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余。
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
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寄语闺中妾,忽怨寒床虚。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三月柳絮成团舞,四月麦子初黄熟。
幽州偏远过寒食,郑地蚕老桑叶疏。
听闻雁门战事紧,整顿军备驱兵车。
去年冬天无霜雪,今逢闰月春来迟。
月亮半圆如弩弦,流星类似水中鱼。
兵车直攻日逐王,骠骑一鼓平康居。
大宛归顺献骏马,月氏震慑送降书。
寄信安慰闺中妾,不要埋怨受孤独。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曲名。汉古辞述雁门太守王涣事迹,后世拟作多“备言边城征战之思”(《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
⑵杨花:柳絮。合:聚合。
⑶麦秋:指四月,乃麦子开始成熟的季节。
⑷幽州: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后,禁火三日。
⑸郑国:西周时在今陕西华县,东周时迁至今河南新郑,皆在黄河流域。
⑹雁门:山名,在山西代县西北,上有雁门关,自古卫戍守重地,这里是泛指。
⑺结束:整装。戎车:兵车。
⑻闰余:意为闰月。中国传统使用的夏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定历法,一年较地球公转之期少十天多一点,所以每过三年加一个闰月,五年有两个闰月,十九年就有七个闰月。
⑼弦上弩:意为半圆形。弩是带机的弓,有一直臂,拉上弦,则弦成半圆。
⑽星:指流星,倏来忽往,捉摸不定。
⑾日逐:匈奴王号的一种,位次于左贤王,领西域诸国。
⑿燕骑:燕地的骑兵。燕,即幽州。荡:扫荡。康居:古西域国名。
⒀大宛:西域国名,盛产骏马。小月:即小月氏,亦古西域国名,同“康居”、“大宛”均代指敌人和敌国。
三月柳絮成团舞,四月麦子初黄熟。
幽州偏远过寒食,郑地蚕老桑叶疏。
听闻雁门战事紧,整顿军备驱兵车。
去年冬天无霜雪,今逢闰月春来迟。
月亮半圆如弩弦,流星类似水中鱼。
兵车直攻日逐王,骠骑一鼓平康居。
大宛归顺献骏马,月氏震慑送降书。
寄信安慰闺中妾,不要埋怨受孤独。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曲名。汉古辞述雁门太守王涣事迹,后世拟作多“备言边城征战之思”(《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
⑵杨花:柳絮。合:聚合。
⑶麦秋:指四月,乃麦子开始成熟的季节。
⑷幽州: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后,禁火三日。
⑸郑国:西周时在今陕西华县,东周时迁至今河南新郑,皆在黄河流域。
⑹雁门:山名,在山西代县西北,上有雁门关,自古卫戍守重地,这里是泛指。
⑺结束:整装。戎车:兵车。
⑻闰余:意为闰月。中国传统使用的夏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定历法,一年较地球公转之期少十天多一点,所以每过三年加一个闰月,五年有两个闰月,十九年就有七个闰月。
⑼弦上弩:意为半圆形。弩是带机的弓,有一直臂,拉上弦,则弦成半圆。
⑽星:指流星,倏来忽往,捉摸不定。
⑾日逐:匈奴王号的一种,位次于左贤王,领西域诸国。
⑿燕骑:燕地的骑兵。燕,即幽州。荡:扫荡。康居:古西域国名。
⒀大宛:西域国名,盛产骏马。小月:即小月氏,亦古西域国名,同“康居”、“大宛”均代指敌人和敌国。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雁门太守行》的本事,文学史上难以考证,唯褚翔此作,始切合题意。作者虽生长于文恬武嬉、腐化堕落、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南朝,但是为官清正、廉洁自守,能够一反潮流,不啻鹤立鸡群,深受百姓爱戴。作者对北国的风土人情自然若明若暗,因而这首诗是凭借想象,运用艺术手法创作的,实际上也是作者崇高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首诗前六句为一个层次,写整装从军。“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说的是三月间杨花凋谢了,再也见不到那纷纷扬扬的柳絮飞舞景象。四月间麦子成熟,收获的季节已经来临。“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通过寒食节与采桑季节已过这两个有季节性象征的描写,又强调了第一二句所点的时间,并补出地点。值得注意的是,诗中一再提及“麦秋”、“采桑”等与农业有关的事,可见抒情主人公是位农民。所写地点从陕西至河北,包括了黄河以北的广阔平原。就在农村大忙季节过后,“便闻雁门成,结束事戎车”,就传来边地吃紧的消息,马上要从军出征,于是整装出发。
