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指喻

方孝孺 〔明代〕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可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注释
浦阳:浦江县的旧称。今属浙江省义乌县。
阗(tián)然:丰满的样子。
渥(wò)然:红润的样子。
充然:充足的样子。
疹:病人皮肤上所起的小疙瘩。
滋:增加。
盈握:满四寸。古时四寸叫一握。
剟(duō)刺:刺。
膂(lǚ):脊梁骨。
谋:商议。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瘳(chōu):病愈。
艾:草名,花黄色,叶可制成艾绒,供针灸用。
肝膈(gé):这里泛指人体内脏。
“非有”两句:如果没有办法来控制内部病变,那个疾病就会不停发展。御:抵抗。
为:治。
傅:同“敷”。善药:好药。
疲思虑:已经费了不少的心血。
深畏:深为可怕。
寓:包含。
“有如”句:有像郑君这样身体强壮而没有疾病的吗?
“有如”句:有像郑君这样爱惜自己身体的吗?
岂特:岂只。痏(wěi):伤口。
重:加重。疲敝:人力、物力受到消耗。
戕(qiāng)摩:杀害、消灭。
虞:忧虑。
贱:地位低下。谋国:筹划国家大事。
虑周行果:考虑周密,行动果断。
传:指《左传》。三折肱而成良医:三次折断了胳膊,(就有可能从亲身经历中掌握治疗的方法)成为一个好医生。
宜:应当。戒:警惕。
洪武辛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
译文
浦阳的郑仲辨,面容长得丰满,脸色红润,精力充沛,从来不曾生过病。有一天,左手的大拇指长了一个疙瘩,高起,像小米粒那样。郑君发生了疑惑,把它给人看,人们大笑,以为这不值得忧愁。过了三天,病毒积聚,疙瘩长大像铜钱,心中的忧愁增加了,又把它给人看,笑他的跟当初一样。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大有四寸粗,靠近拇指的其它指头,都因它而疼痛,就像刀割针刺一样,整个身子的四肢、心胸、脊背没有不感到病痛的。郑君心中害怕,找医生诊治,医生看拇指上的病状,惊讶地说:“这是病痛中比较奇特的。尽管病痛在指头上,其实一身都有病,不赶快医治,甚至能丧命。不过在刚发病时,早医治,一天能好;发病三天诊治,过十天能好;现在病将进一步发展,非要三个月不能治好。当一天能治好时,用针灸医治就行了;十天能治好时,用药物治疗就可以了;到了疾患发展到这地步,严重的要蔓延到内脏,否则一只臂膀也可能残废。如果没有办法来控制内部病变,那病势就止不住;如果没有办法把外伤治好,那病也不容易治好。”郑君听从了医生的话,每日服汤药,并且外敷好药,果然到了两个月以后就好了,三个月后精神气色开始复原了。
我因此就这件事思考:天下的事情,常常发生在萌芽状态,结果却酿成大祸害。开始以为不值得医治,而终于到了无法补救的地步。当问题还不大的时候,舍不得花早晚的工夫,轻视它而不怎么注意;等到成为问题了,得要多少岁月,花多少心血,才能够解决它,如同这个拇指病痛的事多得很啊。大凡众人所能知道引起注意的病,众人也能有办法治好它,它的病情虽然厉害,却并不十分可怕。只有这种病,它产生于人们认为不必担忧的情况下,一开始又不为人们发现,大家都掉以轻心,不加注意,这才是君子所深为可怕的。
过去的国家,有像郑君这样强壮没有疾病吗?爱惜自己国家的,有像郑君这样爱惜身体的吗?然而,可以成为国家危险的,难道仅仅像指头上生一点疮伤吗?即使这样,郑君也未曾敢加以忽视,只不过没有早日跟医生商量,结果几乎生一场大病。何况看待国家的疾患疏忽大意,到了国力疲敝不堪时才引起重视,再加上官吏们戕害它、剥削它、加速它的病情的发展,这种情形也多得很;侥幸没有发生病害,以为没有什么可忧虑,因而不知道畏惧害怕,这能说是明智的吗?
我地位低下不敢考虑国家大事,而郑君考虑周密,行动果断,不是长久做老百姓的人。《左传》不是说过“三次折断了胳膊,就能成为一个好医生”的话么?您如果当上国家的官吏,则应当拿拇指患病这件事作为经验教训。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记述。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指喻》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郑君生病而未能及时医治,几乎酿成大患之事,说明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全文叙事不蔓不枝,说理警辟独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此文作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作者朋友手指上生了一个小疹子,未认真对待,后迅速恶化,几乎危及生命。作者以此为喻,写下这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文学赏析
这篇政治小品,是通过形象的感染,冶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娓娓而谈,侃侃而道,完满而透彻地阐明了“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政治见解。使读者从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所渲染的艺术氛围中,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观点。
作者对于这个政治小品的艺术构思,首先采取了“欲抑先扬”的艺术手法,加倍描写了郑君的“盛壮”体魄,说是“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从面容的饱满,到颜色的润泽,到血气的充沛,无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压根儿看不出任何疾病的症兆,为其后来的“甚病”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文章以全力搏兔的手段,描写郑君“左手之拇”所患之疹:开始不过“隆起而粟”,三日之后便“聚而如钱”,又三日之后,便大而“盈握”。在这如粟、如钱、盈握的逐步恶化过程中,郑君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始则疑之,继而忧之,终而惧之。这种心态变化,精确地表现了郑君是“爱身”的,又为下文的“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的反诘埋下了伏笔。而其所以迁延时日,让小疹发展成“甚病”,以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者,徒以惑于环绕在他周围的“众人”之笑,“以为不足患”。这里寄寓了作者以“众人”误病,批判和鞭挞了“庸人误国”的深层思想。如果郑君在其“疹小如粟”的时候就去求医,便可以通过艾灸,“终日可愈”;如果等到“疹大如钱”的时候,就去求医,也只要服用药物,越旬可愈;直到疹大盈握,将要延乎肝膈,甚而有伤生之患了,再去求医,那就非日服汤剂以御其内,傅以善药以治其外不能奏效了。贻误时机,优柔寡断,不摆脱庸人的干扰,发挥智者的作用,终于要酿成伤身亡国的大祸,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作者这么一层深一层、一步进一步地把一个抽象而深沉的政治见解,通过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较之单纯的概念阐述、逻辑推理,具有更加强大的说服力。最后作者在“引而未发”的基础上,十分自然地引出了“天下之事”“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的宏论,并通过强烈的反诘、鲜明的对比和紧密的呼应,进一步揭示出“君子之所深畏”在于祸患常“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他一连用了三个有力的反诘,使论辩步步深入,论证丝丝入扣,从而强化了逻辑说理的力量。“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于指乎?”他不仅在反诘中进行论辩,在论辩中突出主题,而且句句有呼应,句句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让读者通过启发、思考和逻辑推理,得出完全否定的结论。然后通过强烈的对比,以郑君之“未尝敢忽之”与“视之以至疏之势”对比;以郑君之“盛壮无疾”与“重之以疲敝之余”对比;以郑君因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而“不早谋于医”,与“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对比,则其为害之大小,致祸之迟速,就不待智者而后知了。
此文通过反诘推理、对比论辩,使观点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通过前后呼应、彼此对照,使脉络更加清晰,结构更加谨严。也正是在这些地方,使读者感到作品既有新意、又有深意,从而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
名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章前一部分叙事,后一部分论理。叙事简练,不枝不蔓;论理警辟,不空不泛。体现了一代儒者的文章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您可能感兴趣...
  • 李白观瀑图

