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两都赋序

班固 〔两汉〕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于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馀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
且夫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于孔氏,列于诗书,其义一也。稽之上古则如彼,考之汉室又如此。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脩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眷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雒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有人说:“赋这种文体,是由《诗经》衍发而来的一种文体。”过去,成王和康王去世后,颂声停止了,先王的恩泽枯竭了,诗也由兴而衰了。汉朝初步安定时,因政务繁多而无暇顾及文化,到了汉武帝和汉宣帝时代,开始尊崇礼官,考核经籍,讲论经典。京城里设金马门校理经典,石渠阁收藏图书,京城外建立音乐官署协助校正音律,把前朝废弃的好制度和近乎灭绝的先进思想遗文继承发展起来,为国家伟大事业的发展营造积极氛围和有利条件。这些措施使人民愉悦安乐,吉祥的瑞兆更加多见,让《白麟》、《赤雁》、《芝房》、《宝鼎》这些歌进入庙宇祭天祭祖;借用神雀、五风、甘露、黄龙的吉祥,用它们作为年号。
因此,文学侍从的臣子们如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这些人,他们朝夕写作,进献皇帝的辞赋很多。
而三公九卿的大臣们如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人,也时作有文章。
他们有的抒写臣民的情志而与讽谕之道相通,有的宣扬君王的功德而尽其忠孝之心。他们的辞赋写得雍容华贵,四处传扬,昭示于后代,其价值仅次于《诗经》中的雅颂之作,所以,汉成帝时代经过评论而收录的辞赋,进献于皇帝的大约有干余篇,此后汉朝的文章辞赋,其显赫可以与夏、商、周相提并论了。
再说,王道的发展有平庸的阶段也有隆盛的时期,学者们的学问也有深浅精疏的差别,但是,随时势而建功立德的人不会因为古今远近就改变法则。所以皋陶作歌颂扬虞舜的圣明,奚斯作诗赞美鲁国君王,都被孔子所采集,收入《诗经》和《尚书》中,道理是相同的。考察古代的皋陶、奚斯是这样,再看汉赋作家也是这样(都用文章来为君王歌功颂德),写诗作赋虽是小事,但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法则,能使国家美名流传,所以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看到现在天下太平,朝廷安宁,京城洛阳修建宫殿,疏通城池河渠,兴建林苑,使京城的设施更为完备。但长安的老年人都怀有怨恨,希望皇上能关心长安,他们极力夸耀以前长安的规模制度如何盛大美好,又鄙薄非议今天的洛阳如何简陋,因此我写下了这篇《两都赋》,用来制止他们在百姓中引起的迷惑,用今天必须建都洛阳的道理让他们信服。
注释:
1、古诗之流:古体诗的一种。
2、成、康:周朝初期二国君,成王名涌,康王名钊,成康之世是周朝初期强盛的时代。没:通“殁”。死亡,寿尽。颂声寝:颂诗停止了。寝:息,停止。
3、王泽:先王的恩泽。竭:尽。大汉初定:指西汉初年。不暇给:每天都没有空闲的时间;意谓政务繁多,无暇顾及文化。
4、诗不作:指以《诗经》为代表体裁的作品衰落起来;作: 本义创作,此处用为“兴”,表兴盛。
5、武宣之世:汉武帝刘彻和汉宣帝刘询。礼官:执掌礼义之官。考文章:考核经籍,讲论经典。
6、署:办公处所。金马:官署名,门前傍有铜马,故又称金马门,是西汉时文士、儒生校理经典之地,石渠:阁名,为朝廷藏书之处。
7、乐府:音乐官署。协律:校正音律,使之和谐。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8、意谓在秦代被废弃的制度和绝灭的文章,在汉武帝、汉宣帝时又兴盛起来。润色:修饰。鸿业:大业。
9、众庶:百姓,大众。悦豫:高兴安乐。豫:舒适,安乐。福应:吉祥的瑞兆。
10、《汉书·武纪》曰:行幸雍,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又曰: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又曰:甘泉宫内产芝,九茎连叶,作《芝房歌》。又曰:得宝鼎后土祠傍,作《宝鼎》之歌。荐:进。郊庙:郊祀祭天,宗庙祭祖。
11、我国古代从汉武帝始建年号,汉宣帝时。因神雀集,五风至甘露降,黄龙现,认为瑞祥,故先后改为神雀、五凤、甘露、黄龙等年号。
12、言语:长于雄辩之才,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为文学侍从。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虞丘寿王:一作吾丘寿王,辞赋家。东方朔:文学家。枚皋:辞赋家。王褒:辞赋家,宣帝时为谏议大夫。刘向:西汉辞赋家、目录学家和经学家。
13、论思:讨论构思,指写文章。献纳:进献皇帝辞赋。
14、公卿:三公九卿。朝廷高级行政长官职衔,属大臣之列。御史大夫:西汉时三公之广,丞相之副。倪宽:武帝时为御史大夫。孔臧:武帝时为太常,即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礼仪。董仲舒:经学家,也写辞赋。刘德:汉宗室,武帝时为宗正即九卿之一,负责皇族事务。萧望之:宣帝时为太子太傅。间:隙,抽空之意。
15、雍容:仪态文雅大方;揄扬:赞扬,宣扬。
16、孝成:即汉成帝,西汉时标榜以孝治天下,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都冠以“孝”字。论:评论。录:收录。
17、炳:光明。三代:指夏、商、周。
18、夷:平,指衰落。隆:高,指兴起。则:法则,规律。
19、皋陶(音高摇),相传曾任舜的掌管刑法的官,后被选为禹的继承人,因早死未继位。歌虞:歌颂虞舜的德政。奚斯,春秋时鲁国公子,名鱼,字奚斯,鲁国大夫。颂鲁:作诗赞颂鲁僖公重修祖庙。孔氏:孔子。
