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寄李白

任华 〔唐代〕
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大鹏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否?登庐山,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余爱此两句。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斯言亦好。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手下忽然片云飞,眼前划见孤峰出。而我有时白日忽欲睡,睡觉忽然起攘臂。任生知有君,君还知有任生未?中间闻道在长安,及余戾止,君已江东访元丹。邂逅不得见君面,每常把酒向东望良久。
见说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明主心。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承恩召入凡几回,待诏归来仍半醉。权臣妒盛名,群犬多吠声。有敕放君却归隐沦处,高歌大笑出关去。且向东山为外臣,诸侯交迓驰朱轮。白璧一双买交者,黄金百镒相知人。
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繁花越台上,细柳吴宫侧。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养高兼养闲,可望不可攀。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又闻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时还往。蓬莱经是曾到来,方丈岂惟方一丈。
伊余每欲乘兴远相寻,江湖拥隔劳寸心。今朝忽遇东飞翼,寄此一章表胸臆。倘能报我一片言,但访任华有人识。

纠错
鉴赏
纠错
本诗作者任华,唐玄宗时官秘书省校书郎,出为桂州刺史参佐。《全唐诗》称“其亦狂狷之流欤”。可见他是一个狂放刚直的人。他在上公卿书中,屡屡直斥对方缺点,毫不阿谀讳言。今存诗三首,俱为杂言体,全是人物咏赞。赞颂的是当时三个身份卑贱的著名艺林人物:李白、杜甫、怀素。运笔亦较怪异,语言拗折而散文化,因此颇受后代重视。
此诗描写了李白狂傲不屈的形象和作者对其倾慕之情。全诗共分五段。首段赞李白的文章。先总括李白文章(包括诗赋和散文)的特色是“有奔逸气,耸高格”,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能“清人心神,惊人魂魄”。寥寥数语,概括得极为准确。李白是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向来以豪放飘逸著称。“有奔逸气”指的是飘逸,“耸高格”指的是豪放。《唐诗纪事》说“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鲲触巨海,澜涛怒翻”,这几句话正好以形象的比喻给上面两句话做了注脚。至于李白诗文的艺术魅力,杜甫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来形容,皮日休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来形容, 由此可见,任华的“清人心神,惊人魂魄”八个大字也是说得极精炼准确的。接着先说李白的赋和文,举出《大鹏赋》和《鸿猷文》为代表,来跟汉赋四大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相比。认为在李白大作面前,司马相如和扬雄会遭到嗤笑,班固、张衡之作会显得“琐细不入耳”。《鸿猷文》失传,具体内容不知。《大鹏赋》为《李白集》压卷之作,是青年时期所作,以《庄子·逍遥游》中之大鹏自比,表现诗人宏大的政治抱负。序言说:“余昔于江陵, 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鸟赋》以自广。”此赋极雄健而有气派,中有句云:“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前人认为是“赋家宏衍巨丽之体”,“出《庄子》寓言,本自宏阔,太白又以豪气雄文发之,事与辞称,俊迈飘逸,去《骚》颇近”,“实可仰揖班、张,俯提徐、庾”。由此可见任华评论之精当。说完赋与文,接着评述李白的诗歌,举出《望庐山瀑布》和《天台晓望》为例,并各摘出两个名句,极力赞美。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有两首,一首为五古,一首为七绝。七绝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一首。任华指的是五古: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对庐山瀑布雄伟、壮阔、清奇的景象,作了具体逼真的描绘。《梅磵诗话》称扬说:“观太白‘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一联,磊落清壮,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也。然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此诗之妙。”而最先拈出这两句来赞赏的是任华,可谓独具只眼。而《天台晓望》也是一首清壮飘逸的作品: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其中“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两句与任华所引“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不同。任华跟李白交游,对李白无比敬仰,所引诗句应当是较为可靠的;同时“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上下句均为动态,全属虚拟,语意略嫌重复,而“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则为一动一静,一虚一实,既写海又写山,后者实优于前者。任华所引,当更符合李白原作,可作校勘之资。举完典型诗例后,任华又对李白诗歌特色作了概括:“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这十三个字评得极精炼准确。