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弱冠尝夜寝,见鬼物与臣战,遂得东方朔与臣作《骂鬼》之书,臣遂作赋一篇叙梦。后人梦者,读诵以却鬼,数数有验,臣不敢蔽。其辞曰:
余宵夜寝息,忽则有非常之梦。其为梦也,悉睹鬼物之变怪,则有蛇头而四角,鱼尾而鸟身。或三足而六眼,或龙形而似人。群行而奋摇,忽来到吾前;伸臂而舞手,意欲相引牵。
于是梦中惊怒,腷臆纷纭,曰:“吾含天地之淳和,何妖孽之敢臻!”尔乃挥手振拳,雷发电舒;斮游光,斩猛猪;批狒毅,斫魅虚;捎魍魉,拂诸渠;撞纵目,打三颅;扑苕荛,抶夔魖;搏睍睆,蹴睢盱。剖列蹷,掣羯孽;劓尖鼻,踏赤舌;拿伧㲰,挥髯?。于是手足俱中,捷猎摧拉,澎濞跌扤,揩倒批,笞强梁,捶捋?,捘撩予,总㩢黠,拖顡瞆,抨撜轧。于是群邪众魅,骇扰遑遽。焕衍叛散,乍留乍去。变形瞪眄,顾望犹豫。吾于是更奋奇谲,脉捧获喷。扼挠岘,挞咿嚘,批㩇啧。于是三三四四,相随俍傍而历僻,礲礲磕磕,精气充亥布;輷輷缪缪,鬼惊魅怖。或盘跚而欲走,或拘挛而不能步;或中创而婉转,或捧痛而号呼。
奄雾消而光散,寂不知其何故。嗟妖邪之怪物,敢干真人之正度?耳㗦嘈而外朗,忽屈申而觉悟。于是鸡知天曙而奋羽,忽嘈然而自鸣。鬼闻之以迸走,心慴怖而皆惊。
乱曰:齐桓梦物而以霸兮,武丁夜感得贤佐兮;周梦九龄年克百兮,晋文盬脑国以竞兮;老子役鬼为神将兮,转祸为福永无恙兮。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我二十岁时晚上睡觉,曾梦见鬼物与我作战。于是在梦中得到东方朔给我作的《骂鬼》之书,我便写成一篇赋叙述梦境。后来人们一念就可吓退鬼物,屡次都有效验。我不敢掩藏。这篇赋是:
我在夜晚睡眠安息,却忽然有极其不平常的梦。在这个梦里,我看到了鬼怪的全部变异。有的蛇头上生了四只角,有的长成鱼的尾巴和鸟的体;有的三个脚而六只眼,有龙的身形又像人。他们成群结队,尽力摇摆,突然来到我的跟前,伸着胳膊,挥舞着手,想把我拉走。
这时,我在梦中大为震怒,怒气充塞了整个胸膛。大声吼道:“我饱含着天地正气,什么妖魔鬼怪敢来和我较量!”然后挥动双拳,如雷鸣电闪。让游光束手无策,把猛跣、狒毅撕咸肉片,刀劈鬼魑,芟除魍魉,抽打诸渠,撞击纵目,痛打三头,扑打苕荛,鞭笞夔魑,搏击睥睨,蹴踏睢盱,剖腹列蹶,制服羯孽,砍削尖鼻,脚踏赤舌,擒拿伧牦,抛甩髯鹫。接着我手脚并用,相继摧垮各种鬼,他们跌跌撞撞地四处溃散时,我便摩擦倒批,击打强梁,捶打捋刿,按住撩予,击打各种恶鬼,拖曳顡瞶,拍打撜轧。此时,各种鬼无不惊慌恐惧。溃散逃离,忽停忽去;变形怒视,徘徊犹豫。我便更发奇谋,合拢双手捕捉。制服捣蛋鬼,痛打谄媚者,边揍边斥责。致使各种鬼三五成群,跌跌撞撞,相互跟随,东躲西藏。我的呵斥像礲礲磕磕的石磨声,森严得极其骇人闻听;又像车轮滚动时发出的声音,令各种鬼个个胆战心惊。有的摇摇晃晃想逃跑,有的筋肉痉挛不能行;有的受伤在原地翻转,有的手捧痛处在号叫哀鸣。
一会儿雾气消失,光被挡住,不知什么缘故,世界一下变得寂然无声。啊,这完全是些妖邪怪物,怎敢冒犯有德行者的严正准绳?
