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普天乐·浙江秋

姚燧 〔元代〕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寒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北雁南来,荷花凋谢。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注释
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因为通海,秋天多潮,以壮观著称。
吴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
寒雁: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
青灯:即油灯。因发光微青,故名。
宁奈:忍耐。些些:即一些儿。后一个“些”字读sā,语尾助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姚燧这首小令,是一首离别之作。周德清将它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可见,当时就已脍炙人口。
  此曲大半篇幅极写愁恨,雅致精丽,最后三句忽然纵笔作旷达语收束,正显出旷达放逸之本色,此是元代曲家与前代词人不同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您可能感兴趣...
  • 普天乐·愁怀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4
  • 普天乐·布袍穿

    布袍穿,纶巾戴。傍人休做,隐士疑猜。鬓发皤,心神怠。拱出无边功名赛,我直待要步走上蓬莱。神游八表,眼高四海,其乐无涯。...

    699
  • 普天乐·闲居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鹔高低。...

    379
  • 普天乐·洞壶中

    洞壶中,红尘外。友从江上,载得春来。烟水间,乾坤大。缓步云山无遮碍,胜王家舞榭歌台。酒斟色艳,诗吟破胆,其乐无涯。...

    808
  • 普天乐·秋日

    喜归休,中年后。放怀诗酒,到处追游。罗绮围,笙歌奏。正值黄花开时候,把陶渊明生纽得风流。霜林簇锦,云山展翠,烟水横秋。...

    924
  • 普天乐·秋江忆别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壁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西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194
  • 普天乐·仗权豪

    《普天乐·仗权豪》是元代散曲作家滕斌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反映了作者对现实、对人生的态度,鞭挞权豪,讽喻丑类,劝诚世人。语言直率而诙谐,鞭辟入里,寓意深邃。...

    676
  • 普天乐·柳丝柔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734
  • 普天乐·翠荷残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二只,归去来兮。...

    662
  • 普天乐·朔风寒

    《普天乐·朔风寒》是元代散曲作家滕宾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激愤,流露出了作者的归隐之心。 ...

    357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