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薛涛 〔唐代〕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经过露水的洗涤,蝉鸣叫的声音也清澈嘹远。鸣叫声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整齐划一。
此蝉声伏,彼蝉声起,蝉鸣声声相接。但蝉却各自站在各自的枝头,身异音齐。
注释
①涤:洗。清:清澈。
②故:有些版本写作“数”。
③似:像,仿佛。
④栖:停留。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年)以后,当时薛涛写了多篇纪念李程的诗篇,都被白居易和元稹所截获,并据此写了不少讽刺薛涛的诗篇。薛涛烦不可耐,借此诗“各在一枝栖”比喻元、白在不同之处所寄讽刺诗作,其频繁程度就如几只蝉的“声声似相接”让人心烦意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蝉》是唐代女诗人薛涛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该诗上半段写蝉发声清脆嘹亮,第一是远,第二是齐。该诗下半段描写数只蝉鸣的持续,前面有远有齐,这又突出久。由此可见薛涛写蝉鸣的多维手段,既写了独鸣时嘹亮,突出了自身的高洁。群蝉的身异音齐,表达了自身所处的舆论环境。
“露涤音清远,风吹故叶齐。”若说虞世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是从蝉的外形、饮食及发声的习性方面来描写。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从客观自然现象使蝉欲飞而不能的行为状态方面进行描写。与之相比,薛涛此诗只抓住蝉所发之声这一个习性来描写。整诗以声贯之,显得十分紧凑、细腻。首联上半句,写蝉所发之声是因露水的洗涤,清脆嘹亮。又因其声的清纯,才能够传得很远,与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的看法有所不同。形象的拟人化比拟,使得该句描写十分传神。如果说骆宾王的“露重”与“风多”是用来抒发自己处境险恶、壮志难酬之情,那么,薛涛诗“露涤”强调的则是客观自然对自己高洁品质的衬托,蕴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意味。如果说上半句描写的是独蝉高亢清纯的鸣叫声传播距离的“远”,那么,下半句在赞叹蝉高超发声技艺的同时,突出了多只蝉和谐配合的音响效果。将蝉鸣的音色,分别从质、量两方面进行整合。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在声响效果上,如果首联上半句描述蝉鸣传递的“远”,下半句描述了蝉鸣和谐的“齐”。那么,尾联上半句接着从纵向方面,描写了数只蝉鸣的持续“接力”。正是由于蝉鸣达到了前述的条件,故而,数蝉的轮番鸣叫与单只蝉持续鸣叫如出一辙。至此说,薛涛诗对蝉鸣的描写是多维立体的。由此可见,上述对蝉鸣的多维描写,既表现了独蝉鸣叫时的嘹亮,又营造出多蝉共鸣时的热闹景象。尾联下半句跳出听觉描写状态,进入群蝉鸣叫时呈静止状态的视觉体现。使得分别凄凉孤独而处的情景与前述听觉样态下的喧闹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
您可能感兴趣...
  •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2
  •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0
  •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0
  •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0
  •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0
  •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0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
  • 续父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818
  • 春望词四首·其二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865
  • 赠薛涛

    蛾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北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