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一毛不拔

邯郸淳 〔魏晋〕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
注释
既:既然。
之:代指猴毛。
方:才。
胜:能忍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试题:
此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 ,他的原意是现在一般用来形容?
一毛不拔: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十分吝啬自私 。
寓言往往借助一个虚构的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试概括本文寓意。
做人不宜吝啬,有舍才有得。
展开阅读全文 ∨
邯郸淳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í)(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
您可能感兴趣...
  • 胶柱鼓瑟

      齐人就赵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齐人怪之,有从赵来者,问其意,方知向人之愚。...

    62
  • 善治伛者

      平原人有善治伛者,自云:不善,人百一人耳。  有人曲度八尺,直度六尺,乃厚货求治。  曰:君且卧。欲上背踏之。  伛者曰:将杀 ...

    790
  •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
  • 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

    120
  • 赠吴处玄诗

    我受上命,来随临菑。与君子处,曾未盈期。见召本朝,驾言趣期。群子重离,首命于时。饯我路隅,赠我嘉辞。既受德音,敢不答之。余惟薄德, ...

    168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