末章:齐桓公梦见怪物而能称霸天下,武丁梦中有感而得贤臣辅佐;周武王梦到上帝给他九十岁而活到一百岁,晋文公梦中仰天而城濮之战最终胜利;老子役使鬼物得道成神将啊,不怕鬼便能转祸为福而永无恙。
注释:
弱冠:二十岁左右。东方朔:汉武帝时人,长于文辞,善诙谐滑稽。《骂鬼》之书:已佚。
却:退。数数(shuò shuò):屡次。蔽:掩盖。
辞:一作“词”,义同。
宵夜:一作“夜”。忽则:一作“乃”,一作“乃忽”。常:一作“恒”。梦:一作“物梦焉”。
鬼物:一作“鬼神”。
或三足而六眼,或龙形而似人:一作“三足而六眼,或龙形而似人”。
奋:一作“辈”。
伸:一作“申”,二字可通。
腷臆(bìyì):怒气填胸。李华《吊古战场文》:“寄身锋刃,腷臆谁愬?”纷纭:盛多的样子。
淳和:正气。一作“纯和”,义同。臻(zhēn):至。
尔乃:一作“乃”。电舒:电闪。
斮(zhuó):一种与各种鬼怪的斗争形式,一作“戢”。之后的“斩、批、斫(zhuó)、捎、拂、撞、打、扑、抶、搏、蹴(cù)、剖、掣(chè)、劓(yì)、踏、拿、挥”都是与各种鬼怪的斗争形式。游光:一种鬼怪的名称。之后的“猛猪、狒毅、魅虚、魍魉、诸渠、纵目、三颅、苕荛、夔魖、睍睆、睢盱(huī xū)、列蹷、羯孽、尖鼻、赤舌、伧㲰(cāng níng)、髯(rán)?”都是鬼怪的名称。
狒(fèi):或作“?”、“鲎”,均为“狒”字异体。毅:一作“䝘”,“毅”字异体。魅虚:一作“鬼魑”,一作“魅魖”,“魖”,“虚”字异体。
拂:一作“荆”。
纵:一作“从”。颅:一作“头”。
苕荛(tiáo ráo):一作“?戞”。抶(chì):一作“扶”。魖(xū):一作“?”。
搏睍睆(xiàn huǎn):一作“博睥睨”。《诗经·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列:一作“裂”。蹷:即“蹶”。
?(liè):“鬣”字异体。
捷猎:相接的样子。王褒《洞箫赋》:“邻菌缭纠,罗鳞捷猎。”摧拉:摧折。潘尼 《火赋》:“林木摧拉,沙粒并麋。”澎濞(péng bì):大水溃决。王褒《洞箫赋》:“澎濞慷慨,一何壮士!”跌扤(diē wù):颠仆不安。捶:杖击。?(lì):“?”字异体,一作“刿”。捘(zùn):按住。撩予:一作“僚余”。总㩢黠(miè xiá):击打全体恶鬼。黠,恶鬼。顡瞆(wài kuì):一作“颓䠿”。抨(pēng):拍打。
遑遽(huáng jù):恐惧不安。《列子·杨朱》:“ 此天民之遑遽者也。”
焕衍:多溢的样子。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故以殷赈外区,焕衍都内者矣!”叛散:背叛逃散。乍:忽然。
瞪眄(dèng miǎn):怒目直视。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齐首目以瞪眄,徒脉脉而狋狋。”
吾:一作“吾今”。奇谲(jué):奇异权谋。《汉书·朱博传》:“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脉捧:手作执物状,一作“捧”。获喷:捕获外逃者。
