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离思之难忘,心惨毒而含哀。
践南畿之末境,越引领之徘徊。
眷浮云以太息,愿攀登而无阶。
匪徇荣而愉乐,信旧都之可怀。
恨时王之谬听,受奸枉之虚辞。
扬天威以临下,忽放臣而不疑。
登高陵而反顾,心怀愁而荒悴。
念先宠之既隆,哀后施之不遂。
虽危亡之不豫,亮无远君之心。
刈桂兰而秣马,舍余车于西林。
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
因流景而寄言,响一绝而不还。
伤时俗之趋险,独怅望而长愁。
感龙鸾而匿迹,如吾身之不留。
窜江介之旷野,独眇眇而泛舟。
思孤客之可悲,湣予身之翩翔。
岂天监之孔明,将时运之无常。
谓内思而自策,算乃昔之愆殃。
以忠言而见黜,信无负于时王。
俗参差而不齐,岂毁誉之可同。
竞昏瞀以营私,害予身之奉公。
共朋党而妒贤,俾予济乎长江。
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愁慊慊而继怀,惟惨惨而情挽。
旷年载而不回,长去君兮悠远。
御飞龙之蜿蜿,扬翠霓之华旌。
绝气霄而高骛,飘弭节于天庭。
披轻云而下观,览九土之殊形。
顾南郢之邦壤,咸芜秽而倚倾。
骖盘桓而思服,仰御骧以悲鸣。
纡予袂而收涕,仆夫感以失声。
履先王之正路,岂淫径之可遵。
知犯君之招咎,耻干媚而求亲。
顾旋复之无泬,长自弃于遐滨。
与麋鹿以为群,宿林薮之葳蓁。
野萧条而极望,旷千里而无人。
民生期于必死,何自苦以终身。
宁作清水之沈泥,不为浊路之飞尘。
践蹊隧之危阻,登岧峣之高岑。
见失群之离兽,觌偏栖之孤禽。
怀愤激以切痛,若回刃之在心。
愁戚戚其无为,游绿林而逍遥。
临白水以悲啸,猿惊听而失条。
亮无怨而弃逐,乃余行之所招。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无尽地忧感着离别后的思绪,是那么难以忘怀啊!
我的心被凶狠毒辣的诡计反复地蹂躏着,无比悲哀啊!
我走在离国都较近的南郊的边缘,徘徊于深切盼望之中。
我眷顾着浮云,深深地叹息着自己的命运和处境如同它们一样啊!
我多么想轻快地登攀着自己喜欢的山峰,却长期找寻不到任何阶梯。
在我们所居住的人世间,并非顺从就可以享受到荣华富贵的欢愉和快乐啊!
但是我还记得在过去居住过的旧都里,的确有我敞心开怀的美好时光和回忆。
我在怨恨的时候,总是想起父王每每受到兄长的蒙蔽而听任奸枉的花言巧语。
借着施行的天威而突然把儿臣放逐,却没有想到会有多么大的冤屈在里面呀?
登上高高的土山而反顾,忧愁满怀,心境已经焦急悲伤而荒废了不少时日了啊!
我常常思念自己过去受到父亲的疼宠,是多么地令人心情清爽,多么富有希望啊!
我常常哀思自己还是那么的天真聪颖,那么的文滔武略,却屡屡惨遭着不顺利。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我没有什么犹豫的,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对君王有过远离的心啊!
我也学会了去割桂兰等草枝来喂养马匹,把多余的车辆施舍给西面树林中的人家。
我多么想长出坚强有力的翅膀而化作大雁,在高空中自由飞翔而不被人攀捉到啊!
眼前的情景不停地流动着,只有一些绝响的寄语向这情这景们说,伴随去而不还!
每次被诬伤都会在俗不可耐中出现濒危的险境,我孤独地怅望着、长长地忧愁着。
常常看不到飞龙和凤凰的踪迹,就像我的身体早已在魏国这个地方不存在了一样。
我在江边空旷的田野里尽情地跳跃着,就像孤单无依的小船在深深的江上摇晃着。
我思想着自己像一个十分可悲的过客单独前行,怜悯着自己像孤雁在快快地飞翔。
难道上天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吗?为什么却把人世间的时运搞得如此反复无常呢?
人常说内省是为了鞭策未来,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过失和灾祸要认真加以分析啊!