    天宝之乱唐已亡,中兴幸有汾阳王。孤军匹马跨河北,手扶红日照万方。凌烟功臣世争羡,李侯先识英雄面。沈香亭北对蛾眉,眼中已见渔阳乱。故令边将储虎臣,为君谈笑靖胡尘。朝廷策勋当第一,圭组不敢縻天人。西游夜即探月窟,南浮万里穷楚越。云山胜地有匡庐,银河挂空洒飞雪。醉中信马踏清秋,白眼望天天为愁。金闺老奴污吾足,更欲坐濯清溪流。英风逸气掀 ...

    0
  • 题李白对月饮图

    明月出高树,上悬青天中。下有万顷之长江,扬波泛彩清若空。江风吹人色凄凛,此时对月谁能寝?十千斗酒何足论,举杯宜就花前饮。花前饮酒无与俦,酒酣意气轻王侯。仰招行云不可得,但见月与河汉俱西流。仙人伐桂树,玉女倚琼楼。顾盼暂相悦,弃去终莫留。昨日已浩浩,今日复悠悠。人生如飞光,及时不饮空白头。君不见月中玉兔捣灵药,不能医此万古愁。...

    0
  • 鹦鹉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930
  • 蚊对

    这篇文章选自《逊志斋集》卷六。文章以天台生被群蚊叮咬,责骂童子为引子,引出童子的一段尖锐的答话。话中指斥了剥削者比蚊子尤为厉害,“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离流于道路”,血淋淋的剥削压迫事实,比蚊子叮人更为残酷。更为甚者,他们的“呼天之声相接”,但却“无恤之者”。...

    4
  • 越巫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 ...

    377
  • 豫让论

    豫让,战国时晋人,先为晋大臣范氏、中行氏的家臣,赵简子灭范氏、中行氏后,改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赵襄子(赵简子之子)灭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逃往山中,改名换姓,立誓“我必为报仇”他一次行刺未成功,于是以漆涂身,改变形貌,又吞下炭块,使声音变哑。第二次埋伏在桥下行刺赵襄子,仍未成功,被捕,自杀而死。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1
  •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 ...

    2
  • 越车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 ...

    773
  • 吴士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 ...

    362
  • 溪渔子传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令之曰: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 ...

    771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