扼:制伏。挠岘(xiàn):捣乱的鬼物,一作“峣?”。岘,同“现”,指鬼形。挞(tà):笞击,一作“挞拉”。咿嚘(yī yōu):哼哼唧唧,谄媚声。批:纠闭。㩇(huà)啧:叱咤,一作“扰”。
俍傍(liáng bàng):行不正的样子,一作“踉䠙”。
历僻:避易。
礲(lóng)礲磕磕:石磨声。礲礲,一作“隆隆”。
亥:通“骇”。布:通“怖”。
盘跚:摇摇晃晃地走路。拘挛(luán):肌肉痉挛。
中创而婉:一作“中疮而宛”。中创,受到创伤。婉转,不离原地。
散:一作“蔽”。
敢:一作“岂”。干:冒犯。真人:修真养性而大才大德的人。正度:严正的法度。
㗦(láo)嘈:大声喧闹。㗦,一作“聊”。朗:明亮。申:一作“信”,均通“伸”。悟:一作“寤”。
迸(bèng)走:四散而走。曹操 《上言破袁绍》:“ 绍 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余级。”走,一作“失”。慴(shè)怖:恐怖。《隶释·汉巴郡太守张纳碑》:“搏则有获,羣丑慴怖。”
乱:结束语的标志。以下“兮”字或全无。
齐桓:齐桓公,姬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梦物:其事不详。而以霸兮:一作“亦以霸”。武丁:殷高宗,在位五十九年。得:一作“而得”。
周梦九龄年克百:指周武王梦到上帝给他九十岁而活到一百岁。克百,一作“克百庆”,一作“百庆”。晋文盬(gǔ)脑:春秋时晋文公与楚成王在城濮之战前,梦见楚成王爬到自己身上吮吸脑汁,心中很恐惧。子犯说,这是好兆头,我们仰面向天,得天照应,楚君脸孔向下,是伏罪的表现。
老子:即李耳,道家祖师。为神将:一作“以神将”。转:一作“传”。恙:忧。
我二十岁时晚上睡觉,曾梦见鬼物与我作战。于是在梦中得到东方朔给我作的《骂鬼》之书,我便写成一篇赋叙述梦境。后来人们一念就可吓退鬼物,屡次都有效验。我不敢掩藏。这篇赋是:
我在夜晚睡眠安息,却忽然有极其不平常的梦。在这个梦里,我看到了鬼怪的全部变异。有的蛇头上生了四只角,有的长成鱼的尾巴和鸟的体;有的三个脚而六只眼,有龙的身形又像人。他们成群结队,尽力摇摆,突然来到我的跟前,伸着胳膊,挥舞着手,想把我拉走。
这时,我在梦中大为震怒,怒气充塞了整个胸膛。大声吼道:“我饱含着天地正气,什么妖魔鬼怪敢来和我较量!”然后挥动双拳,如雷鸣电闪。让游光束手无策,把猛跣、狒毅撕咸肉片,刀劈鬼魑,芟除魍魉,抽打诸渠,撞击纵目,痛打三头,扑打苕荛,鞭笞夔魑,搏击睥睨,蹴踏睢盱,剖腹列蹶,制服羯孽,砍削尖鼻,脚踏赤舌,擒拿伧牦,抛甩髯鹫。接着我手脚并用,相继摧垮各种鬼,他们跌跌撞撞地四处溃散时,我便摩擦倒批,击打强梁,捶打捋刿,按住撩予,击打各种恶鬼,拖曳顡瞶,拍打撜轧。此时,各种鬼无不惊慌恐惧。溃散逃离,忽停忽去;变形怒视,徘徊犹豫。我便更发奇谋,合拢双手捕捉。制服捣蛋鬼,痛打谄媚者,边揍边斥责。致使各种鬼三五成群,跌跌撞撞,相互跟随,东躲西藏。我的呵斥像礲礲磕磕的石磨声,森严得极其骇人闻听;又像车轮滚动时发出的声音,令各种鬼个个胆战心惊。有的摇摇晃晃想逃跑,有的筋肉痉挛不能行;有的受伤在原地翻转,有的手捧痛处在号叫哀鸣。
一会儿雾气消失,光被挡住,不知什么缘故,世界一下变得寂然无声。啊,这完全是些妖邪怪物,怎敢冒犯有德行者的严正准绳?
