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城门上哀婉的号角声久久不歇。夜幕降临,新月升起照亮半个庭院,山上白雪覆盖,山前水流缓缓。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
注释
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入越调。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
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淡烟:轻淡的烟雾。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
开篇首句,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气氛苍凉的环境之中:在暮色中显出轮廓的谯门,萦绕在谯门内外悠远而哀婉的角声,这是画面的一侧。接着作者将视线转向四方:随着黄昏夜幕的降临,新月冉冉升起,月光斜照着半个庭院;山坡上覆盖着白雪,山前溪流蜿蜒。水边有着竹篱茅舍的孤村,升起几缕轻烟,在衰草暮霭中弥漫着,扩散着。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虽然画角声打破了这冬季黄昏的寂静,却又于凄清中平添了一种肃杀森严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
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
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
天净沙·小景
翠岧峣天近山椒,绿蒙茸雨涨溪毛,白叆叇云埋树腰。山翁一笑,胜桃源堪避征徭。...
- 439
-
天净沙·秋江夜泊
《天净沙·秋江夜泊》是元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曲子抒写秋江夜泊的情景,先用斜阳、昏鸦、西风、芦花、船、酒家等意象勾勒出浔阳夜泊的景象,后又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唱出天涯羁旅之感。全曲语言浅显,意境丰富,情景交融,格调凄恻。...
- 523
-
天净沙·江上
《天净沙·江上》是元曲作家张可久的散曲作品。此曲描写了一幅静美的黄昏秋江图。作者寓情于景,用落雁、孤鹜、残霞、疏林、人家、小舟、渔歌、芦花等意象组合成了一幅清新宁静、温暖祥和的画,表达了作者醉情烟霞、放浪江湖、安于渔樵的生活志趣和精神皈依。全曲语言质朴清丽,感情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幽静闲适的意境。...
- 241
-
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衰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 15
-
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 5
-
天净沙·青苔古木萧萧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控梅人过溪桥。...
- 1
-
天净沙二首
哥哥大大娟娟,风风韵韵般般,刻刻时时盼盼,心心原原,双双对对鹣鹣! 娟娟大大哥哥,婷婷弱弱多多,件件堪堪可可,藏藏躲躲,哜哜世世婆婆。...
- 834
-
天净沙·闲居杂兴
《天净沙·闲居杂兴》,是元末明初散曲家汤式所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描写了在乡村闲居的感受,山水人家,烟雨桑麻,是山居佳景;一型两耙,自耕自种,是山居生活。全作篇幅虽然短小,却写得飘逸跌宕、不落常套。...
- 42
-
天净沙·春闺
画楼徙倚阑干,粉云吹做修鬟,璧月低悬玉弯。落花懒慢,罗衣特地春寒。...
- 182
-
天净沙·梅梢月
《天净沙·梅梢月》是元朝将领张弘范创作的一组散曲。这两首曲子咏唱的是离别相思之情。第一首以女方的口吻陈述,把月牙比喻成紧蹙的弯眉,以表达对远人的思念。第二首写自别离后路途奔波的艰难情状,长安街头,西风落叶,塞雁飞越关山,凄楚的玉箫声不断撩拨着离人的愁绪。全曲景与情合,情景相生,哀婉顽艳,凄恻动人。...
- 1015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