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新亭送别应令诗

徐陵 〔南北朝〕
凤吹临伊水,时驾出河梁。
野燎村田黑,江秋岸荻黄。
隔城闻上鼓,回舟隐去樯。
神襟爱远别,流睇极清漳。
纠错
鉴赏
纠错
大同元年,萧大心出为使持节、都督郢、南、北司、定、新五州诸军事、轻车将军、郢州刺史。皇孙出守重镇,太子亲自送别,威势自然非同寻常。诗起首二句“凤吹临伊水。时驾出河梁”,首先渲染出这一种皇家气派。“凤吹”,指笙箫一类的音乐。相传仙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故文人常以“凤吹”作为皇家所用音乐的美称。伊水,水今洛阳市南,此处指长江。南朝文人提及建康周遭时,喜欢以洛阳一代在地名作为借代。因为在东晋移都建康之前,汉族政权在中心中心洛阳,这样写,包含着南朝虽偏安一隅,仍是华夏正统自居的意味。“时驾”,华美的车驾。“河梁”,原指桥梁,因为旧题李陵《与苏武诗》中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二句,后世遂用为离别之地的代称,这里指新亭。古代帝王、重臣正式出巡,照例有乐队开道,行路之人,闻声而避。作者先写一片嘹亮而优雅的乐声,而后引出盛大的车队仪仗,可谓先声夺人。虽然没有交代送者与行者究竟为何人,但这种气势,已然说明双方都是非同寻常之人。作为奉和太子的诗,这二句起笔稳健,气象宏丽,紧扣诗题,也是与皇家人物的特殊身份相适应的。
来到大江边,便看到江边特有的景色。“野燎村田黑,江秋岸荻黄”二句,正是顺势而来。“野燎”,秋后将庄稼秆秸之类烧成灰,充作来年的肥料,江南至今尚有此习。这二句描绘出一幅苍凉辽远的画面:田野收割已罢,更显得空旷,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片黑色灰烬;沿着浩渺无边的长江,延绵不绝的芦苇荻草已然枯萎,在秋风中摇曳着萧瑟寒意。江天寥廓,映衬着大块的黑色与大块的暗黄色,自然的造成深沉的情调。再回顾开头二句,原是一种华贵、热闹、隆重的气氛,是动态的场面,而现在转入了静态的场面,气氛亦变得凄清且多少有些伤感了、毕竟这是父子离别,一味地铺写热闹总是不合适的,何况萧纲又是一个易动感情的诗人;但另一方面,毕竟这是萧大心以年幼之身开始单独拱卫朝廷的重任,不比寻常人等飘零作客,直接抒写悲悲切切的情绪,也是不合适甚至不吉利的。因此作者以简接的手段来表现离别气氛,亦似乎是客观的自然景色特征、衬托送别者与出行者双方的心境。但这观景与色彩,实际是经过了作者精心的选择与组合。通过这写景之笔,读者可以体会到:音乐已经停止,离别正在进行;皇孙依依眷恋;太子谆谆叮嘱,随从的人群肃穆侍立......。这一切都虚化于黑与黄交织的秋日江野图画之间。
这诗是奉和萧纲的,因此全篇的重心不在离别的过程,而在分别之后,萧纲久久伫立于江畔、目送去舟的深深关切之情。这就是后四句的内容。“隔城闻上鼓”,是说隔着城墙,传来了城中夜晚报时的鼓声(“上鼔”即初鼓),也就是说,已经到了黄昏日暮之际。“回舟隐去樯”,是说离去的船队在江流中曲折而行,越去越远,在暮色中渐渐隐没,终于连高高的桅杆都看不清了。这里字面上并没有写送别的人,但目光紧随着离舟越去越远、直至桅杆隐没于邈邈江天之间的,正是送别的人群,尤其是那位感情纤细柔弱、适合做诗人而不适合做皇帝的萧纲。暮霭沉沉,烟波茫茫,鼓声渺渺,那位太子,那位父亲,伫立江岸,一任秋风拂身,爱子之情,着实令人感动。
再说前六句的整个结构,也深有讲究。开篇二句是写送别的队伍来到新亭,到五、六句,已经是行者远去,送者久留,这之间隔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读起来,并不觉得突兀、跳脱。为什么呢?这第三、四句起了微妙的作用。这二句看起来只是写景,但景物所呈现的情调,实际恰是临别的情调,所以它虚化了、取代了离别的过程。因而,从一、二句到五、六句,无论是气氛抑或是事件的进展,都不能公布缺少必要的过度。再有,一个苍凉辽远的画面,使读者的心理趋于沉静,这沉静有造成了一种间距,转到五、六句的时候,就不觉得诗意有很大的跳跃。
最后两句,“神襟爱远别,流睇极清漳”,既顺承了前二句,又收结全诗。“神”是颂美之辞,“襟”指心怀,“神襟”犹言“圣心”。“远别”指远别之人,即萧大心。中间着一“爱”字,很普通,但很妥切。父亲送别幼子,牵动的正是一篇爱心。若非父子兄弟,就萧纲的身份而言,即不宜用此“爱”字,亦不可能令他如此动情;而萧纲诸弟与诸子中,唯有萧大心的情况与诗中所述相合。末句将五、六句诗意再度推进一层:作为父亲的萧纲依然在遥望着,他的目光顺着长江万里波涛,似乎一直要看到与长江相通的漳水,那船队将要抵达的地方。自然,这里的“清漳”并非实指,而是代表萧大心所去的郢州。目极清漳,自然是夸张之笔,但不仅仅是夸张:萧纲不只是为离别而动情,大心远走之后,一切举措、一切遭际,皆是以他为念的。“流睇极清漳”正是写出了他对未来的关切。这样,就把这一场送别所牵动的情感,把“爱”的内涵,揭示到最深的层面上。全诗就在送别者无限的眷怀与爱念之间结束,它留给读者的感动,却如秋日长江,川流不息。
唱和诗篇,每带娱乐意味,故作者心机,多用于修辞技巧。但这首诗却不能那样写,因为原诗作者是动了真情的,和诗也必须相符。这里不免有一些困难,作者表现体会对方的心情,使之得到真实的表现,同时还须考虑彼此身份的差异,避免触犯忌讳。但另一方面,天伦人情为人所共有,以己之心不妨度人之腹。在这一点上,徐陵确实做得很成功。至于语言的精炼,结构的严整,表述的稳妥,乃至对仗、平仄的讲究,都是徐陵共有的长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奉和太子的诗称之为“应令”。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徐陵被选为东宫学士,此诗当是奉和萧纲之作(萧纲原作已失传)于三国东吴,故址在今南京东南,濒临长江。在南朝时,既是风景名胜,又是交通要地,京城人士由水路出行,多从这里登舟。
展开阅读全文 ∨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
您可能感兴趣...
  • 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