末章:齐桓公梦见怪物而能称霸天下,武丁梦中有感而得贤臣辅佐;周武王梦到上帝给他九十岁而活到一百岁,晋文公梦中仰天而城濮之战最终胜利;老子役使鬼物得道成神将啊,不怕鬼便能转祸为福而永无恙。
注释:
弱冠:二十岁左右。东方朔:汉武帝时人,长于文辞,善诙谐滑稽。《骂鬼》之书:已佚。
却:退。数数(shuò shuò):屡次。蔽:掩盖。
辞:一作“词”,义同。
宵夜:一作“夜”。忽则:一作“乃”,一作“乃忽”。常:一作“恒”。梦:一作“物梦焉”。
鬼物:一作“鬼神”。
或三足而六眼,或龙形而似人:一作“三足而六眼,或龙形而似人”。
奋:一作“辈”。
伸:一作“申”,二字可通。
腷臆(bìyì):怒气填胸。李华《吊古战场文》:“寄身锋刃,腷臆谁愬?”纷纭:盛多的样子。
淳和:正气。一作“纯和”,义同。臻(zhēn):至。
尔乃:一作“乃”。电舒:电闪。
斮(zhuó):一种与各种鬼怪的斗争形式,一作“戢”。之后的“斩、批、斫(zhuó)、捎、拂、撞、打、扑、抶、搏、蹴(cù)、剖、掣(chè)、劓(yì)、踏、拿、挥”都是与各种鬼怪的斗争形式。游光:一种鬼怪的名称。之后的“猛猪、狒毅、魅虚、魍魉、诸渠、纵目、三颅、苕荛、夔魖、睍睆、睢盱(huī xū)、列蹷、羯孽、尖鼻、赤舌、伧㲰(cāng níng)、髯(rán)?”都是鬼怪的名称。
狒(fèi):或作“?”、“鲎”,均为“狒”字异体。毅:一作“䝘”,“毅”字异体。魅虚:一作“鬼魑”,一作“魅魖”,“魖”,“虚”字异体。
拂:一作“荆”。
纵:一作“从”。颅:一作“头”。
苕荛(tiáo ráo):一作“?戞”。抶(chì):一作“扶”。魖(xū):一作“?”。
搏睍睆(xiàn huǎn):一作“博睥睨”。《诗经·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列:一作“裂”。蹷:即“蹶”。
?(liè):“鬣”字异体。
捷猎:相接的样子。王褒《洞箫赋》:“邻菌缭纠,罗鳞捷猎。”摧拉:摧折。潘尼 《火赋》:“林木摧拉,沙粒并麋。”澎濞(péng bì):大水溃决。王褒《洞箫赋》:“澎濞慷慨,一何壮士!”跌扤(diē wù):颠仆不安。捶:杖击。?(lì):“?”字异体,一作“刿”。捘(zùn):按住。撩予:一作“僚余”。总㩢黠(miè xiá):击打全体恶鬼。黠,恶鬼。顡瞆(wài kuì):一作“颓䠿”。抨(pēng):拍打。
遑遽(huáng jù):恐惧不安。《列子·杨朱》:“ 此天民之遑遽者也。”
焕衍:多溢的样子。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故以殷赈外区,焕衍都内者矣!”叛散:背叛逃散。乍:忽然。
瞪眄(dèng miǎn):怒目直视。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齐首目以瞪眄,徒脉脉而狋狋。”
吾:一作“吾今”。奇谲(jué):奇异权谋。《汉书·朱博传》:“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脉捧:手作执物状,一作“捧”。获喷:捕获外逃者。
扼:制伏。挠岘(xiàn):捣乱的鬼物,一作“峣?”。岘,同“现”,指鬼形。挞(tà):笞击,一作“挞拉”。咿嚘(yī yōu):哼哼唧唧,谄媚声。批:纠闭。㩇(huà)啧:叱咤,一作“扰”。
俍傍(liáng bàng):行不正的样子,一作“踉䠙”。
历僻:避易。
礲(lóng)礲磕磕:石磨声。礲礲,一作“隆隆”。
亥:通“骇”。布:通“怖”。
盘跚:摇摇晃晃地走路。拘挛(luán):肌肉痉挛。
中创而婉:一作“中疮而宛”。中创,受到创伤。婉转,不离原地。
散:一作“蔽”。
敢:一作“岂”。干:冒犯。真人:修真养性而大才大德的人。正度:严正的法度。
㗦(láo)嘈:大声喧闹。㗦,一作“聊”。朗:明亮。申:一作“信”,均通“伸”。悟:一作“寤”。
迸(bèng)走:四散而走。曹操 《上言破袁绍》:“ 绍 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余级。”走,一作“失”。慴(shè)怖:恐怖。《隶释·汉巴郡太守张纳碑》:“搏则有获,羣丑慴怖。”
