“竭”,作助词解,无义。第二句的“荷叶映身”,逼真地绘出了莲塘采莲的特有情景。
“暑衣清净鸳鸯喜,作浪舞花惊不起。”三四两句写莲娃采莲的姿态和情景,采用了曲笔,未直指莲女和她们的轻舟,却别出心裁地去写莲塘戏水的鸳鸯和鸳鸯对莲女采莲的反应。“暑衣清净”四字用得极好,既从鸳鸯的视觉反应中侧面交待了莲女勤劳朴实的本色,又极状了她们采莲时动作轻盈绝少音响的姿态,所以才使“鸳鸯”心“喜”。这一“喜”字含意颇丰,除写出了以上的鸳鸯所感外,也深含了作者对莲女衣装和劳作的赞许。如此佳句,我们当细心揣摩,切不可一掠而过。“作浪舞花惊不起”是上句的顺接,也是上句的补充。由于莲女们朴素的衣著和荷色、莲色、水色浑为一体,所以戏水鸳鸯不觉干扰,仍作浪舞花自在嘻戏。这一句又再次从侧面烘托出莲女专心致志的紧张劳动场面,由于莲实甚丰,莲女们在尽快尽情地采摘,专心劳作,了无声息,戏水鸳鸯只觉莲舟偶一轻移,塘水只时而荡起轻纹,莲女采莲的动作又和花叶轻摇极为和谐,所以鸳鸯微惊不起(飞走),依然嘻戏。要知道能令鸳鸯如此是极其不易的,它们如其它水中野禽一样,极易受惊。诗人如果不经长期观察、细心体味,是难摹出此情此景的。这一别开生面的描绘,扩充了诗中的画面,烘托了意境,因而也就增强了诗的魅力和效果。
“殷勤护惜纤纤手,水菱初熟多新刺。”莲女们经过一阵紧张的劳动,或收获已足,或需略事休息,专心劳作心无旁鹜的神经一经松驰,便注意到了塘中初熟的水菱。她们少女的本色大露,就竞相尽快地去摘食那鲜嫩可口的水菱。但初熟水菱刺多且利,纤手被刺被扎在所难免,于是取刺者有之,以口吹手止痛者有之。这一倒置因果的两句,尽摹了莲娃们此时的娇态,憨态,又使一直静寂的画面突发了笑语喧阗的生机,不仅使读者耳目一新,而且启示了读者去尽情的联想。作者的构思、布局妙不可言,真是令人赞叹。
全诗极富层次地写出了莲女有劳有暇的采莲活动,又多用侧笔,让读者去作多侧面的联想,以使见仁见智,各擅胜场,这作用恐非现代朦胧诗所能起到的吧。
如果说第一首作者着意写了莲女采莲的场景,目不斜视,笔无他及的话,第二首的开头却加意地描绘了莲塘本身和其周遭的环境景物,力求尽快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所创造的特有意境中来, “采莲竭来水无风”,是写莲女纵舟入水时的感觉,也是对莲潭自身的此景的描绘。只见水平如砥,静止无纹,莲浆轻荡,了无间碍。而“莲潭如镜松如龙”,除续写潭水外又写莲娃们放眼环顾时所得的印象。由于丝风毫无,不仅潭平如静,水波尽消,而且潭周苍松,也静保其如龙宛延态势,了无涛声,环境真是静谧安宁极了。莲舟、莲潭、莲女,加上如镜潭水,似龙劲松,构成了一幅静止的图象。作者勾勒这一图象的技法十分巧妙,不去大费笔墨,刻意勾画,而只由莲女的感觉、视觉中道出,真可谓景有尽而意无穷了。
接下来的诗句所现诗境也与第一首略无雷同,诗不写莲舟入水后莲女们采莲的情景,而是把笔端着重于场景的推移。只见莲女轻扬莲浆,莲舟轻移。莲娃们所著之色调各异的短袖夏衫与夏日娇阳洒落之赤焰,在动中不断地变换着角度,给于人一种线条时交时斜,时时更换的视角感受,陆离,跳跃,极富动态,又耀眼生辉,红光闪烁。“夏袖短衫交斜红”,确是形象地描摹了这一视觉印象,跳动的光线摇动了如镜如止的画面静谧,重谱了风静、水止、树宁的开初乐章。“艳歌笑斗新芙蓉”,既写出了莲娃们的娇憨之态,又以莲女们的高歌巧笑给静止的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时的莲潭已不复似开篇所绘的静物画,而是笑语喧阗,歌声盈耳,色彩陆离的舞台了。这一舞台吸引了莲潭中嘻水的游鱼,使它们不自觉地中止了游动,纷纷地昂起了头颅,迷醉于此时此景。“戏鱼住听莲花东”,这一侧面烘托的诗句,渲染了场景,烘托了意境,也在画面上,舞台中又添加了戏水游鱼的情态,使其更为生动而多姿。如此结笔,又是何等的意境独辟又余韵缭绕啊。
这两首采莲曲从不同角度描摹了江南水乡莲女采莲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格调轻松、活泼、自然,内容健康。在众多的同题材的作品中颇呈特色,堪称佳作。
誉为佳作,绝非溢美,不仅从内容到形式二曲都无因袭他人之处,皆能另辟徯径,不仅如上所述二曲之间也绝无雷同,写作角度不同,所表内容不同,虽同为七言诗作,其长短也一为六句,一为五句毫不相同,且长短各随意境而定,各擅胜场,决无故作之态,伸展自如,皆臻化境。而且诗中所呈听觉视感,丹青妙手,音乐专家也不能不拍手称妙吧。
二曲的语言也自然流畅,清新自然,又均不乏精采之句,至于作者惯使烘托、曲笔,前已言及,勿庸再道了。
-
采莲曲二首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 1
-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671
-
送萧世秀才
心交别我西京去,愁满春魂不易醒。从此无人访穷病,马蹄车辙草青青。...
- 0
-
鸣雁行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作远行人。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 2
-
羽林行
朝出羽林宫,入参云台议。独请万里行,不奏和亲事。君王重年少,深纳开边利。宝马雕玉鞍,一朝从万骑。煌煌都门外,祖帐光七贵。歌钟乐行军,云物惨别地。箫笳整部曲,幢盖动郊次。临风亲戚怀,满袖儿女泪。行行复何赠,长剑报恩字。...
- 0
-
行路难
玉堂向夕如无人,丝竹俨然宫商死。细人何言入君耳,尘生金尊酒如水。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华灯青凝久照夜,彩童窈窕虚垂罗。入宫见妒君不察,莫入此地出风波。此时不乐早休息,女颜易老君如何。...
- 1
-
始见二毛
玄发迎忧光色阑,衰华因镜强相看。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初弄藕丝牵欲断,又惊机素翦仍残。颜生岂是光阴晚,余亦何人不自宽。...
- 1
-
苦哉远征人
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李陵死别处,杳杳玄冥乡。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久行迷汉历,三洗毡衣裳。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落日吊李广,白身过河阳。闲弓失月影,劳剑无龙光。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
- 1
-
越女词
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忽惊春心晓,不敢思君子。君子纵我思,宁来浣溪里。...
- 1
-
壮士行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沙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4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