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秋怀二首

黄庭坚 〔宋代〕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间旧,风撼篔簹宫应商。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遶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其一
细细的秋日阴云,却沉重地压在茅草堂上,昨夜变凉的天气,使得秋虫不停地啾啾吟唱。
芭蕉在雨中开放,新叶和旧叶相间着;风力巨大不断撼动着竹子,竹声如同宫商之乐。
捣衣声音四起,赶制新衣已是急切不可缓和,秋日渐短,照射在屋檐形成的影子也渐渐变短了。
御寒的狐裘早已破烂不堪丢弃在墙角,哪里还会想着寒冷的冬日会遭遇诸多霜雪。
其二
茅屋上的茅草被风吹得发出嗦嗦的声音;独自在空无人影的庭院绕行,那雨后的青苔脚踩上去时十分滑。
晚上秋雨又至,池塘水涨,蛙声一片;雨后寒月初升,乌鹊也因栖息不安而转向朝南的树枝。
想那世上的交情淡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可信赖,那称得上生死交情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
那湖水只是无端地映出天上白云的影子,却连代表老朋友书信的鸿雁的影子一丝也映照不出来。
注释:
⑴吟虫:蛐蛐类秋虫。
⑵新间旧:新旧驳杂。
⑶宫、商:中国古代音乐分五音:宫、商、角、微、羽。
⑷砧声:在石砧上捣衣洗布之声。
⑸狐裘断缝:御寒用的狐裘衣裳已破旧,暗指宦况清贫。弃墙角:暗指自己不被重用,只能在北京(今河北大名)教书度日。
⑹晏岁:岁晚,即冬日。
⑺孤鸿:即鸿雁,古代有鸿雁传书之说,常被运用在诗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组诗,翁方纲校刊的《山谷诗全集》据旧本收在《外集补遗》中,下注“熙宁八年北京作”。熙宁八年(1075)作者三十一岁,宋代的北京即今河北大名,当时作者在那里任国子监教授。国子监职务清闲,作者能读书自遣。他当时还未卷入新旧党斗争,处境比较单纯,所以诗篇虽带有感慨,但在他的作品中情调还是比较闲淡的,不像后来的作品那样有着更多的郁勃不平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组诗从形式上看,颇为特殊:它是两首七言古诗,而第一首八句,押平韵,中间两联对偶,很像七言律诗;第二首押仄韵,比较不像,惟八句中次联对偶,第三联接近对偶,也带律味。第一首作律诗看,句中拗字出入不大,主要是联与联相“粘”的平仄不合规律。作者大部分律诗,多求音节近古;这两首古诗,形式上却近律诗。
第一首,前六句写“秋”,后两句写“怀”。起句“秋阴细细压茅堂”,写秋阴透入屋里。“细细”二字,既蒙上“秋阴”,表示其不浓;又作下面“压”的状语,表示不断沁透,用字细微。“压”字称得上是“诗眼”,“细”而能“压”,颇出奇,是积渐的力量,有此一字,全句显得雄健。次句“吟虫啾啾昨夜凉”,写虫声。着“昨夜”二字,表明诗所写的是翌日的白天;“凉”字与下句“雨”字照应。第三句“雨开芭蕉新间旧”;写雨后芭蕉的开放。“新间旧”,新叶与旧叶相间,可见观物之细。第四句“风撼筼筜宫应商”,写风吹竹声作响。“撼”,指风力大,摇动出声;“宫”、“商”写竹声,表现其有音乐性,可见作者体察事物之美。第五六句:“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古代妇女,多在秋天捣洗新布,替家人做御寒的衣服,故捣衣的“石砧”的声音四起,便是秋天到来的象征;秋天日短,故屋檐外日影(景即影)不长。砧声到了“急不可缓”,便是秋意已深,寒衣应该赶制了。第七八句:“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承上“砧声”而来。户外捣衣声急,触动作者想到寒衣问题。他想起来却是裘破无人缝补,这一是作客在外,一是为官清贫,四字意含两层。“弃墙角”,不自收拾,接以不念岁晚(岁晏)严霜多,难以对付,更见缺少谋虑。这两句写意态的颓唐,但却是作者曲述自己心情的洒脱,因为在作者的心目中,所谓“达者”对待未来之事,是不应该戚戚于怀,多作预先的谋虑的。这两句是写“怀”。诗篇写秋是每联一句写景,一句写声,幽美中带点凄清,渐渐从不相干处写到切身之事;写怀又把切身的事排开,用达观的态度对待它,使人觉得作者所关心的倒是那些不相干的景物和天然的声籁,凄清之感又在洒脱的情趣中冲淡了。
第二首,前四句写“秋”,后四句写“怀”。起两句:“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仍写秋风及雨后。“苔滑”,是雨后情况,它和“空”字结合,表现室中空寂,门庭行人很少,也即表现作者官冷孤居、过着寂寥的落寞生涯。第三四句:“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上句写雨再来,承接组诗中的第一首,表现出雨是连日不断,时间又从白天转到夜里;下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意来写景。雨多池涨,兼以天冷,故蛙声虽多,是“号”而不是“鸣”,声带凄紧,不像夏天那样热闹有趣;雨余淡月照着树上的寒鹊,因栖息不安而转枝。这四句也是每联中一句写声,一句写景,凄清的气氛比组诗第一首更浓,但还是淡淡写来,不动激情。第五六句:“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感慨世上交情淡薄,不易信赖。杜甫《贫交行》:“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史记·汲郑列传赞》:“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为诗意的出处。第七八句:“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写得细微含蓄。从凄清、孤寂的处境中引起对友谊的渴求,首先感到的是世上真挚友谊的难得;这种情境又使作者更感到少数志同道合的“故人”的友谊的可贵,但这些“故人”又远隔他乡,不但无法相对倾谈,而且连代为传书的鸿雁的影子都看不到。四句中包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转折起伏,却写得若断若续,脉络不露,使人只能于言外得之;“湖水浸白云”,插以“无端”二字,便是埋怨它只浸云影而不能照出传书的鸿影,诗句就由写景化为抒情,做到寓情于景。前诗写怀,归于轻视物质上的困难,归于洒脱,兼具理趣和深情;这首诗写怀,归于重视别离中的友谊,归于绵邈,兼具理趣和深情。
这组诗笔调淡然,但在平淡的景物描写中,表现处境的凄清、寂寞,又从而含蓄地表现心情的洒脱、绵邈,加上形式特殊,古律相参,也有曲折的一面。深察之,犹露黄庭坚诗在似不着力处仍带匠心的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您可能感兴趣...
  • 北窗

    《北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繁衍生息,永不停息,生长变化都有各自的特点;后两句借窗外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受。全诗将初夏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语言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

    803
  •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五

    司马丞相昔登庸,诏用元老超群公。杨绾当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

    2
  • 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残斗我竹。...

    5
  • 杂诗七首·其一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2
  •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2
  • 春阴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3
  •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2
  • 春近四绝句

    闰後阳和腊里回,蒙蒙小雨暗楼台。柳条榆荚弄颜色,便恐入帘双燕来。...

    3
  • 次韵梨花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2
  • 竹枝词二首·其一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

    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