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秋心三首

龚自珍 〔清代〕
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其一
苍凉萧瑟的心情填满心胸如海潮涌动,只是飘零不归的亡魂无法招回。
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明亮美好的古玉佩挂在腰间。
西北边陲谁在挥舞着寒气四射的宝剑? 而我只能闲坐在处处充满低回箫声的东南故乡。
天上闪烁这无数点斗大的灿烂明星,而天际中一轮明月却坠在林梢中。
其二
忽然获得一个官职而来到京城,然而只能随众俯仰,与俗浮沉。
新认识的同僚如同过眼云烟,一触即逝;旧结交的前辈填满心中,然人皆谢世如同夜雨沦落。
屈原作《天问》对宇宙发出种种疑问,上帝难以解答,我纵有治国谋略但无人采纳,也不必徒劳地陈述。
一清早便有无数来自湘水之南或剑阁之外的人来访,来客登记簿上有一长串名字,倒还值得夸耀。
其三
我所思念的地方在哪里?胸中产生的灵气仿佛能积聚成为云层。
木槎可通碧天的银河还是无路可走,而人才就像寒风中凋谢的花儿在泥土中腐烂。
只能在某处山水中隐姓埋名,簪钗佩玉等生平琐事不必让人知闻。
起来观看楼台外清楚分明的景物,那美好幽深的秋空明星可能就是你的在天之灵。
注释:
⑴秋心:苍凉萧瑟之心情。
⑵秋魂:《楚辞》有《招魂》篇,此寓有悼念亡友、自伤身世双重意思。
⑶漠漠:形容香气弥漫。郁金:一种芳香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⑷“亭亭”句:用《礼记·玉藻》中“古之君子必佩玉”句意。亭亭,形容高洁。
⑸几处:犹言处处。箫:此处也比喻幽怨的诗文。
⑹“斗大”二句:隐喻无能之辈煊赫一时,而才士皆沦落不偶。《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⑺忽筮一官:即忽然获得一官之意。古人迷信,在出仕之前,用蓍草占卜以问吉凶,称为筮仕。阙下:宫阙之下,指京城北京。作者嘉庆二十五年(1820)入京为内阁中书,中间几年以母丧离职,至道光六年(1826)春复回京城为官。
⑻不材:既是自谦没有才德,实际上又深寓雄才大略不为世所知,不为世所用的愤慨,与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同义。
⑼夜雨沦:比喻老辈凋谢。
⑽天问:《楚辞》篇名,屈原所作。
⑾阴符:即《阴符经》,古代的一部兵书。这里指治国的谋略,改革的方案。
⑿客籍:登记来客的册子。差:尚。富:多。
⒀剑外:剑阁之外,指四川。
⒁灵气:指不平凡的抱负。
⒂“槎通”句:用晋张华《博物志》载海边居民摇船误入天河事。
⒃ 一钗一佩:一男一女,指生平琐事。
⒄历历:清楚明白,分明可数。
⒅君:泛指亡友在天之灵。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文件鉴赏
这组诗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诗人的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诗人的痛苦与执着。
第一首以心境的萧瑟苍劲、秋魂的飘零无归起兴,表明虽操美德高,志远情深,但不为世重用,沦落一生。首联以“如海”与“如潮”、“秋心”与“秋魂”相对举,既表现汹涌澎湃之心绪,又传达对亡友缱绻之怀思。“秋魂不可招”表达了诗人对亡友不能复活以同去实现理想的巨大悲痛。颔联用《离骚》“美人香草”的象征手法,赞美亡友同时也表白自己品德的美好和情操的峻洁,一笔双写。颈联仍用“剑箫”意象,兼具壮丽幽怨之美,用以形容有心边域从戎,卫国御敌,却只能闲居后方,心中忧伤愤懑。龚自珍诗中多处运用“剑气”这一意象,这里用以喻指作者及好友们关于加强西北边防的军事谋略及忠贞爱国的浩然之气。尾联择取星月为对照,比喻浑浑噩噩、庸庸碌碌的人飞黄腾达,而满腹经纶的志士仁人却全无用武之地,亦大发不平之鸣,以雄丽景结抑郁情,从而凝成沉烈遒劲的特殊美感。
第二首直接写实抒情,初入官场,官微言轻,新知交浅,老辈凋零,知音难觅。起首两句,虽然没有正面写出自己的不平,但暗藏锋芒,颇多弦外之音。内阁中书不过是个冷官闲职,不可能一展怀抱,只能随众俯仰。“俯仰” 二字正透露了作者的苦闷和不甘心,同时又与下文“阴符无效勿虚陈”句遥相呼应。接下来两句叙写自己的官场生活。一方面对庸俗不堪的官僚十分鄙视,不屑与处,一方面对志同道合的老前辈非常仰慕,充满怀念之情,爱憎取舍,对比鲜明。从艺术角度看,这两句属对精工,用词亦极妥帖。“触” 以双目则转瞬即逝,“填”于胸中则永志不忘,两个动词选用得十分恰当。“春云”“夜雨”,一轻丽,一沉郁,上下句不同的风格与各自表达的不同感情十分吻合。夜雨沦落的比喻,强化了对前辈逝世的悲悼之情,并传达出一种沉重的孤独感。颈联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一个洞察封建国家新危机的有识之士的困惑苦闷,一个空怀经世之志,满腹治国谋略无从施展的志士仁人的愤懑不平。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怀,对社会弊病的敏锐观察力,而从上帝亦难置对中,亦可窥见当时社会危机的深重。“勿虚陈” 比直接说无处可陈更深一层,作者的失望,愤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借助《天问》《阴符》,以极少的字词容纳进极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耐人寻味。尾联于悲凉愤懑之际,宕开一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落寞之际,与来访之人的真诚交往,是惟一的安慰。