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诗人的自我形象特别鲜明突出,耀人眼目;惊人的想象力,大胆的夸张,善于利用神话传说和幻想形式,使他的诗歌具有特别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情绪上的大起大伏,结构上的跳跃腾挪,语言上的自然真率,音调上的铿锵响亮等,确是“振摆超腾,既俊且逸”的。而李白的个性自由奔放,豪迈不拘,因此,他运用得最多最出色的诗体是七言歌行、七绝、五绝,其次是五言古风,律诗写得最少。前人评李白五七言古诗“杳冥惚恍,纵横变幻,极才人之至”;称李白五七言绝句为“神品”;赞李白五七言律诗能“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劲疾)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这就是任华所说的“不拘常律”。诗文评述以后,便刻划李白创作时的神态:“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手下忽然片云飞,眼前划见孤峰出。”《旧唐书·文苑列传》载:“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杜甫《饮中八仙歌》也写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而任华以“片云飞”“孤峰出”两个比喻极生动地形容出李白敏捷的诗思和飘逸的诗境,是能得其神的。
次段叙任华对于李白的钦慕之情。先以白日欲睡,睡醒攘臂的动作来烘托任华钦慕李白而又担心李白不能理解他的心理活动;接着叙述他追踪至长安欲访李白而李已去江东的惆怅心情。“每常把酒向东望良久”一句,从正面直接抒写了任华对于李白的一片深情。
三段写李白供奉翰林时的傲骨。先以“胸中矛戟何森森”一个比喻句以突出李白不肯屈己于人的刚直性格,然后对他在翰林时诗思的敏捷、意气的昂扬、权臣的嫉妒和玄宗的放归作了具体描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才华超群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李白的杰作《玉壶吟》恰可印证这一段描写的真切可信: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朝天数换飞龙马,勅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李阳冰《草堂集序》也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写完李白供奉翰林时的表现后,任华以两句诗来总结这一段,并对炎凉世态进行批判:“白璧一双买交者,黄金百镒相知人。”意思是说,世情只重金钱不重友谊,李白被放后更看清了炎凉世态。
四段写李白被玄宗放出以后的行为。先写他的傲骨:“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李白自己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曾明确宣称“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接着写他到处浪游,以山水为乐。“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两句极其精彩地写出山、水、云、月仿佛都变得极有感情,非常欢迎李白,愿同李白结识。这是李白热爱大自然、把大自然当成最亲密的朋友的结果。李白有《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看敬亭山不厌,敬亭山看诗人亦不厌,所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当诗人把山水云月花鸟等当成最亲密的朋友看待,物我无间,才会出现这种境界。任华这两句诗,传神地写出了李白的这种精神。而对于大自然的这种淳厚天真的态度跟他对于权贵的傲岸态度,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段最后,写李白象庄周一样逍遥物外,象范蠡一样浪迹五湖,到沧海上去探蓬莱、方丈,去找丁令、王乔。实际上这是诗人挥斥幽愤的一种特殊方式,是诗人抗脏傲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险恶世情的反拨。
五段写任华寄此诗给李白的情意,再次表示他对诗人无限钦慕之情。此诗利用长短不齐、参差历落、佶屈拗口的句式,自由的节奏和韵律,塑造了大诗人李白的形象。李白那种天马行空、不可拘勒的气势,火焰般炽烈的政治热情,抚剑夜啸、嫉恶如仇的英风侠骨,蔑视权贵、笑傲王侯的不屈精神,功成身退、不求名利的飘逸作风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可以说,这是唐代一首人物特写式的“散文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任华
任华,唐代文学家。生卒年不详,青州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人。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还曾任桂州刺史参佐。任华性情耿介,狂放不羁,自称“野人”“逸人”,仕途不得志。与高适友善,也有寄赠李白、杜甫的诗存世。
您可能感兴趣...
  • 寄杜拾遗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何尝一日不相思。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前年皇帝归长安,承恩阔步青 ...

    3
  • 怀素上人草书歌

    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岂不知右军与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中间张长史,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 ...

    9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 ...

    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