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雨霖铃

张祜 〔唐代〕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寒雨淋漓,和着栈道上铃声振响的冬夜,上皇终于从逃难的蜀地返回旧京。待得归来,还能听到张野狐弹奏的一曲新声。
虽然旧日的乐工经常说起昔时上皇饱含泪水教授此曲的情形,可是今日的南内只见明月寂寂,却再也没有他的踪影。
注释:
⑴雨霖铃:唐教坊曲名。亦作“雨淋铃”。《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梨园子弟善觱篥者,张野狐为第一。此人从至蜀,上因以其曲授野狐。洎至德中,车驾复幸华清宫,从官嫔御多非旧人。上于望京楼下命野狐奏《雨霖铃》,曲未半,上四顾凄凉,不觉流泪。左右感动,与之歔欷。其曲今传于法部。”铃,指蜀中栈道铁索上所挂的铃铛,以便行人闻铃声前后照应。
⑵雨霖铃夜:霖雨声、车铃声交织之夜。却归秦:唐军收复两京后,局势转变,唐玄宗遂于至德二载(757)十二月,由四川返回京城长安。却归,回归。秦,秦地,指长安。
⑶是:一作“见”。张徽:号野狐,开元年间宫廷音乐家,与李龟年、贺怀智等齐名。安史之乱起,张徽随玄宗入蜀,乱平,又随玄宗回到长安。一曲新:指玄宗新创之曲《雨霖铃》。
⑷上皇:太上皇,指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乱起,玄宗于次年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
⑸南内:唐长安兴庆宫,在大明宫南,故名。原为玄宗藩邸,玄宗自蜀返京,被尊为太上皇,居于此。《新唐书·地理志》:“兴庆宫在皇城东南,开元初置。十四年又增广,谓之南内。”白居易《长恨歌》所言“西宫南内多秋草”即是其地。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张祜诗以《雨霖铃》为题,感其乐声而取其寓意,畅抒其无限的今昔感喟。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这两句写唐玄宗出奔后重新回到京城长安。他虽然已经历了“雨霖铃夜”那种颠沛流离而又凄苦伤心的日子,可是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宠妃杨玉环,将途中创作的新曲《雨霖铃》命乐工张徽吹奏。《雨霖铃》曲原作于幸蜀途中,不久两京收复,玄宗从蜀中归来。一个“却”字暗示了这一戏剧性的变化。“归秦”冠以“雨霖铃夜”,既深深地笼罩上一层悲凉的气氛,也与下句的“一曲”紧密呼应。“犹见张徽一曲新”,也从《雨霖铃》曲生发。当年梨园弟子数百人,独善觱篥的乐工张徽从幸至蜀,归来也唯他相随。“一曲新”明指《雨霖铃》,却也含蓄地表达风流云散,往事如烟,哀乐相寻,欢歌已毕。《雨霖铃》曲本是悼念杨贵妃之作,今闻之而觉“新”,通过闻歌感旧,把玄宗的凄凉况味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这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新”字,是说虽岁月流逝,而恨却“新”且长在。
从一二两句可以看出三点:其一,玄宗重归大内,犹自沉溺不省,其昏聩可知;其二,乐曲虽工,今非昔比,已无当年升平欢乐气象;其三,人事更迭,“从官嫔御,皆非旧人”,太上皇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三四两句“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从不同侧面补足以上几层意思。诗人为玄宗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说《雨霖铃》曲是玄宗当初含着眼泪传授给张徽的,而后来皇宫空空荡荡,连他自己也孤零零地过着凄凉寂寞的生活。张徽有感于玄宗垂泪授曲的深情,常常叙说这段动人的故事,当然也引起听者的深切同情。但最后一句“月明南内更无人”,笔锋陡转,身居南内的玄宗沉浸在对杨贵妃的思念中,月明之夜,春晨秋夕,他都在苦苦地思念着,这是多么深沉执着的爱情。“南内”指兴庆宫,在皇城东南,玄宗自蜀归来后即移居此处。后因宦官李辅国专权,玄宗被迫迁到西内的甘露殿,旧日宠信的宦官高力士等也相继被李辅国所逐。玄宗晚景凄凉,“月明”“无人”更添冷落凄清的气氛。这两句中,诗人委曲婉转地咏叹了玄宗的难言之痛,以及对杨贵妃的怀念之情。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历史故实,并融入自己的同情与批判。这首诗不是寻常的爱情诗,也非一般的咏史诗,其中浸透了经历大变乱后知识分子普遍的沧桑幻灭之感,或可看作是那个特定时期的心史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雨霖铃》原是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入蜀,连日霖雨,于郎当驿中闻铃声,问黄旛绰:“铃语云何?”对曰:“似云‘三郎郎当’。”当时宫中称玄宗为三郎,郎当即潦倒之意。玄宗遂采其声谱写《雨霖铃》曲。第一个吹奏此曲的是梨园乐工张徽,那时玄宗因思念杨贵妃,常流泪不止,在亲自传授张徽此曲时尚含着眼泪。回銮做了太上皇,又让张徽奏此曲,以纪念杨贵妃。此诗作于何年何地未详,但从时间上看,当时安史之乱早已过去,诗人或有机会聆听此曲,或因一时有感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全诗共四句,以追述始,写唐明皇自蜀返京,由蜀入秦,恰逢霖雨之夜。地点、情景依旧,然人事全非。使人睹此情景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安史之乱,唐明皇仓惶出逃,联想起马嵬坡“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联想起栈道雨中唐明皇悼念贵妃闻雨而作《雨霖铃曲》的凄凉惨景。诗人让读者产生这么多的联想,是为了让人对唐明皇的悲凉处境作一深刻反省。唐明皇开元年间,天下大治,四海晏然,史家盛称为“开元之治”。然而,到了天宝末年,唐明皇宠幸佞臣,沉湎声色,终日与杨贵妃晏游嬉戏,朝政荒废,怨声四起。可是不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撕毁了唐明皇的美梦,迫其弃都西逃。荒淫无道,宠幸佞臣,把唐明皇送上了悲凉的人生之路。西京收复后,唐明皇由蜀归秦,景况是否会改变一下呢?诗人这样写道:“犹是张徽一曲新”。与上句联系起来,恰恰与诗人的未言之意构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唐明皇是落难帝王,进不能保社稷,退不能保宠妃,身不由己,悲苦自知;如今,唐明皇是返京的皇帝,青山依旧,江山未改,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他又可以称孤道寡,君临天下了。然而,物是人非,爱姬已命丧马嵬,在唐明皇的耳中眼中,只有那雨中栈道和霖雨铃声还有一点新鲜感,只有张徽奏的《雨霖铃曲》还能打动他那木然的灵魂和死去的心。
张徽弹奏的是什么呢?是唐明皇的爱恋、怨恨、悼念和追悔吗?唐明皇听来也许是,不然,他何以感到亲切,何以凄怆流涕!然而,诗人听来却别有韵致:“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从《雨霖铃曲》中,诗人听出乐工张徽在久久地叙说唐明皇垂泪授曲的情形。叛贼横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唐明皇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河山,却一直沉湎旧情,念念不忘被逼自缢于马嵬坡的杨贵妃。他常常垂泪向张徽传授自制的《雨霖铃曲》,用以表达对杨贵妃的思恋和怀念。作为一个人,唐明皇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一个国家陷于战乱时期的帝王,即使他已经逊位,这样沉湎个人私情也不免让人感到太过儿女情肠。
总之,这首诗熔批判和同情为一炉,而诗人那颗忧国忧民之心又隐含其中,构成了阴郁、悲凉的基调,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您可能感兴趣...
  •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