因忠言逆耳而被降职或罢免是常有的事,最重要的是没有辜负当代君王便心安了!
世界上的思想和言行参差不齐,对每个人的评价也有毁誉参半不可能出现同样的。
竞相营私舞弊的人都是昏庸无比的鼠辈,这样的人是很怕我们认真地去奉公守法。
那些结党营私的人全都是嫉贤妒能之辈,他们沆瀣一气,把我排挤到江水之彼岸。
大权在握的人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势任意横行,我悲哀地看着自己生命攸关的遭遇。
我忧愁着心里不满足的地方,只有在忧闷之中把一腔热血和坚贞不屈的情怀挽留。
不在君王身边已经久经时日了,这远离希望的路啊!长长地去了,如此地悠远啊!
宛如飞龙的队伍弯弯曲曲地延伸着,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就像青山里的霓彩飘扬着。
我驾驶着车子在天庭中少停了一会儿,把精妙绝伦的云霄缓缓地分开来放眼远望。
我身披着轻飘飘的云彩向人世间观望着,形状各异的九州国土在脚下被一览无余。
环顾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南郢的故土啊!房屋失修倾斜,田地不整而已杂草丛生。
独辕车所驾的三匹马也在徘徊中想念着什么,高昂起头为破烂不堪的南郢而悲鸣。
这些宝马低下头来不再悲涕,轻轻地靠近我的衣袖,驾车的仆人却为此感动失声。
先王的正路在指引着我坚强地前行,我哪能去遵行那些陷我之不义的歪门邪道呢?
我知道冒犯君意会招来莫须有的罪过的,我把谄媚视为最羞耻的事而不去亲近啊!
我环顾回转在没有水奔泻而出的洞穴前,长时间地让自己逗留在远远的江河岸边。
我喜欢在麋鹿群中徜徉,在草木丛生的林中湖泽投宿,享受着大自然中的和谐美。
在万物萧条的季节里到旷野中极目远望,千里无人的景象是那样的沉寂和宽敞啊!
民众在降生的时候就注定经历死亡之路,为什么还要自讨一生的痛苦来终其天年?
我宁愿做清水下面一直在沉睡的泥土,不去做肮脏路上轻飘飘的飞来飞去的尘灰!
我在郊外崎岖的小路上经历着小难小险,我登攀着高高的山峰领略着一路的险峻。
看着失群的牲畜是那样失魂落魄的样子,窥见躲在一边栖身的孤禽是多么的无助!
满怀着忧心忡忡的激愤常常是切痛万分,就像一把把尖刀反反复复地回刃在胸襟。
我十分愁苦的是自己碌碌无为的好时光,只好在大自然的青林绿水间逍遥几把吧!
站在相传饮之可以不死的白水旁悲喊着!猿猴听了惊吓得不知所措而难以自在了。
我如今对自己被限制和弃逐无怨无悔了,这都是我的言行举止所招惹的必然结果。
我无尽地忧感着离别后的思绪,是那么难以忘怀啊!
我的心被凶狠毒辣的诡计反复地蹂躏着,无比悲哀啊!
我走在离国都较近的南郊的边缘,徘徊于深切盼望之中。
我眷顾着浮云,深深地叹息着自己的命运和处境如同它们一样啊!
我多么想轻快地登攀着自己喜欢的山峰,却长期找寻不到任何阶梯。
在我们所居住的人世间,并非顺从就可以享受到荣华富贵的欢愉和快乐啊!
但是我还记得在过去居住过的旧都里,的确有我敞心开怀的美好时光和回忆。
我在怨恨的时候,总是想起父王每每受到兄长的蒙蔽而听任奸枉的花言巧语。
借着施行的天威而突然把儿臣放逐,却没有想到会有多么大的冤屈在里面呀?
登上高高的土山而反顾,忧愁满怀,心境已经焦急悲伤而荒废了不少时日了啊!
我常常思念自己过去受到父亲的疼宠,是多么地令人心情清爽,多么富有希望啊!
我常常哀思自己还是那么的天真聪颖,那么的文滔武略,却屡屡惨遭着不顺利。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我没有什么犹豫的,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对君王有过远离的心啊!
我也学会了去割桂兰等草枝来喂养马匹,把多余的车辆施舍给西面树林中的人家。
我多么想长出坚强有力的翅膀而化作大雁,在高空中自由飞翔而不被人攀捉到啊!
