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赠太傅董公行状

韩愈 〔唐代〕
  公讳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纥,诏公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涵惧不敢对,视公。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有劳,故下诏禁侵犯。诸戎畏我大国之尔与也,莫敢校焉。尔之父子宁而畜马蕃者,非我谁使之?”于是其众皆环公拜,皆两举手曰:“不敢复有意大国。”
  李怀光反,怀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谋与朱泚合也,患之,造怀光言曰:“公之功,天下无与敌;公之过,未有闻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宽明,将无不赦宥焉。乃能为朱泚臣乎!彼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为太尉矣,彼虽宠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与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敌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绝,而起兵袭取之,清宫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掩焉。如公则谁敢议!”语已,怀光拜曰:“天赐公活怀光之命。”故怀光卒不与朱泚。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刘元佐益其师至十万,元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诏未至,惟恭权军事。公既受命,遂行,不以兵卫。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公不对,遂行。后二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环以相告,故大和。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节选自《韩昌黎集》,有删改)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董公名晋,字混成。先皇帝时,兵部侍郎李涵出使回纥,诏令董公兼任侍御史,先帝赐他紫金鱼袋,做李涵的判官。回纥的人来说:“大唐收复疆土,得到回纥大力帮助。答应与我们做生意,(我们的)马匹已经给大唐,但给我们的钱财不足,我们向大唐使者索取这些钱财。”李涵害怕不敢回答,看着董公。董公对来人说:“我们收复疆土,你们确实出了力。我们不是没有马匹,但还是与你们做生意,作为(给你们的)赏赐不已经多吗?你们的马匹每年到来,我们按皮毛计算数目付给钱财。(马匹数目与你们上报数目不符),边吏请求朝廷质问你们,天子考虑你们有功劳,所以下诏禁止侵犯回纥。大唐与你们结交,因而各个少数名族害怕你们,没有人敢与你们对抗。你们的父老乡亲能够安宁地生活并饲养很多马匹,不是我们使你们这样,还有谁呢?”于是那些人都围绕董公拜谢,并举起双手说:“不敢再对大唐有意图了。”
  李怀光造反,他率领的都是北方兵,董公知道他计划和朱泚联合,为此事忧虑,拜访李怀光说:“你的功劳,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你;你的过错,没有听别人说过。我到皇上那里,说了您的情况,皇上宽厚贤明,将赦免你的罪过,原谅你的过失。你怎能做朱泚的臣子!他作为臣子就背叛君主,暂且得志,对于你有什么呢?况且你已经身居太尉之职,他即使尊宠你,(给你的官位),又怎么能超过太尉呢?他不能侍奉君王,能够用大臣之礼对待你吗!你若能侍奉他,怎么不能侍奉君主呢?他知道天下人的怒气,早晚会被讨伐的,所以谋求与他勾结的同党,你有什么好处呢?你与他相比有剩余的力量,不如公开地告诉他,与他断交,再带兵攻打他,(之后),洒扫房舍迎接天子,穿百姓的衣服向天子请罪,即使有大的过错,还将折功抵罪的。如果您这样做,那么谁敢非议呢!”董公说完,李怀光拜谢说:“上天赏赐您救活李怀光的性命。”因此李怀光最终没有与朱泚联合。
  汴州从大历以来多战事。刘元佐扩充兵力到十万,他死后,他的儿子士宁取代了他的职位,(士宁)无节制地打猎游乐。他的大将李万荣乘他打猎时,驱逐了他。第三年,李万荣中风,神智不清楚不了解日常事务,他的儿子就又想做刘士宁取代父亲职位的旧事。监军使俱文珍与他的大将邓惟恭捉拿他回京城,而李万荣死了。诏书没有到达,邓惟恭掌管军中事务。董公受命之后,就出发了,没有带领士兵护卫。到了郑州,迎接的人没有到达,郑州百姓为董公担忧,有人劝董公停下来等待。从汴州出来的人,对董公说:“不可以进入。”董公没有回答,就走了。过了两天,邓惟恭和各位将领来了,就迎接他进城。进见董公的人,出来后都说:“董公是仁义之人。”并告诉周围的人,所以汴州很和平了。
  开始董公治理华州,也很仁爱,百姓思念他。董公平时举止恭谨,没有小妾,不饮酒,不谄媚地装出笑容,爱好、厌恶没有偏激的地方,与人交往恬淡。
展开阅读全文 ∨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
您可能感兴趣...
  • 与李翱书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 ...

    84
  • 与祠部陆员外书

      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愈之获幸于左右,亦将一年于今矣。诚不自识其言之可采与否,其事则 ...

    120
  • 崔山君传

      谈生之为《崔山君传》,称鹤言者,岂不怪哉!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昔之圣 ...

    704
  • 韩愈

    排斥异端尊孔孟,推原人性胜荀杨。平生胆气尤奇伟,何止文章日月光。...

    3
  • 与崔群书

      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宣州,主人仁贤,同列皆君子,虽抱羁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 ...

    660
  •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 ...

    697
  • 琴操十首·龟山操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1
  • 琴操十首·拘幽操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3
  • 答刘正夫书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  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 ...

    329
  •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大父利贞,有名玄宗世。为御史中丞,举弹无所避,由是出为陈留守,领河南道采访处置使,数岁卒官。皇考讳郇,以 ...

    56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