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前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尽,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那被染红的霜叶飞离枝干,飞到我的身边让我题写诗句。
注释
芙蓉:指荷花。
辞柯:离开枝干。
题红:在红叶上题诗。唐僖宗时,有一名宫女在红叶上写了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愍憨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树叶顺着御沟水流出宫墙。书生于祐拾到后添写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流水上游又流入宫中。后两人终成良缘。
此小令开头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然后写作者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全篇用典构思别出机杼,结尾处用典,所表达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开头便描绘出一幅萧条的秋景图。庭院前尽是飘落在地的梧桐叶,水边的荷花也早已凋零。“尽”“彻”二字是起首两句的关键所在,突出秋天树枝萧瑟,水面凋敝的惨淡景色,这与作者脑海中秋天来临前的荷花盛开、绿叶环绕的繁盛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两句对仗描写,写出作者由眼前秋景而生发出悲秋的情感。他四处寻觅,徘徊不定,目之所及皆为一片衰败的景象,内心不由产生无可奈何的悲痛。
“解与诗人意同”,与前两句的伤感基调不同。这一句提到景色为了迎合作者的情感才自愿衰败。通过前后的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反衬出作者此时内心悲秋的伤感和对园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爱。
前面三句的基调都略为沉重,接下来的四、五句则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末尾两句写瑟瑟秋风中,辞柯的霜叶主动飞到作者身边,不舍离去。这两句与上句的“意同”一样,都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霜叶以生命。在作者看来,流连在他身上的霜叶具有丰富的生命力,“飞来就我题红”化用典故,写出作者在这萧瑟秋景中所体现出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生命意志。一“辞”一“就”,使全曲的基调为之改变,与唐代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为“同调”。
小令结尾处不同于常人悲秋伤感的奋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几分魅力和感染力,同时词句恰到好处的运用,也体现出作者较强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
天净沙·小景
翠岧峣天近山椒,绿蒙茸雨涨溪毛,白叆叇云埋树腰。山翁一笑,胜桃源堪避征徭。...
- 439
-
天净沙·秋江夜泊
《天净沙·秋江夜泊》是元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曲子抒写秋江夜泊的情景,先用斜阳、昏鸦、西风、芦花、船、酒家等意象勾勒出浔阳夜泊的景象,后又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唱出天涯羁旅之感。全曲语言浅显,意境丰富,情景交融,格调凄恻。...
- 523
-
天净沙·江上
《天净沙·江上》是元曲作家张可久的散曲作品。此曲描写了一幅静美的黄昏秋江图。作者寓情于景,用落雁、孤鹜、残霞、疏林、人家、小舟、渔歌、芦花等意象组合成了一幅清新宁静、温暖祥和的画,表达了作者醉情烟霞、放浪江湖、安于渔樵的生活志趣和精神皈依。全曲语言质朴清丽,感情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幽静闲适的意境。...
- 241
-
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衰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 15
-
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 5
-
天净沙·青苔古木萧萧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控梅人过溪桥。...
- 1
-
天净沙二首
哥哥大大娟娟,风风韵韵般般,刻刻时时盼盼,心心原原,双双对对鹣鹣! 娟娟大大哥哥,婷婷弱弱多多,件件堪堪可可,藏藏躲躲,哜哜世世婆婆。...
- 834
-
天净沙·闲居杂兴
《天净沙·闲居杂兴》,是元末明初散曲家汤式所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描写了在乡村闲居的感受,山水人家,烟雨桑麻,是山居佳景;一型两耙,自耕自种,是山居生活。全作篇幅虽然短小,却写得飘逸跌宕、不落常套。...
- 42
-
天净沙·春闺
画楼徙倚阑干,粉云吹做修鬟,璧月低悬玉弯。落花懒慢,罗衣特地春寒。...
- 182
-
天净沙·梅梢月
《天净沙·梅梢月》是元朝将领张弘范创作的一组散曲。这两首曲子咏唱的是离别相思之情。第一首以女方的口吻陈述,把月牙比喻成紧蹙的弯眉,以表达对远人的思念。第二首写自别离后路途奔波的艰难情状,长安街头,西风落叶,塞雁飞越关山,凄楚的玉箫声不断撩拨着离人的愁绪。全曲景与情合,情景相生,哀婉顽艳,凄恻动人。...
- 101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