20、稽:考查。如彼:如像皋陶、奚斯作颂歌。如此:指如像司马相如、东方朔、刘向等人作辞赋事。
21、先臣:指皋陶、奚斯等人。式:法则。旧式:老规矩。遗美:作文章的好传统。阚:作“缺”,缺少。
22、浚:疏通水路。隍:没有水的护城壕。苑囿:(音院又),帝王花园,苑内植花木,囿内养禽兽,以供帝王娱乐和游猎。备:齐备,完善。
23、西土:指长安,长安在西,故曰西土。耆(音其),人到70岁称耆。冀上:希望皇上。瞌顾:怀念故旧。盛称:极力称赞。旧制:旧的制度,指西汉立国建都的原则法度,包括都城建筑及礼仪典章法度等。陋:简陋;认为洛阳简陋。
24、极:止。眩曜:迷惑,惑乱。折:服,折服即使之信服。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杜笃的《论都赋》建议迁都长安,写得很策略;班固维护建都洛阳,在处理对前汉西都评价上,也极为谨慎小心。《西都赋》本为赞美、夸耀之词,不用说。《东都赋》开头云: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
批评的矛头对准的是秦皇而非汉帝。下面接着一小段写“大汉之开元”,十分概括。因为后汉以承前汉之皇统自居,对前汉不能不加肯定;但从前、后汉的比较来说,当时统治者需要的是对后汉功业和东都洛阳的赞扬、歌颂,故对前汉的功业不能作太具体、详细的表述。下面说:“今将语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开始对后汉王朝功业、礼制的铺叙。又说:“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又从历史方面来论证定都洛邑,前有先例,且居天下之中,得地利之便。由赋中内容的安排和措词的上下照应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心态和班固对此的把握。
《东都赋》以封建礼法为准则,赞扬了建武、永平的盛世,以“盛乎斯世”一语作为大段描述的结尾,对西都宾先予称赞,再予批评,行文摇曳多姿,善于达意。下面又将西都同东都的形势及风俗直接加以比较:“且夫辟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秦岭九崚,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泝洛,图书之渊?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逾侈,犯义侵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态度鲜明地称赞东都洛阳地利、形势及礼俗之淳厚,建筑、设置之合于王道。“统和天人”、“同履法度”,点出了《东都赋》的主题;“图书之渊”、“道德之富”,是《东都赋》着力铺叙、宣扬之所在。下面照应《两都赋》开头部分:“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也”。完全以一个新的尺度来衡量秦(实际上是代指前汉)和东汉王朝政教之得失。接着以西都宾的折服为赋正文部分的收束。这同《上林赋》的结尾完全一样。但整个说来,班固的《两都赋》开头、结尾、过渡等章法更为严谨、自然,且富于情态,长于韵味。
班固此赋由于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述一个政治问题上的个人见解,甚至是为了参与一场争论,故它不似《子虚》、《上林》的有很多虚夸的部分,以气争胜,而更多实证。它主要不是抒发一种情感,表现一种精神,而是要表现一种思想,体现一种观念。这也可以说是同时代风气有关,是当时文风和社会风气的体现。另外,同该赋中强调礼制、强调崇儒思想相一致,赋的语言典雅和丽(马积高《赋史》即已指出这一点),节奏步武从容,和銮相鸣,可谓金声玉振,有庙堂朝仪的风度。
在结构上,此赋对《子虚》、《上林》也有突破,上文已言及。下面再看看其结尾上的创意。作为全赋的结束,《东都赋》末尾不是在西都宾“矍然失容,逡巡降阶,惵然意下,捧手欲辞”之后即结束,下面接上说:“主人曰:复位,今将授予以五篇之诗。”大约是考虑到下面即录附诗,会使结尾割裂而失去风韵,故将诗附于篇末,而以西都宾的称赞为结尾:宾既卒业,乃称曰:“美哉乎斯诗!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学,盖乃遭遇乎斯时也。小子狂简,不知所裁,既闻正遭,请终身而诵之。” 显得轻松而诙谐,多少带有一点寓言的味道,使这篇骋辞大赋在庄严之中,带有活泼之气。其中“义正乎扬雄,事实乎相如”,也可以看作是班固自己对《两都赋》特色的概括。
因为此赋写洛阳的形胜、制度、文物等,同《子虚》、《上林》的仅写田猎者相比,内容要更为丰富、开阔,也更能集中地、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现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因而后世时有人加以摹拟,形成“京都赋”的类型。《昭明文选》分赋为十五类,“京都赋”列在第一。《文苑英华》、《历代赋汇》等也有“京都”或“都邑”一类。
尽管在班固之前已有京都赋之作,但能使这类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结构方式结合而形成大赋的一种门类,乃有赖于此赋取得的成就。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品,尤其具有某方面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往往成为后来作家学习、甚至摹拟的范本。班固之前的京都之作,扬雄的《蜀都赋》已有残缺,崔骃、傅毅的《反都赋》只余残章剩句,傅毅《洛都赋》也有残缺,便说明了它们的历史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文选考异:
两都赋序注“亦皆依违尊者都举朝廷以言之”吴郡袁氏翻雕六臣本,茶陵陈氏刻增补六臣本,“都”上有“所”字,“举”上有“连”字。案:此尤延之校改之也。袁本五臣居前、善次后,茶陵本善居前、五臣次后,皆取六家以意合并如此。凡各本所见善注,初不甚相悬,逮尤延之多所校改,遂致迥异,说见每条下。
有陋雒邑之议袁本、茶陵本“雒”作“洛”。案:二本不着校语,详赋正文及注俱用“洛”字,其后汉书所载赋亦作“洛” ,盖善自作“洛”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
您可能感兴趣...
  • 宝鼎诗

