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
公始以进士佐三府,官至殿中侍御史。元和元年,以大理正征,累迁江州刺史谏议大夫。事有害于正者,无所不言。加皇太子侍读,改给事中,言京兆尹阿纵罪人,诏夺京兆尹三月之俸。权知尚书右丞,明年,拜右丞,改华州刺史。明州岁贡海虫、淡菜、蛤蚶可食之属,自海抵京师,道路水陆,递夫积功,岁为四十三万六千人,奏疏罢之。下邦令笞外案小儿,系御史狱,公上疏理之。诏释下邽令,而以华州刺史为大理卿。十二年自国子祭酒拜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等使。约以取足境内。诸州负钱至二百万,悉放不收。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始至有阅货之燕,犀珠磊落,贿及仆隶,公皆罢之。绝海之商,有死于吾地者,官藏其货,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尽没有之。公曰:“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苟有验者,悉推与之,无算远近。”厚守宰俸而严其法。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公一禁之。有随公吏得无名儿,蓄不言官;有讼者,公召杀之。山谷诸黄,世自聚为豪,观吏厚薄缓急,或叛或从。容桂二管利其虏掠,请合兵讨之,冀一有功,有所指取。当是时,天子以武定淮西、河南北,用事者以破诸黄为类,向意助之。公屡言远人急之则惜性命,相屯聚为寇,缓之则自相怨恨而散,此禽兽耳;但可自计利害,不足与论是非。天子入先言,遂敛兵江西岳鄂湖南岭南,会容桂之吏以讨之,被雾露毒,相枕藉死,百无一二还。安南乘势杀都护李象古,桂将裴行立、容将杨旻皆无功,数月自死。岭南嚣然。祠部岁下广州祭南海庙,庙入海口,为州者皆惮之,不自奉事,常称疾,命从事自代,惟公岁常自行。官吏刻石,为诗美之。
十五年,迁尚书吏部侍郎。公之北归,不载南物,奴婢之籍,不增一人。长庆元年改右散骑常侍,二年而为尚书左丞。曾祖讳务本,沧州东光令。祖讳如圭,海州司户参军,赠尚书工部郎中。皇考讳岑父,秘书省著作佐郎,赠尚书左仆射。公夫人京兆韦氏,父种,大理评事。有四子:长曰温质,四门博士;遵孺、遵宪、温裕,皆明经。女子长嫁中书舍人平阳路隋,其季者幼。公之昆弟五人:载、勘、戢、戳。公于次为第二。公之薨,自湖南入为少府监。其年八月甲申,戢与公子葬公于河南河阴广武原先公仆射墓之左。铭曰:
孔氏卅八,吾见其孙。白而长身,寡笑与言。其尚类也,莫与之伦。德则多有,请考于文。
孔子之后第三十八世,有一个名戣的世孙,字君严,在朝任尚书左丞。在他七十三岁那年,曾经三次给皇帝上书要求辞官。皇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给予他终身享受俸禄的待遇,还不敢拿政务来麻烦他。吏部侍郎韩愈平时尊崇孔戣的才能,就对他说:“您的身体还很强壮,当今皇帝三次挽留您,您为什么坚决要辞官呢?”孔戣回答道:“我怎么敢向君主提出要求呢?我的年龄已经非常大了,这是我应当辞官的一个原因;我担任尚书左丞,不能进用或辞退郎官,只有宰相可以,这是我应当辞官的另一个原因。韩愈又问道:“古时候,那些老死于乡间的人,都是自求安逸,而非自求受苦。房屋、水井、田地都还在,那些不做官和厌倦官场生活回到故乡的亲友,不是住在东郊就在北郊,大家可以拄着拐杖穿上鞋子互相往来。 现在情况和前面所说的不一样,您和谁住在一起呢?况且您虽然身份显赫但没有留下资产,您回家后依靠什么生活呢?”孔公回答:“我自身有这两个应该离去的原因,为什么还要顾虑你说的话呢?”韩愈叹息道:“您在这方面远比一般人贤明!”第二天,韩愈就向皇帝上奏说:“臣下和孔戣同在南省任官,多次与他相见。孔戣为人守节清廉,议论公允。虽已七十,但体力耳目没有衰退,还在忘我地为国操心,用意极为周到。像孔戣这样的人,在当今的朝廷不过三四人,陛下不应苟且顺从他的请求,而应留下作为辅佐。”奏疏递上没有答复。第二年,长庆四年正月己未日,孔公七十四岁,在家中去世,朝廷追赠兵部尚书。
-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 ...
- 697
-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大父利贞,有名玄宗世。为御史中丞,举弹无所避,由是出为陈留守,领河南道采访处置使,数岁卒官。皇考讳郇,以 ...
- 564
-
亡妻王氏墓志铭
苏轼与其妻王弗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公元1065年(宋英宗治平二年),苏轼在京城任职,谁知年仅27岁的王弗却突然病逝。王弗的骤然辞世对苏轼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这篇墓志铭,是作者苏轼于妻子病逝后第二年所作。...
- 415
-
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
张君名彻,字某,以进士累官至范阳府监察御史。长庆元年,今牛宰相为御史中丞,奏君名迹中御史选,诏即以为御史。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 ...
- 647
-
张子野墓志铭
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其弟充以书来请曰:吾兄之丧,将以今年三月某日葬于开封,不可以不铭,铭之莫如子宜。呜呼!予虽不能铭,然乐道 ...
- 455
-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
公讳昌裔,字光后,本彭城人。曾大父讳承庆,朔州刺史;大父巨敖,好读老子庄周书,为太原晋阳令。再世官北方,乐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 ...
- 142
-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公讳郱,字某,雍王绘之后,王孙道明,唐初以属封淮阳王,又追王其祖父,曰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景融,景融亲益疏,不王;生务该,务 ...
- 624
-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
公讳丹,字某,姓韦氏,六世祖孝宽,仕周有功,以公开号于郧。郧公之子孙,世为大官,惟公之父政,卒雒县丞,赠虢州刺史。 公既孤, ...
- 732
-
自为墓志铭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 ...
- 493
-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 ...
- 877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