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李商隐 〔唐代〕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月光照过流水,穿过楼台,凡是它接触到的地方,都是一片明亮,远处的人和树都朦朦胧胧地隐藏在清白的月色之中。
人们望着不圆的初月与十五后欲缺的残月感到惆怅,其实也只是空自惆怅而已,月亮即使在最圆满的时候,也未必就对人有情。
注释
⑴触处:到处,随处。极言其多。
⑵藏人:似月中隐若有人,或指吴刚。树:指月中桂。
⑶初生:月初刚出的上弦月。欲缺:指十五月圆后开始残缺的下弦月。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常见意象,羁旅之人大多对月抒怀,以寻慰藉,月缺时即盼望着月圆,希望在月圆时,人能如月般团圆。诗人在失意时创作此诗。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诗写月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李商隐乃失意之人,所见之景亦着上悲凉色彩。全诗富含人生哲理,格调凄切哀婉。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是说月光很皎洁,很明亮,无处不在,但是月亮又是那样的清远,以至有些清冷。虽然一、二句写圆月清明,洒落于江畔与楼阁,一片皎洁光亮的景象,但次句“清”字,言月亮远离人间的清冷姿态,圆月亦冷,顺势引出尾句。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一语道破,月圆时人未必不愁,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情感其实是没有关系的。通常人们是为月的亏缺而惆怅,为月的盈圆而欢喜。以月的圆缺代表感情有无。李义山此诗却认为残缺空惆怅,盈圆也不值得欢喜。“未必圆时即有情”,暗寓人团圆相聚亦未必有情,是惆怅更深。结尾这两句不仅寄寓了李商隐个人的人生遭遇,而且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意思是说,月亮初生之时是缺损的,而此时人们都会感觉到惋惜,心中生出无限怅然,总希望月儿圆满的那天。其实人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当月儿圆圆的那天,未必就对人有情,月还是那个月,虽说是满月,但人生的缺憾依然存在。
此诗表明,人们在失意的时候,总是把希望寄予将来,可是即使将来实现了这个希望,同样那种怅然和遗憾依然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您可能感兴趣...
  • 黄金双阙水晶宫,滟滟银潢贯碧空。一曲霓裳羽衣舞,桂花如露湿天风。...

    0
  • 月,月。暂盈,还缺。上虚空,生溟渤。散彩无际,移轮不歇。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2
  •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2
  •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海上风云摇皓影,空中露气湿流光。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1
  •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0
  •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1
  • 狡兔顽蟾死复生,度云经汉澹还明。夜长虽耐对君坐,年少不禁随尔行。玉桂影摇乌鹊动,金波寒注鬼神惊。人间半被虚抛掷,唯向孤吟客有情。...

    0
  • 寥寥天地内,夜魄爽何轻。频见此轮满,即应华发生。不圆争得破,才正又须倾。人事还如此,因知倚伏情。...

    1
  • 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0
  •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