乱:结束语的标志。以下“兮”字或全无。
齐桓:齐桓公,姬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梦物:其事不详。而以霸兮:一作“亦以霸”。武丁:殷高宗,在位五十九年。得:一作“而得”。
周梦九龄年克百:指周武王梦到上帝给他九十岁而活到一百岁。克百,一作“克百庆”,一作“百庆”。晋文盬(gǔ)脑:春秋时晋文公与楚成王在城濮之战前,梦见楚成王爬到自己身上吮吸脑汁,心中很恐惧。子犯说,这是好兆头,我们仰面向天,得天照应,楚君脸孔向下,是伏罪的表现。
老子:即李耳,道家祖师。为神将:一作“以神将”。转:一作“传”。恙:忧。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此赋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揭露了鬼魅凌弱怕强的本质,讲述了人只要保持正气就可以战胜鬼怪的道理。正文分四层,每段为一层。第一层写作者梦中见鬼。在人的观念中,鬼怪能够害人,却又不能被人认识,所以就比任何现实中的事物更为可怕。这里,作者突出了鬼怪出现时的恐怖情景。不仅介绍了鬼怪离奇的形象,而且也写到它们张牙舞爪和欲加害作者的行为,增添画面的恐怖气氛。第二层描绘作者勇斗群鬼的场面。作者面对丑类没有惧怕,而是大怒而喝:“吾含天地之淳和,何妖孽之敢臻”!义正辞严,其中“何”、“敢”二字轻蔑之情可掬,喝出了人在鬼魅面前的尊严。第三层极力铺叙作者痛打群鬼的过程,既有作者的各种痛打动作,又有群邪众魅遭打时各种遑遽骇怖的姿态。从“骇扰遑遽”、“骇扰遑遽”至“鬼惊魅怖”、“雾消而光散”,写出众鬼的羸弱不堪击,也表现出作者不畏众鬼的态度。然后又以“嗟妖邪之怪物,敢干真人之正度”的慨叹结束打鬼的描写,和上文的怒喝相呼应。真在作者看来,人之所以怕鬼者,是因为未能守君子正度而丧天地真气。这样,一个荒诞虚幻的梦境具有了社会现实意义。这里,写鬼魅遭打时,鬼魅除恐惧外,竞无反抗,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看法:再可怕的鬼怪在正人君子面前也无法施展其伎俩。第三层是写天亮梦醒,而梦和醒是相对的。这部分作者用觉醒映衬梦境。最后一层是一段乱辞,集中列举历史上各种有关梦的传说,论证梦虽然具有预示性,但又因人而异,噩梦也可以转祸为福,以此祓除梦的不祥,强调了人自身的最终决定作用。
古人曰:“画鬼容易画犬难。”鬼怪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非客观存在的,没有客观实物为原型。在此意义上,鬼怪确实比犬马这类事物在描绘时有更大的自由想象余地。但鬼怪毕竞是社会心理现象。作者固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塑造形象,却又必须符合大众的共同心理,才可能被广泛接受。作者用“蛇头四角,鱼尾鸟身,龙形似人”等,赋予鬼怪奇特的外形,使之和现实中的事物区别开来。同时,闻鸡鸣而逃表现其习性,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也有同样介绍,由此可知,这种认识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这样,作者笔下的鬼是具有普遍性的。不仅如此,作者充分发挥在描写鬼怪时可以自由想象的优势,写鬼初来时“群行辈摇”、“伸臂引手,意欲相引牵”,向人挑衅,气焰极嚣张,而遭痛打时又“骇挠遑遽,焕衍叛散,乍留乍去,变形眄瞪,顾望犹豫”,最后更是“鬼惊魅怖”,或“中创宛转”,或“痛疼呼号”,对比中,鬼怪色厉内荏、欺弱怕强的本质跃然纸上,这是作者的创造,是作者对人类社会的体会,使艺术形象更加丰满。此外,堆砌词汇在此赋中也表现得很突出。