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遗爱寺

白居易 〔唐代〕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为了赏花,绕着寺庙周围的小路行走。
时时刻刻都能听到鸟儿在婉转啼鸣,泉水叮叮咚咚,缓缓流淌。
注释
遗爱寺:寺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弄:在手里玩。
鸟语:鸟鸣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即是在江州任上,于元和十二年游览遗爱寺有感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这是一首景抒情短诗,全诗动中有静,移步换景,通过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描绘出了遗爱寺的盎然生机,勾勒出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这两句是说是说诗人在小溪边玩赏那些奇形怪状的溪石,微风吹来花香扑鼻沁人心脾。诗人四处张望却不知花在何处,于是诗人绕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寻花。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这里山光水色无限美好。小鸟的啾啾声十分动听,溪水汩汩流淌不绝于耳。这一切,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诗歌两联虽然皆为对仗,但由于诗人善于运用动词,并在第二联中,及时变换句式结构,因而使得诗歌既具有整饬之美,同时又充溢着一种流动的、活泼的诗意。生动地表现了遗爱寺周围生机盎然,清幽雅致的环境气氛。抒发了作者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您可能感兴趣...
  •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 ...

    540
  • 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736
  •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26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69
  •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 ...

    895
  •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

    235
  • 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5
  • 浪淘沙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9
  •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 ...

    581
  •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3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