眼前的情景不停地流动着,只有一些绝响的寄语向这情这景们说,伴随去而不还!
每次被诬伤都会在俗不可耐中出现濒危的险境,我孤独地怅望着、长长地忧愁着。
常常看不到飞龙和凤凰的踪迹,就像我的身体早已在魏国这个地方不存在了一样。
我在江边空旷的田野里尽情地跳跃着,就像孤单无依的小船在深深的江上摇晃着。
我思想着自己像一个十分可悲的过客单独前行,怜悯着自己像孤雁在快快地飞翔。
难道上天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吗?为什么却把人世间的时运搞得如此反复无常呢?
人常说内省是为了鞭策未来,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过失和灾祸要认真加以分析啊!
因忠言逆耳而被降职或罢免是常有的事,最重要的是没有辜负当代君王便心安了!
世界上的思想和言行参差不齐,对每个人的评价也有毁誉参半不可能出现同样的。
竞相营私舞弊的人都是昏庸无比的鼠辈,这样的人是很怕我们认真地去奉公守法。
那些结党营私的人全都是嫉贤妒能之辈,他们沆瀣一气,把我排挤到江水之彼岸。
大权在握的人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势任意横行,我悲哀地看着自己生命攸关的遭遇。
我忧愁着心里不满足的地方,只有在忧闷之中把一腔热血和坚贞不屈的情怀挽留。
不在君王身边已经久经时日了,这远离希望的路啊!长长地去了,如此地悠远啊!
宛如飞龙的队伍弯弯曲曲地延伸着,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就像青山里的霓彩飘扬着。
我驾驶着车子在天庭中少停了一会儿,把精妙绝伦的云霄缓缓地分开来放眼远望。
我身披着轻飘飘的云彩向人世间观望着,形状各异的九州国土在脚下被一览无余。
环顾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南郢的故土啊!房屋失修倾斜,田地不整而已杂草丛生。
独辕车所驾的三匹马也在徘徊中想念着什么,高昂起头为破烂不堪的南郢而悲鸣。
这些宝马低下头来不再悲涕,轻轻地靠近我的衣袖,驾车的仆人却为此感动失声。
先王的正路在指引着我坚强地前行,我哪能去遵行那些陷我之不义的歪门邪道呢?
我知道冒犯君意会招来莫须有的罪过的,我把谄媚视为最羞耻的事而不去亲近啊!
我环顾回转在没有水奔泻而出的洞穴前,长时间地让自己逗留在远远的江河岸边。
我喜欢在麋鹿群中徜徉,在草木丛生的林中湖泽投宿,享受着大自然中的和谐美。
在万物萧条的季节里到旷野中极目远望,千里无人的景象是那样的沉寂和宽敞啊!
民众在降生的时候就注定经历死亡之路,为什么还要自讨一生的痛苦来终其天年?
我宁愿做清水下面一直在沉睡的泥土,不去做肮脏路上轻飘飘的飞来飞去的尘灰!
我在郊外崎岖的小路上经历着小难小险,我登攀着高高的山峰领略着一路的险峻。
看着失群的牲畜是那样失魂落魄的样子,窥见躲在一边栖身的孤禽是多么的无助!
满怀着忧心忡忡的激愤常常是切痛万分,就像一把把尖刀反反复复地回刃在胸襟。
我十分愁苦的是自己碌碌无为的好时光,只好在大自然的青林绿水间逍遥几把吧!
