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春日

温庭筠 〔唐代〕
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
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
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
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
宝书无寄处,香毂有来期。
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想要问你在思念什么?在这艳丽明媚春之时。
回来的晚门口寂静无声,蝴蝶采完花粉缓缓的飞过高墙。
窗外燕子双飞,千万条绿杨柳枝低垂。
屏风上的吴山辽阔幽远,楼中羌笛声声悲凄。
珍贵的书信不知道该寄往何处,香车有来的日期。
要把这草景与树林色彩,一同增添到眉际,排解心中忧愁。
注释
迢递(tiáo dì):天高气清的样子。
青琐燕:这里指落在窗前的紫燕。
屏:指屏风。吴山:吴地的山,指屏风上画的南方山。
朔管:指羌笛,亦泛指北方地区流行的管乐器。
宝书:珍贵的书信。
香毂(gǔ):古人乘坐的车。
将:连词,与、和之意。彩:一作“影”。
相:递相,先后。添:一作“将”。黛眉:特指女子之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首诗大约是创作于公元827年(宝历三年)春李程罢相以后,是作者为抒发相思之情而创作的咏春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此诗共十二句,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是对相思对象一方“所思”情形的设想,且点明了时间、地点;后六句为第二部分是自述,点明地点“吴山”的同时,自述羌笛悲凉,并说明了以赏春排解愁绪的原因。此诗笔墨挥洒,色彩趋于清淡,构建了清逸淡远的诗歌意境。
  此诗首两句,出句开门见山以“所思”设问。对句据之而答在“艳阳时”。蕴有薛涛《春望词》中“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之意。
  三、四句以“人归晚”“蝶过迟”描述人与昆虫各自在春天里所持行为。人回来的晚是被春景所吸引,蝴蝶过慢是因为花粉沉重。从而间接体现了春天的特征。
  五、六句描写室外景,燕子双飞,千万条柳枝低垂,以此意象象征对心上人的思念。
  七、八句描写室内景,条幅上画着吴山,楼内羌笛悲凉。九、十句承上解答“朔管悲”的原因是,书信无寄处。最后两句显示,要把这春天的草景与树林的色彩,一并映入眼帘,即以赏春排解愁绪。
  综上,从描写对象上看,前六句是对相思对象一方“所思”情形的设想。其时间是在“艳阳时”,地点在“青琐”。后六句自述,点明地点“吴山”的同时,自述“朔管悲”。其原因是“宝书无寄处”,故乘香车将“林彩”“添入黛眉”。这种举动与其《春郊游眺寄孙处士》、《谒巫山庙》的精神排解法是相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
您可能感兴趣...
  • 春日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974
  • 春日

    北洹春事休嗟晚,三月尚寒花信风。遥忆东吴此时节,满江鸭绿弄残红。...

    4
  • 春日

    春衫带绾缕金绡,昼永空闲碧玉箫。情到寄将何处好,曲栏杆外折红蕉。...

    2
  • 春日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2
  • 春日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5
  • 春日

    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 ——杨女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 ——谢生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 ——杨女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 ——谢生...

    1
  • 春日

    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衰世难修道,花时不称贫。滔滔天下者,何处问通津。...

    1
  • 春日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0
  • 春日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1
  • 春日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968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