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韩庄闸舟中七夕

姚燮 〔清代〕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纠错
赏析
纠错
  这首诗,把韩庄闸所见之美与七夕美好的民间传说结合起来,既描写了微山湖之美,又切合融入了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使诗味更浓。
  韩庄闸,在山东微山县微山湖口。七夕,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传说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会的日子,为民间的美好传说。作者乘着一艘用木兰树做船桨的画船,在誉为“藕花之乡”的微山湖上泛舟。这时,船上的歌声从下午一直唱到晚上方停了下来。湖上天气微凉,轻烟笼罩着杨柳,倒映在静静的水面,青绿色的远山像水波起伏,酷似眉毛;淡黄色的月亮也弯弯高挂,亦似美眉。“山眉澹碧月眉黄”一句甚佳,把微山湖之山和月喻为“眉”,遥遥相对,依稀可见牛郎织女在“相逢”,眉目传情。
展开阅读全文 ∨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您可能感兴趣...
  • 听歌

    巡江戍海客兵多,凄咽群鸿掠雨过。惭愧萧闲如我辈,侧身花里听清歌。...

    199
  • 捉夫谣

    《捉夫谣》是清代学者姚燮所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用白描手法,生动地揭露了侵略者对中国沿海人民的残酷掠夺和血腥镇压,表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其诗语言流畅,朴质无华,富有民歌风味。...

    939
  • 双鸩篇

    《双鸩篇》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共三百零二句,一千七百九十五字,是旧体叙事诗中少见的巨篇。此诗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重金钱的家长逼迫下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

    59
  • 澄灵涧

    玉局三生梦,人间石铫泉。炼心初夜月,洗耳再来禅。大海无真岸,空山有逝川。远公余旧屐,谁结听琴缘?...

    85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