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春词二首

常建 〔唐代〕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
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注释:
菀(wǎn)菀:茂盛。
濛濛:原意为雨雪云雾迷茫的样子,此指杂花繁茂。
红妆:美女。
倚(yǐ):靠。对:《英灵》《品汇》均作“树”。光:《英灵》作“风”。
宁:岂。傍(bàng):靠近,此指居住在淇河边。
騕褭(yāo niǎo):良马名。淮南子·齐俗:“夫待騕褭、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马”。褭:袅的异体字。“騕褭”,《英灵》作“腰袅”。羁:马笼头。
陌上桑:乐府《相和曲》名。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畏: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正值年少的小伙子,好马金鞍,徜徉淇上,尽情欣赏醉人的淇河风光:黄柳丝丝,杂花垂垂,阳阳高照,春光明媚,红妆美人,或依或卧……简直是一幅美轮美奂的淇水美景图。诗人以凝炼简洁的笔触,刻画出生活在淇河边的常人意想不到的美好惬意。从此诗中可窥见淇河在唐代的景色之美,以及唐代诗人心目中淇河的影响和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您可能感兴趣...
  • 泊舟盱眙

    《泊舟盱眙》是唐代诗人常建(一说韦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三联描绘了泊舟盱眙所见秋夜之景,尾联抒发了因羁旅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全诗从月色水色、潮声鸡鸣两处着笔写景物的凄清荒寒,将诗人浓重的乡思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真实而形象地表现出来,意境幽远凄清,耐人寻味。...

    3
  • 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2
  • 戏题湖上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2
  • 塞下曲四首·其二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790
  •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6
  • 吊王将军墓

    《吊王将军墓》是唐代诗人常建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哀祭诗,诗以歌颂英烈与追悼英魂交叉写来,以对王将军之死的疑信作往复,形成全诗强烈的悲剧意味与感情起伏。此诗用词虽新警刻炼,而通篇浑成苍茫。...

    2
  • 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1
  • 送宇文六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3
  • 三日寻李九庄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5
  • 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