全赋虽不长,但主要部分罗列打鬼情况,其中仅击打动作就用了斮、斩、批、斫、捎、拂、撞、打、扑、抶、搏、蹴、剖、掣、劓、踏、拿、挥、扼、挞等二十多个不同的动词,虽然显得有点繁冗累赘,但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甚至有些看似同义词而又有细小微妙的变化,能给读者以亲临其境之感觉。同时,此赋还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鬼怪,猛猪、拂毅、魅虚、魍魉、游光、夔魑等典籍有名称记载的鬼怪和睥睨、睢盱、尖鼻、纵目、三颅、苕荛等作者据其形象特征命名的鬼怪千奇百怪,形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面。
古人曰:“画鬼容易画犬难。”鬼怪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非客观存在的,没有客观实物为原型。在此意义上,鬼怪确实比犬马这类事物在描绘时有更大的自由想象余地。但鬼怪毕竞是社会心理现象。作者固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塑造形象,却又必须符合大众的共同心理,才可能被广泛接受。作者用“蛇头四角,鱼尾鸟身,龙形似人”等,赋予鬼怪奇特的外形,使之和现实中的事物区别开来。同时,闻鸡鸣而逃表现其习性,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也有同样介绍,由此可知,这种认识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这样,作者笔下的鬼是具有普遍性的。不仅如此,作者充分发挥在描写鬼怪时可以自由想象的优势,写鬼初来时“群行辈摇”、“伸臂引手,意欲相引牵”,向人挑衅,气焰极嚣张,而遭痛打时又“骇挠遑遽,焕衍叛散,乍留乍去,变形眄瞪,顾望犹豫”,最后更是“鬼惊魅怖”,或“中创宛转”,或“痛疼呼号”,对比中,鬼怪色厉内荏、欺弱怕强的本质跃然纸上,这是作者的创造,是作者对人类社会的体会,使艺术形象更加丰满。此外,堆砌词汇在此赋中也表现得很突出。全赋虽不长,但主要部分罗列打鬼情况,其中仅击打动作就用了斮、斩、批、斫、捎、拂、撞、打、扑、抶、搏、蹴、剖、掣、劓、踏、拿、挥、扼、挞等二十多个不同的动词,虽然显得有点繁冗累赘,但每个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甚至有些看似同义词而又有细小微妙的变化,能给读者以亲临其境之感觉。同时,此赋还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鬼怪,猛猪、拂毅、魅虚、魍魉、游光、夔魑等典籍有名称记载的鬼怪和睥睨、睢盱、尖鼻、纵目、三颅、苕荛等作者据其形象特征命名的鬼怪千奇百怪,形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据《后汉书·文苑传》,作者“曾有异梦,意恶之,乃作《梦赋》以自厉。”赋序亦称“后人梦者诵读以却鬼”,据此知此赋应是作者为祓除不祥而创作的,同时寓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于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梦赋》是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作者梦中见鬼,再描绘作者梦中见鬼,然后极力铺叙作者痛打群鬼的过程,最后集中列举历史上各种有关梦的传说来论证梦虽然具有预示性。全赋虽不长,通过二十多个不同的动词描绘作者的击打动作来罗列作者打鬼情况,给读者以亲临其境之感觉,千奇百怪的鬼怪形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
您可能感兴趣...
文章点评...
诗文类型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作者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