站在相传饮之可以不死的白水旁悲喊着!猿猴听了惊吓得不知所措而难以自在了。
我如今对自己被限制和弃逐无怨无悔了,这都是我的言行举止所招惹的必然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这是一篇抒发作者无限愁绪的赋作。赋中以悲怆的心情叙述了自己的困境,并由此而产生的痛苦情绪。全赋很注重错综复杂的心理描写。这是曹植赋作中杰出的篇章之一。从全赋所描述的内容来看,此赋当创作于黄初时期。
赋的开篇从离思写起:“嗟离思之难忘,心惨毒而含哀。”这无比哀痛的嗟叹奠定全赋悲凉的基调。以抒情式的手法,引出下面的叙事。接着描写他被迫害远离都城,到封地的经过和心情。从 “践南畿之末境,越引领之徘徊”二句来看,作者是到雍丘。黄初三年,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黄初四年,徙封为雍丘王。此后,曹丕在位时,他一直在雍丘,雍丘在中都之地南面,因而称之为“南畿”。作者描绘了他离开都城那种眷恋而又不被君王所理解的那种痛苦、愤恨的心境。在向封地跋涉的路上,他引领徘徊,望云长叹,旧都固然可怀,因为那里是自己久居之地,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岁月,但“攀登而无阶”,而自己所以到了这种地步,其原因就是“时王之谬听,受奸枉之虚辞”。曹植每在一处,都有监国使者监视。由于君王听信谗言,因而曹植越来越受疏远。正如他在《赠白马王彪》诗中所写:“谗巧令亲疏”。至此,曹植不由得产生了极愤恨的情感。他恨君王“谬听”,恨小人诬陷。自己如今被放逐到荒僻之地,怎能不心忧而憔悴!一路跋涉,怎奈不思绪纷乱。他思前想后,自己的前后处境一一袭上心头:“念先宠之既隆,哀后施之不遂。虽危亡之不豫,亮无远君之心。”他哀悼君惠之不终,这一切都不可预料。接着的 “刈桂兰而秣马”,则是有象征意义,桂兰皆是芳香之物,作者借以象征贤能之士被贱视。这时作者思绪翻滚,为此,他要寄托自己的情致,想要与空中的飞鸿接翼,然而鸿雁高飞云空,难以相攀,想要借将逝去的夕阳以寄言,可音讯一去而不还。为此,他感伤 “时俗之趋险”,这怎能不使他惆怅悲叹!接下的 “窜江介之旷野,独眇眇而泛舟。思孤客之可悲,愍予身之翩翔”四句,更写出了作者遭放逐的孤独悲伤之情。不由得哀叹“时运之无常”。这时作者又将笔墨转向了自己无辜而被放逐的描述上:“以忠言而见黜,信无负於时王。”这是他反复表明的,也是他内心最痛苦的,因此他越发愤恨那些 “競昏瞀以营私”,“共朋党而妬贤”的小人。在被逐的途中,他面对着坎坷的道路、流逝的川水,更加忧心未来的生活,将“长自弃于遐滨”。遐滨,指雍丘。那是一个荒僻之地。未来的生活,将要 “与麋鹿以为群,宿林薮之葳蓁。”但不管怎样苦,他也决不 “干媚而求亲”。并且在最后又表示:“民生期于必死,何自苦以终身。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表达了作者决不屈节事人,苟且偷生的情怀,充分表现了一位正直文人的志气和傲骨。
这篇赋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其中有对旧都的怀念,壮志未酬的悲苦,被弃放逐的愤慨对君王“谬听”及朋党妬贤的怨恨,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和为人信念等,有些情感是反复抒发,时而激昂,时而消沉。将作者那种悲苦的心境委婉曲折地抒发了出来,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正如明代沈嘉所云:“遭谗受诬,以致放逐,而瞻天恋阙之枕,耿耿不替。至于贞心亮节,矢志靡他,又可为臣子处变之法。若论文章,则伯仲屈平,贾、宋诸人未堪与俦。”
这篇赋在表达形式上则学习了屈原的《哀郢》、《涉江》等,自己的遭遇也与屈原相似。可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是时常想到屈原的处境,并且以他的志节来激励自己。这篇赋在描写现实、抒发情感的同时,还很注重对幻想的描绘,如 “因流景而寄言,响一绝而不还。”“御飞龙之蜿蜒,扬翠电之华旌,绝紫霄而高骛,飘弭节于天庭。披轻云而下观,览九土之殊形。”等等,表明作者在极度痛苦之时,又到幻想境界中去遨游,但最后还要回到现实中来。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更加反衬了写实的真切感。文辞凄咽深婉,令人回味无穷。