    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炳兮被龙文。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

    0
  • 白雉诗

    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发皓羽兮奋翘英。容洁朗兮于纯精。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

    2
  • 答宾戏

    《答宾戏》是东汉班固创作的一篇赋。文章以问答的形式,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和感慨,又从正面反驳自己不该有的想法和抑郁,鼓励自己坚定志向,按照既定目标奋斗不息。全文构思巧妙,格调高雅,说理深刻诚恳。...

    772
  • 论功歌诗二首

    因露寝兮产灵芝。象三德兮瑞应图。延寿命兮光此都。配上帝兮象太微。参日月兮扬光辉。...

    1
  • 辟雍诗

    乃流辟雍。辟雍汤汤。圣皇莅止。造舟为梁。皤皤国老。乃父乃兄。抑抑威仪。孝友光明。于赫太上。示我汉行。洪化惟神。永观厥成。...

    1
  • 灵台诗

    乃经灵台。灵台既崇。帝勤时登。爰考休征。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百谷蓁蓁。庶草蕃庑。屡惟丰年。于皇乐胥。...

    1
  • 明堂诗

    于昭明堂。明堂孔阳。圣皇宗祀。穆穆煌煌。上帝宴飨。五位时序。谁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各以其职。猗欤缉熙。允怀多福。...

    0
  • 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2
  • 汉书·朱买臣传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 ...

    605
  • 公孙弘传赞

    《公孙弘传赞》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对西汉历史人物的总评,是一篇史论文。出自《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萧统将其收录于《文选·卷四十九》史论类。...

    309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