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怨歌行

班婕妤 〔两汉〕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皎洁 一作:鲜洁)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最新裁出的齐地上好丝绢,犹如霜雪一般洁白。
用它缝制出一把合欢团扇,像轮浑圆浑圆的明月。
随你出入,伴你身侧,摇动起来微风徐徐拂面。
团扇呵,常常担心秋来的季节,那时凉风会代替夏天的炎热。
用不着的团扇将被抛弃,扔进竹箱,往日的恩情也就半路断绝。
注释
怨歌行:属乐府《相和歌·楚调曲》。
新裂:指刚从织机上扯下来。裂,截断。齐纨(wán)素:齐地(今山东省泰山以北及胶东半岛地区)出产的精细丝绢。纨素都是细绢,纨比素更精致。汉政府在齐设三服官,是生产纺织品的大型作坊,产品最为著名。素,生绢。
皎洁:一作“鲜洁”,洁白无瑕。
合欢扇:绘有或绣有合欢图案的团扇。合欢图案象征和合欢乐。
团团:圆圆的样子。
君:指意中人。怀袖:胸口和袖口,犹言身边,这里是说随身携带合欢扇。
动摇:摇动。
秋节:秋季。节,节令。
凉飙(biāo):凉风。飙,疾风。
捐:抛弃。箧(qiè)笥(sì):盛物的竹箱。
恩情:恩爱之情。中道绝:中途断绝。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历史重识:
班婕妤与《团扇诗》
熊明
班婕妤,《续列女传》云:“左越骑校尉,班况之女。”是《汉书》作者班固的祖姑,其名已不可考,因其为汉成帝婕妤,故有此称。班婕妤为后人所知,在于她历经繁华萧瑟的生平经历和她那首著名的《怨歌行》(又名《团扇诗》)。
班婕妤的一生可以看作是古代后宫嫔妃生命历程的一个标本。
班婕妤在青春妙龄时被选入后宫,为同龄人所羡慕。据《汉书·外戚传》云:“孝成班婕妤,帝初即位,选入后宫。”又,《汉书·杜周传》:“自上为太子时,以好色闻,及即位,皇太后诏采良家女。”汉成帝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三十三年)六月即位,那么班婕妤当是在这一年进入汉成帝的后宫的。
刚刚踏入后宫的班婕妤又成为一个幸运儿,初为少使,因颇得汉成帝的欢心,不久便被封为婕妤,居住汉宫有名的增成舍,贵宠无比,几乎与许皇后比肩,“婕妤视上卿,比列侯”,(《汉书·外戚传》)“建始、河平之际,许、班之贵,倾动朝野。”(《汉书·叙传》)获得了无数嫔妃一生梦寐以求却无法实现的宠爱与尊荣。
在深受汉成帝宠纵的岁月里,班婕妤却常怀忧惧之心,这一点,在她后来所作的《团扇诗》中透露出来,即所谓“常恐秋节至”的忧虑。正因为如此,她从不恃宠骄横。有一次,汉成帝乘坐华丽的皇室车马在后园中游玩,他邀班婕妤与他同乘一车。皇帝这样的宠爱,按理来说她应该立即跳上车、在皇帝的怀里撒娇一番才对。然而,班婕妤没有这样做,她拒绝了汉成帝的要求,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解的。班婕妤不仅拒绝上车,还用古代的例子讽劝成帝。她说:“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汉书·外戚传》)她认为,贤圣的君主,身边应该时时有贤明的大臣而不是女色。汉成帝听完她的话,“善其言而止”。此事传到太后那里,太后也觉得班婕妤做得十分正确,并高兴地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汉书·外戚传》)大大地夸奖了她一番。
班婕妤的忧惧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久,汉成帝便渐渐疏远班婕妤,而开始宠爱赵飞燕姐妹。班婕妤虽十分感伤,但却心态平和。但赵飞燕却不肯放过她,鸿嘉三年(公元前十八年),赵飞燕为了当上皇后,在汉成帝面前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汉书·外戚传》)汉成帝大怒,废黜了许皇后,并将班婕妤囚禁,考问“祝诅”之事,婕妤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汉书·外戚传》)婕妤的回答有理有据。且在她的回答中,也表露了她与人无争的平和与娴淑的胸怀。汉成帝听完她的话,也认为十分在理,对她又生怜悯之意,便释放了她,并赐给她黄金百斤。
经过这件事后,班婕妤对后宫争斗的残酷无情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许皇后被废之后,赵飞燕姐妹更加骄横放纵,更加肆无忌惮地打击、排挤那些有可能威胁其地位的嫔妃。班婕妤认识到终会有一天,赵氏姐妹还会对自己下手,为了远离是非,他向汉成帝请求到长信宫去供养太后,汉成帝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班婕妤从此住进了长信宫。到绥和二年(公元前七年),汉成帝死,班婕妤又被指派充奉园陵,陪伴死去的汉成帝,在幽怖的陵墓园陵中走完她的余生。死后,葬于成帝陵中。
班婕妤的一生,从繁华到萧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后宫嫔妃们的普遍人生境遇。她们或许凭借才华美貌,能赢得帝王的一时喜爱或宠信,但终会因人老色衰或其它种种原因而被无情地抛在一边,渐渐被忘却。更言之,班婕妤的生命历程,也是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班氏被选入宫,受汉成帝宠信,被封婕妤。后来,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入宫受宠后,便设计陷害班婕妤。班婕妤从此不受汉成帝的宠幸,为防有生命危险,班婕妤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于是便作《怨歌行》以感伤自己的身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该诗又题为《团扇诗》《纨扇诗》《怨诗》,是一首著名的宫怨诗。
  该诗通首比体,借秋扇见捐喻嫔妃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纨和素,皆精美柔细的丝绢,本来就皎洁无瑕,更加是“新”织成,又是以盛产丝绢著称的齐国的名产,当然就更加精美绝伦,“鲜洁如霜雪”了。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也是写其内在本质之美。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团圆的月亮。此二句则写其经过精工制作,更具有外表的容态之美。“合欢”,是一种对称的图案花纹,象征男女和合欢乐之意,如《古诗》中“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羽林郎》中“广袖合欢襦”,皆属此类。故这里的“合欢”,不仅突出了团扇的精致美观,以喻女子的外貌出众,而且也寄托了少女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明月”不仅比喻女子的光彩照人,同时也象征着她对永远团圆的热望。“出入”二句,因古人衣服宽大,故扇子可置于怀袖之中;天气炎热时则取出摇动,顿生微风,使人爽快。李善注云:“此谓蒙恩幸之时也。”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这两句更深的含义是:嫔妃即使受宠,亦不过是侍候君侧,供其欢娱惬意的玩物而已。
  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秋节”隐含韶华已衰,“凉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爱恋炽热;“箧笥”,喻冷宫幽闭,也都是语义双关。封建帝王充陈后宫的佳丽常是成千上万,皇帝对她们只是以貌取人,满足淫乐,对谁都不可能有专一持久的爱情;所以,即使最受宠幸的嫔妃,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悲剧命运。嫔妃制度又使后宫必然争宠相妒,互相倾轧,阴谋谗陷,班婕妤不就为赵飞燕所谗而失宠了吗?“常恐”,正说明乐中伏悲,居安思危;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乃是封建嫔妃的普遍心理状态。此诗本是女诗人失宠后之作,而这里说“常恐”、用失宠前语气,更显得她早知此事已属必然之势,正不待夺宠之后,方始恍然醒悟。诗人用语之隐微、怨怒之幽深,千载之下,犹不得不令人惊叹其才情丽感慨其不幸!
  该诗完全符合这两条美学要求: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正因为如此,其形象就大于思想,超越了宫怨范围而具有更典型更普遍的意义,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被玩弄被遗弃的普遍悲剧命运。这正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所在。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就是明证。
  其次,诗中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也是值得欣赏的。前六句写纨扇之盛,何等光彩旖旎!后四旬写恐扇之衰,何等哀感顽艳!在两相照映之下,女主人公美好的人生价值和这价值的毁灭,又对比何等鲜明!短短十句,却写出盛衰变化的一生,而怨情又写得如此抑扬顿挫,跌宕多姿,蔚为大观。
展开阅读全文 ∨
班婕妤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您可能感兴趣...
  • 怨歌行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3
  • 怨歌行

