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沈宋驰骋在初唐的诗坛墨场,文彩风流,倒也没有尽废华美的齐梁。
若是效仿越王平吴般论功行赏,应该铸造陈子昂的金像。
注释
沈宋:唐初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翰墨场:指诗坛。
齐梁:指南北朝时齐朝和梁朝的绮靡诗风。
准:按照,仿效。平吴例:春秋时,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隐于五湖。越王命人用金铸范蠡之像,置于座侧,加以礼拜。
子昂: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人,崇尚汉魏风骨,鄙弃齐梁绮靡诗风,诗作清新自然,不事雕饰,盛唐诗人多受其影响。
沈宋驰骋在初唐的诗坛墨场,文彩风流,倒也没有尽废华美的齐梁。
若是效仿越王平吴般论功行赏,应该铸造陈子昂的金像。
注释
沈宋:唐初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翰墨场:指诗坛。
齐梁:指南北朝时齐朝和梁朝的绮靡诗风。
准:按照,仿效。平吴例:春秋时,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辞官隐于五湖。越王命人用金铸范蠡之像,置于座侧,加以礼拜。
子昂: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诗人,崇尚汉魏风骨,鄙弃齐梁绮靡诗风,诗作清新自然,不事雕饰,盛唐诗人多受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 1
-
论诗三十首·十四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 1
-
论诗三十首·其十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 2
-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4
-
论诗三十首·其九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 0
-
论诗三十首·其三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 0
-
论诗三十首·二十六
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 0
-
论诗三十首·二十五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 0
-
论诗三十首·十七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 0
-
论诗三十首·其五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 1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