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是那么的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
原本柔软的枝条日夜生长得越来越坚劲,翠绿的叶子经霜而渐黄。
明月从云际露出,流泄下皎洁的月光。
打开轩窗面对前庭,早晨飞翔的大雁嗷嗷叫唤。
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只能孤独的守在空堂。
少年时期不能长存,倏忽之间已经衰老,时常激愤感叹。
注释
冽冽(liè):寒冷的样子。
露为朝霜:露凝结为霜。
柔条:柔弱的枝条。
旦夕劲:日夜生长得越来越坚劲。
日夜黄:叶经霜而渐黄。
云崖:云际。
皦皦(jiǎo):白净的样子。
流素光:月光。
披轩:开窗。
嗷嗷:众鸟叫声。
高志:高尚的志向。
局四海:四海虽大仍感到局促。
块然:孤独的样子。
壮齿:少年。《六臣注文选》:吕向注:“壮齿,谓少年也。言少年颜色不常居住,忽即衰老,故常为叹。”不恒居:不常驻。
岁暮:即暮年。
慨慷:感伤之意。
此诗的语言质朴,凝练含蓄。开篇“秋风”四句描写秋景,渲染悲秋气氛,以时令物候变化,表现时光流逝,寄寓对人生的感叹。“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写出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秋的气氛;“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描写了物候的变化,柔条似乎在一夕之间就变得强韧了,绿叶又在一夜之中变得枯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时光流逝而青春易老。面对这样的荣枯之变,诗人顿生感慨,愁思满怀,以至于一夜不寐。
“明月出云崖”由泛写秋景而转入写诗人所处的特定生活环境,表现诗人精神上的沉重抑郁之感。月夜不寐,愁思感伤是古诗常见的表现内容,但表现的具体内容多是游子思妇之情。左思的这四句则结合自身深切的感受,写他月明难寐,清晨开门,望晨雁高翔,从侧面表现他内心深重的苦闷,写得深刻委婉。另外,“明月出云崖”写月初出之时,“嗷嗷晨雁翔”则是次日清晨之景,暗示诗人整夜未眠,表现诗人精神愁苦之状更为具体,且以“晨雁”引出下文,写法巧妙。
“高志”四句是诗人直抒胸臆。“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使得他壮志难酬,落得终老空室的下场。“局四海”与“守空堂”对比鲜明,愈发表现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青壮之时为了理想奔波不已,却一事无成,到垂垂老矣空有无限感慨。诗人回首一生沉浮,郁愤感慨之情与开篇的悲秋之意相融合,使得全诗的感情更为厚重沉痛。
-
杂诗
美玉生盘石。宝剑出龙渊。帝王临朝服。秉此威百蛮。历刀不见贵。杂糅刀刃间。...
- 0
-
杂诗
悠悠远行客。去家千余里。出亦无所之。入亦无所止。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
- 3
-
杂诗七首·其七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 1
-
杂诗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幷。...
- 5
-
杂诗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 0
-
杂诗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
- 0
-
杂诗
草根共木皮,藉以延岁年。疢疾应由我,修短固在天。便欲御风去,其如至情牵。留往总不易,寒风凄枕边。韦编苦难读,平生愧众愆。且乘尚健日,问膳高堂前。...
- 782
-
杂诗
《杂诗·结宇穷冈曲》是西晋文人张协的一首五言诗。开篇两句总括归隐环境:“结宇穷冈曲,耦耕幽薮阴。三、四两句承首句,诗人进一步渲染隐居环境的幽寂冷落。“凄风”四句,笔触稍移,描写山中由风而雨的气候变化。“泽雉”六句,描写山野雉、猿生息,人烟稀少,草木繁茂的荒僻景象。四句合观,在表现上十分严密,无隙可击,可谓天衣无缝。诗的后六句,表......
- 5
-
杂诗
富贵多胜事,贫贱无良图。上德兼济心,中才不如愚。商者多巧智,农者争膏腴。儒生未遇时,衣食不自如。久与故交别,他荣我穷居。到门懒入门,何况千里馀。君子有褊性,矧乃寻常徒。行行任天地,无为强亲疏。...
- 0
-
杂诗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久不奏 ...
- 6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