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军快要来了,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于是做了一块大锡牌,上面刻着:“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两片银片凿出小孔,在上面写到:“得到我尸体的人,希望为我埋葬,还希望为我祭祀,题目为‘大宋忠臣蹇材望’。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的。”每天把锡牌和银子系在腰间。只等待元军到达湖州城,则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每一个乡邻人以及平日往来的人,人人 都同情他。
丙子年正月初一,元军入城,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人们都说他被淹死了。不久他穿着元军的服装骑马归来,才知道(他)早一天出城迎拜(元军)了,就做了本洲的知府。乡里人都纷纷议论他。
注释
①湖州:地名,今浙江境内。
②倅(cuì):副的,此处指副知州。
③北兵:指元军。
④笏(hù):愿意为板,这里作“片”解。
⑤仍:还希望。
⑥题云:墓碑上刻写。
⑦瘗(yì):埋葬。
⑧祝:告。
⑨旦日:初一。
⑩同知:职官名称,知府。
文言知识
说“所以”。“所以”在古今汉语中均可表示原因。如“吾所以延医者,欲救友人也”,
意为我所以要请医生的原因,是想救活朋友。但在古汉语中,“所以”又指“用来……”,上文“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意为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又,“兵者,所以杀伤也”,意为兵器是用来杀人、伤人的。
1、解释.:①镌 ②窍 ③系 ④怜 ⑤既而
2、翻译:①只伺北军临城
②蹇已莫知所之
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①仍见祀(上文)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 ;③《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④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
4、理解:蹇材望一再表示自己是“大宋忠臣”,这是真的吗?何以看出?
答案: 1.①镌:刻②窍:孔,洞 ③系:挂 ④怜:同情 ⑤既而 :不久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现”③拜见④看见。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
-
杏花天·赋莫愁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
- 2
-
声声慢·瑶台月冷
瑶台月冷,佩渚烟深,相逢共话凄凉。曳雪牵云,一般淡雅梳妆。樊姬岁寒旧约,喜玉儿、不负萧郎。临水镜,看清铅素靥,真态生香。长记湘皋春晓,仙路迥,冰钿翠带交相。满引台杯,休待怨笛吟商。凌波又归甚处,问兰昌、何似唐昌。春梦好,倩乐风、留驻琐窗。...
- 3
-
明月引·雁霜苔雪冷飘萧
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轻桡。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江北江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愁多病多腰素消。倚清琴。调大招。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
- 1
-
明月引·舞红愁碧晚萧萧
舞红愁碧晚萧萧。溯回潮。伫仙桡。风露高寒,飞下紫霞箫。一雁远将千万恨,怀渺渺,翦愁云,风外飘。酒醒未醒香旋消。采江蓠,吟楚招。清徽芳笔,梅魂冷、月影空描。锦瑟瑶尊,闲度可怜宵。二十四阑愁倚遍,空怅望,短长亭,长短桥。...
- 1
-
声声慢·九日松涧席
橙香小院,桂冷闲庭,西风雁影涵秋。凤拨龙槽,新声小按梁州。莺吭夜深啭巧,凝凉云、应为歌留。慵顾曲,叹周郎老去,鬓改花羞。何事登临感慨,倩金蕉一洗,千古清愁。屡舞高歌,作成陶谢风流。人生最难一笑,拚尊前、醉倒方休。待醉也,带黄花、须带满头。...
- 2
-
少年游·赋泾云轩
松风兰露滴崖阴。瑶草入帘青。玉凤惊飞,翠蛟时舞,喷薄溅春云。冰壶不受人间暑,幽碧哢珍禽。花外琴台,竹边棋墅,处处是闲情。...
- 3
-
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
《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是南宋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主要写词人对亡友吴文英的回忆,下片则是词人对眼前情境的感慨,卒章以景结情。全词追念承平华年之游欢,流露社屋阴沉之哀感,声情凄婉,荡气回肠,深切地表达了词人怀念亡友及追忆故国之情。...
- 1
-
少年游·宫词拟梅溪
帘消宝篆卷宫罗。蜂蝶扑飞梭。一样东风,燕梁莺院,那处春多。晓妆日日随香辇,多在牡丹坡。花深深处,柳阴阴处,一片笙歌。...
- 1
-
声声慢·柳花咏
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晴。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卷春去,翦东风、千缕碎云。...
- 2
-
浪淘沙·芳草碧茸茸
《浪淘沙·芳草碧茸茸》是宋代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伤春怀人之作,表现出了淡淡的哀愁。艺术上则格律严谨,字句精炼,很能体现出周密(草窗)词的特点。...
- 2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