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献给他鱼,他却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就会被免去宰相,这样我就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这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注释
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淮南子·道应训》作公仪休。复姓公孙,名仪。
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嗜:喜欢,喜爱。
一:整个。
尽:都
受:接受。
弟子:学生。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唯:正因为。
故:所以。
即:假如。
下人:迁就他人。
色:脸色。
枉:歪曲。
免:罢免。
给:供给。
既无:若不。
虽:即使。
-
公仪休拒收鱼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 ...
- 29
-
八公操
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予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瑶光过北斗兮,驰乘风云使玉女兮。含精吐气嚼芝草兮,悠悠 ...
- 525
-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 856
-
招隐士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丛薄深林兮,人上栗。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
- 3
-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2
-
后羿射日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 ...
- 279
-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2
-
屏风赋
《屏风赋》是淮南王刘安创作的一篇赋。此赋依次铺叙了乔木生长于幽谷、倒伏在沟渎,后来被中郎、大匠发掘出来,最后制成有用的屏风而受到重视。全赋以物喻人,以物言志,思想隐蔽,题旨内含,形制别致。...
- 72
-
淮南子·本经训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 ...
- 239
-
淮南子·地形训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 ...
- 302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