次八句为一个层次,写行军、战斗,及敌人投降的整个战争过程。“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余。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写行军。关于行军的描写,诗人突出了两点:一是气候反常,去冬居然未降霜雪,今年又是闰年;二是夜行军,通过月、星表现出来,可见他们日夜兼程、备受酷日、冷月之苦的情况。“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写战斗。“攻”字、“荡”字写出“我方”的气势,不仅攻击敌方,而且扫荡敌方,真是所向披靡。“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在“我方”的“攻”“荡”下,敌人“归善马”、“送降书”,彻底战败了。至此,基本上能够明确战争的经过、结果及交战的对象了。描写战斗的四句诗的句式是一样的名词加动词加名词,四个动词,八个名词非常相称,读起来十分紧凑,正能与战争的紧张气氛相吻合。
最后两句“寄语闺中妾,勿怨寒床虚”,战争取得胜利,告一段落,征人才得空寄语家中的妻子:不要埋怨独守空房。当然这里的“寄语”不一定是指实际的捎信,也可能是征人在默默地祈望。其实,床倒并不一定寒,但由于“虚”了,就会使人产生“寒”的感觉。这里面包含了主人公对空守闺中、望眼欲穿的妻子的体贴,从而也更表明了他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情。没有国土的平安,就没有自己的安乐,所以,主人公宁愿舍弃后者,作出牺牲。这最后深情的寄语,使全诗的主题有了升华。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豪气、勃发向上的边塞诗歌。全诗于平静的叙述中流露出对自己家国的热爱及对敌人的仇恨和蔑视的激烈情绪,充分体现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爱国和尚武的精神,读来令人振奋和慨叹。
次八句为一个层次,写行军、战斗,及敌人投降的整个战争过程。“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余。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写行军。关于行军的描写,诗人突出了两点:一是气候反常,去冬居然未降霜雪,今年又是闰年;二是夜行军,通过月、星表现出来,可见他们日夜兼程、备受酷日、冷月之苦的情况。“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写战斗。“攻”字、“荡”字写出“我方”的气势,不仅攻击敌方,而且扫荡敌方,真是所向披靡。“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在“我方”的“攻”“荡”下,敌人“归善马”、“送降书”,彻底战败了。至此,基本上能够明确战争的经过、结果及交战的对象了。描写战斗的四句诗的句式是一样的名词加动词加名词,四个动词,八个名词非常相称,读起来十分紧凑,正能与战争的紧张气氛相吻合。
最后两句“寄语闺中妾,勿怨寒床虚”,战争取得胜利,告一段落,征人才得空寄语家中的妻子:不要埋怨独守空房。当然这里的“寄语”不一定是指实际的捎信,也可能是征人在默默地祈望。其实,床倒并不一定寒,但由于“虚”了,就会使人产生“寒”的感觉。这里面包含了主人公对空守闺中、望眼欲穿的妻子的体贴,从而也更表明了他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情。没有国土的平安,就没有自己的安乐,所以,主人公宁愿舍弃后者,作出牺牲。这最后深情的寄语,使全诗的主题有了升华。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豪气、勃发向上的边塞诗歌。全诗于平静的叙述中流露出对自己家国的热爱及对敌人的仇恨和蔑视的激烈情绪,充分体现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爱国和尚武的精神,读来令人振奋和慨叹。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雁门太守行
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
- 1
-
雁门太守行
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踏沙人似鬼。灯前拭泪试香裘,长引一声残漏子。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闺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雁门山边骨成灰。...
- 0
-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4
-
雁门太守行
其一轻霜中夜下,黄叶远辞枝。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风急旍旗断,涂长铠马疲。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非关买雁肉,徒劳皇甫规。其二陇 ...
- 456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