    蛾眉修绿。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听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金舆远幸匆匆速。奈六军不发人争目。明眸皓齿难恋,肠断处、绣囊犹馥。剑阁峥嵘,何况铃声,带雨相续。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

    2
  •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天南游客。甚而今、却送君南国。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飞帆过、浙西封城。到秋深、且舣荷花泽。就船买得鲈鳜,新谷破、雪堆香粒。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

    1
  • 雨霖铃·雪

    琼楼玉宇。满人寰似、海边洲渚。蓬莱又还水浅,鲸涛静见,银宫如许。紫极鸣筲声断,望霓舟何处。待夜深、重倚层霄,认得瑶池广寒路。郢中旧曲谁能度。恨歌声、响入青云去。西湖近时绝唱,总不道、月梅盐絮。暗想当年宾从,毫端有惊人句。谩说枚叟邹生,共作《梁园赋》。...

    3
  • 雨霖铃·槐阴添绿

    槐阴添绿。雨余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4
  • 雨霖铃·孜孜矻矻

    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2
  •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4
  • 雨霖铃·种柳

    横塘如练,日迟帘幕,烟丝斜卷。却从何处移得,章台仿佛,乍舒娇眼。恰带一痕残照,锁黄昏庭院。断肠处、又惹相思,碧雾蒙蒙度双燕。 回阑恰就轻阴转,背风花、不解春深浅。托根幸自天土,曾试把、霓裳舞遍。百尺垂垂,早是酒醒,莺语如剪。只休隔、梦里红楼,望个人儿见。...

    925
  • 岳阳别张祜

    十年蹭蹬为逐臣,鬓毛白尽巴江春。 鹿鸣猿啸虽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疟困中闻有赦,死灰不望光阴借。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 巫峡洞庭千里馀,蛮陬水国何亲疏。 由来真宰不宰我,徒劳叹者怀吹噓。...

    6
  • 乌夜啼

    忽忽南飞返,危弦共怨凄。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0
  • 咏史二首

    汉代非良计,西戎世世尘。无何求善马,不算苦生民。外国雠虚结,中华愤莫伸。却教为后耻,昭帝远和亲。留名鲁连去,于世绝遗音。尽爱聊城下,宁知沧海深。偶然飞一箭,无事在千金。回望凌烟阁,何人是此心。...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