第三首表达才能无路施展,遭受埋没,还不如坚守节操,寄情于山水之间。首联以一“思”字统摄全文,写出了诗人感情郁结,思绪纷乱。颔联出句意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无路可走,对句表明人才难以得到重用。颈联从“埋”和“断”两个字上,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进一步写自己的苦闷与彷徨。尾联中的“窈窕秋星”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的理想,但一个“或”字,又写出诗人此时的怅惘心态。
组诗揭露了“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的不合理现象,发出了“老辈填胸夜雨沦”的感叹和“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的愤懑,即使亦“箫”亦“剑”,也于事无济,只得“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归隐于山林。全诗思想深刻,感情深婉,诗思起伏跌宕,风格沉郁顿挫,言简而意赅,体洁而旨远,声律和谐,对仗工整,遣词属对,甚见功力,在思想和艺术性两方面,都堪称佳作。 
名家点评
中国文学评论家季镇淮:“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深深为边塞形势担忧,感慨仗剑报国的志士无多,更缺少知音的同志。《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理论家郭延礼:诗通过对亡友的悼念,抒发了自己伤时忧国的悲哀,和对统治阶级排斥压抑人才的愤慨。另方面,诗人仍强烈地追求社会变革的理想,寄希望于在野的地主阶级革新派。(《龚自珍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秋心三首》作于清宣宗道光六年(1826),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这组诗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为自悼身世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秋心三首》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表达对亡友的思念。第一首诗以心境的萧瑟苍劲、秋魂的飘零无归起兴,表明虽操美德高,志远情深,但不为世重用,沦落一生;第二首诗直接写实抒情,写初入官场,官微言轻,新知交浅,老辈凋零,知音难觅;第三首诗表达才能无路施展,遭受埋没,还不如坚守节操,寄情于山水之间。全诗思想深刻,感情深婉,风格沉郁,声律和谐,对仗工整,遣词属对,甚见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 ∨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
您可能感兴趣...
  • 己亥杂诗·其四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2
  • 说京师翠微山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 ...

    97
  • 湘月·天风吹我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2
  •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漠漠春芜春不祝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3
  • 已亥杂诗·其一百三十五

    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家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

    2
  • 已亥杂诗·其一百七十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2
  • 投宋于庭翔凤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972
  • 己亥杂诗·其二百七十六

    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武。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12
  • 己亥杂诗·其二十八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4
  • 己亥杂诗·其五十四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