赋的开篇从离思写起:“嗟离思之难忘,心惨毒而含哀。”这无比哀痛的嗟叹奠定全赋悲凉的基调。以抒情式的手法,引出下面的叙事。接着描写他被迫害远离都城,到封地的经过和心情。从 “践南畿之末境,越引领之徘徊”二句来看,作者是到雍丘。黄初三年,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黄初四年,徙封为雍丘王。此后,曹丕在位时,他一直在雍丘,雍丘在中都之地南面,因而称之为“南畿”。作者描绘了他离开都城那种眷恋而又不被君王所理解的那种痛苦、愤恨的心境。在向封地跋涉的路上,他引领徘徊,望云长叹,旧都固然可怀,因为那里是自己久居之地,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岁月,但“攀登而无阶”,而自己所以到了这种地步,其原因就是“时王之谬听,受奸枉之虚辞”。曹植每在一处,都有监国使者监视。由于君王听信谗言,因而曹植越来越受疏远。正如他在《赠白马王彪》诗中所写:“谗巧令亲疏”。至此,曹植不由得产生了极愤恨的情感。他恨君王“谬听”,恨小人诬陷。自己如今被放逐到荒僻之地,怎能不心忧而憔悴!一路跋涉,怎奈不思绪纷乱。他思前想后,自己的前后处境一一袭上心头:“念先宠之既隆,哀后施之不遂。虽危亡之不豫,亮无远君之心。”他哀悼君惠之不终,这一切都不可预料。接着的 “刈桂兰而秣马”,则是有象征意义,桂兰皆是芳香之物,作者借以象征贤能之士被贱视。这时作者思绪翻滚,为此,他要寄托自己的情致,想要与空中的飞鸿接翼,然而鸿雁高飞云空,难以相攀,想要借将逝去的夕阳以寄言,可音讯一去而不还。为此,他感伤 “时俗之趋险”,这怎能不使他惆怅悲叹!接下的 “窜江介之旷野,独眇眇而泛舟。思孤客之可悲,愍予身之翩翔”四句,更写出了作者遭放逐的孤独悲伤之情。不由得哀叹“时运之无常”。这时作者又将笔墨转向了自己无辜而被放逐的描述上:“以忠言而见黜,信无负於时王。”这是他反复表明的,也是他内心最痛苦的,因此他越发愤恨那些 “競昏瞀以营私”,“共朋党而妬贤”的小人。在被逐的途中,他面对着坎坷的道路、流逝的川水,更加忧心未来的生活,将“长自弃于遐滨”。遐滨,指雍丘。那是一个荒僻之地。未来的生活,将要 “与麋鹿以为群,宿林薮之葳蓁。”但不管怎样苦,他也决不 “干媚而求亲”。并且在最后又表示:“民生期于必死,何自苦以终身。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表达了作者决不屈节事人,苟且偷生的情怀,充分表现了一位正直文人的志气和傲骨。
这篇赋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其中有对旧都的怀念,壮志未酬的悲苦,被弃放逐的愤慨对君王“谬听”及朋党妬贤的怨恨,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和为人信念等,有些情感是反复抒发,时而激昂,时而消沉。将作者那种悲苦的心境委婉曲折地抒发了出来,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正如明代沈嘉所云:“遭谗受诬,以致放逐,而瞻天恋阙之枕,耿耿不替。至于贞心亮节,矢志靡他,又可为臣子处变之法。若论文章,则伯仲屈平,贾、宋诸人未堪与俦。”
这篇赋在表达形式上则学习了屈原的《哀郢》、《涉江》等,自己的遭遇也与屈原相似。可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也是时常想到屈原的处境,并且以他的志节来激励自己。这篇赋在描写现实、抒发情感的同时,还很注重对幻想的描绘,如 “因流景而寄言,响一绝而不还。”“御飞龙之蜿蜒,扬翠电之华旌,绝紫霄而高骛,飘弭节于天庭。披轻云而下观,览九土之殊形。”等等,表明作者在极度痛苦之时,又到幻想境界中去遨游,但最后还要回到现实中来。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更加反衬了写实的真切感。文辞凄咽深婉,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 26
-
木连理讴
皇树嘉德,风靡云披。有木连理,别干同枝。将承大同,应天之规。...
- 73
-
四言诗
高谈虚论。问彼道原。...
- 74
-
长歌行
尺蠖知屈伸。体道识穷达。...
- 7
-
诗
游鸟翔故巢。狐死反邱穴。我信归故乡。安得惮离别。...
- 7
-
诗
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
- 8
-
诗
双鹤俱遨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 3
-
七哀诗·其一
南方有障气,晨鸟不得飞。...
- 272
-
七哀诗·其二
膏沐谁为容,明镜闇不治。...
- 264
-
三良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 ...
- 735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