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屋里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吟唱之声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注释
凉叶:在寒风中的树叶。萧萧:落叶声。散:散播﹑散发。雨声:指落叶声像雨声一样。
淅淅:风声。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盖着。掩,铺散,遮盖。
黄华:指菊花。华,同“花”。
远客:远离家乡的客子。
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秋天的蟋蟀等。黄庭坚《胡宗元诗集序》说:“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眼暂明:指因喜悦而眼神顿时明亮起来。暂:顿时。
“黄花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直扣秋怀之题,抒发了诗人“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伤。“黄花”“西风”点明时节,菊花迎秋而开,西风当秋而兴,“秋”字已暗寓句中。“白发”“远客”,交代感怀之由,客居他乡,白发早生,“怀”意已见字外。“白发”一句极为沉痛。本来白发乃年华所致,人所难免的现象,但倘若伤感愁苦过甚,就不免会使人“早生华发”。一个“先”字,写尽了诗人客居他乡、思念故土的刻骨深情。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这第三联写诗人萦怀故土,时时发为吟咏,梦寐难忘。远离家乡的诗人面对着秋风秋雨的凄清景象,思乡之情萦回在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流出口中,愈苦愈吟,愈吟愈苦,恰似秋风中的虫呜,“哀音似诉”“一声声更苦”。诗人此处以秋虫自状,更见怀乡情甚,拥被寒窗,吟写怀抱,不能排解思乡愁绪,那么吹灯入梦,也不能安睡。或者可以“梦里不知身是客”,然而也不能。怀乡之梦,就像孤栖寒枝的乌鹊那样屡屡被惊破。吟声苦楚,好梦频惊,此联用比喻兼层递手法把诗人思乡情怀表现得形象可感、绵绵难尽。
“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希望站在石岭关头,亲眼望沦陷故乡的殷殷期盼。正因为诗人客居他乡,思乡情浓,愁绪绵绵,才华发早生,诗情凄苦,辗转难寐。这“一望家山眼暂明”的背后,隐藏着的是诗人思念故乡,泪眼迷蒙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然而这“一望家山”的愿望,又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实现。“何时”二字既见出诗人期盼的急切,又流露出了诗人对重返故乡之事能否实现而难以把握的忧虑。
诗人笔下的“秋”,肃杀凄清;诗人笔下的“怀”,满腔愁苦。情与景和谐统一地表现了诗人在蒙军南下,离乡背井,身居异地的情况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心境及对故乡的无限思念的深情。此外,这首诗,感情沉郁,恰如前人所评“沉痛激烈,神似杜公。”
-
秋怀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鴈。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翫。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 4
-
秋怀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 2
-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 90
-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 314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 306
-
野菊
座主闲闲公命作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 ...
- 404
-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至今图画见赤壁,仿佛烧虏留遗踪。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夜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澹云闲今古同。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今谁是出群雄?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 41
-
西园
兴定庚辰八月中作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梁门回望绣成堆,满 ...
- 388
-
永遇乐·绝壁孤云
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望。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 874
-
沁园春·除夕
《沁园春·除夕》是金末元初元好问写的一首词。此词写自己的“贫”和“穷”全用故事,写文学生活则用典抒胸怀,隽语盈篇,可算精明之作。...
- 108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