    丈夫好弓剑,行坐说金吾。喜闻有行役,结束不待车。官田赠倡妇,留妾侍舅姑。舅姑皆已死,庭花半是芜。中妹寻适人,生女亦嫁夫。何曾寄消息,他处却有书。严风厉中野,女子心易孤。贫贱又相负,封侯意何如。...

    1
  • 怨歌行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

    176
  • 怨歌行

    紫殿秋风冷,雕甍白日沉。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香销翠羽帐,弦断凤凰琴。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

    0
  • 怨歌行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3
  • 班婕妤怨

    柏梁新宠盛。长信昔恩倾。谁谓诗书巧。翻为歌舞轻。花月分牕进。迨草共阶生。接泪衫前满。单瞑梦里惊。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欢名。...

    1
  • 班婕妤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寂寂苍苔满,沉沉绿草滋。荣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6
  • 班婕妤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惟团扇。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277
  • 班婕妤

    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

    2
  • 自悼赋

    《自悼赋》是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所创作的一篇赋。文章前一部分是叙事,描写了班婕妤初入宫时,得到皇帝的宠幸,以及许皇后的喜爱;后一部分是抒情,抒发其退居长信后的凄苦心情。全赋词藻典雅而不纤巧,情调温厚而不迫促,哀怨绵绵,凄怆感人。...

    26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