    凤吹临南浦,神驾饯东平。亭回漳水乘,斾转洛滨笙。地冻斑轮响,风严羽盖轻。烧田云色暗,古树雪花明。歧路一回首,流襟动睿情。...

    483
  • 为羊衮州家人答饷镜诗

    信来赠宝镜,亭亭似团月。镜久自踰明,人久情愈歇。取镜挂空台,于今莫复开。不见孤鸾鸟,香魂何处来。...

    543
  • 折杨柳

    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妾对长杨苑,君登高柳城。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

    603
  • 乌栖曲

    卓女红妆期此夜。胡姬沽酒谁论价。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熏香。...

    1
  • 奉和咏舞诗

    十五属平阳,因来入建章。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画妆。低鬟向绮席,举袖拂花黄。烛送空回影,衫传箧里香。当由好留客,故作舞衣长。...

    826
  • 咏雪诗

    琼林玄圃叶,桂树日南华。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晨喜盈尺,六出舞崇花。明朝阙门外,应见海神车。...

    129
  • 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鴈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3
  • 山池应令诗

    画舸图仙兽。飞艎挂采斿。榜人事金桨。钓女饰银钩。细萍时带檝。低荷乍入舟。猿啼知谷晚。蝉咽觉山秋。...

    0
  • 咏柑诗

    朱实挺江南。苞品擅珍淑。上林杂嘉树。江潭间修竹。万室拟封侯。千株挺荆国。绿叶萋以布。素荣芬且郁。得陈终宴欢。良垂云雨育。...

    1
  • 刘生

    刘生殊倜傥。任侠遍京华。戚里惊鸣筑。平阳吹怨笳。俗儒排左氏。新室忌汉家。高才被摈压。自古共怜嗟。...

    0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