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

柳宗元 〔唐代〕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插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史记·天官书》及汉志有地长之占,而亡其说。甘茂盟息壤,盖其地有是类也。昔之异书,有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帝乃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其言不经见。今是土也,夷之者不幸而死,岂帝之所爱耶?南方多疫,劳者先死,则彼持锸者,其死于劳且疫也,土乌能神?予恐学者之至于斯,征是言而唯异书之信,故记于堂上。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永州龙兴寺东北角有座佛堂,佛堂内的砖地被土顶起一片,方圆达四步,高达一尺五寸。当初建佛堂时,已将凸起的地面铲平铺砖,后来土竟然又高隆起来,顶起地面上的砖,所有拿铁锹铲过土的工匠后来都死掉了。永州位居古代楚国与越国之间,那里的人迷信鬼神,并且相信吉凶征兆。因为这个原因,寺庙里的人都把那隆起的一片土视为神物,没有人再敢去铲平它。
《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中记载了土地长高的征兆,但却没有对这种现象加以具体阐说。甘茂曾在息壤与秦王定盟,大概那个地方的土与龙兴寺的土相类似,也能生长。过去记封怪异现象的典籍,如《山海经·海内经》就记载了鲧偷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天帝于是命令祝融在羽郊这个地方杀死了鲧。关于这种说法,儒家的经典没有记载。现在这种土,铲平它的人会遭遇不幸而死亡,这难道是因为天帝喜爱的息壤被铲平,故而惩罚铲平息壤的人吗?其实不是。南方多流行瘟疫,劳累过度的人会因染病受死去,至于那些拿铁锹铲地的人,他们是死于过度劳累和瘟疫,土壤怎么能够显示神灵呢?我恐怕求学之人来到此地,听了僧人这种话,就只相信异书所记载的天帝息壤之事,所以把这篇文章写在例堂壁上,以正视听。
注释
龙兴寺:在永州城(今湖南零陵)东南。
息壤(rǎng):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辛成的土壤。文章所记的息壤,其实是局部地面隆起的“地长现象,是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
陬(zōu):隅,角落。
堂:佛堂。
隆(lóng)然:凸起的样子。
负:顶起。
甓(pì):砖。
步:古代度量单位,其制历代不一,秦以前有以周尺八尺为步,或以六尺四寸为步,秦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
夷(yí):削平,铲平。
锸(chā):铁锹(qiāo)。
楚:春秋时国名,今湖南、湖北属古楚地。
越:古称五岭之南少数民族为百越或百粤即今浙闽一带。
鬼且讥(jī):迷信鬼神,并且相信吉凶征兆。
《史记·天官书》:司马迁《史记》中的一篇文章。
《汉志》:指班固所著的《汉书·天文志》。
长(zhǎng):升高。
占:占验,征兆。
甘茂:战国时楚下蔡人,曾任秦武王左相。
盟:盟誓。
息壤:秦地名。
异书:记载奇异之事的典籍,此处指《山海经》。
鲧(gǔn):相传为夏禹之父,曾奉尧之命治理洪水,鲧刖天帝那里偷来息壤来堵洪水,却没有治理好洪水。天前令祝融在羽郊把鲧杀害。
湮(yān):同“堙”,填塞。
祝融:传说中的火神,曾为高辛氏的火正(古代掌火的官)。
羽郊:羽山之郊。羽山,传说中山名。
乌:何,哪里,怎样。
征:引证,验证。
堂上:佛堂壁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九月,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自礼部员外郎贬为邵州刺史,未至,再贬永州司马。柳宗元贬永州,首居龙兴寺,次居愚溪。《永州龙兴寺息壤记》当作于元和初年(806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文学赏析
文章一开始,就同文题相扣,记叙所谓“息壤”能形状以及“人皆神之”的原因。第一句交代息壤所在地址及其形状:永州龙兴寺东北角有间佛堂,佛堂里有一块顶着墙砖向上凸起的地方,方圆有四步(每步五尺),高为一尺五寸。第二句,叙述它的“神奇”之处:当初修建佛堂时,把这块凸起的地方铲平了又高起来,凡是拿铁锹挖过它的人都死了。第三、四两句,讲述它所引出的后果。这里,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人皆神之”的社会原因:永州地处两湖两广之间,当地有些入迷信鬼神,好把一一些自然现象当成吉凶祸福的征兆。另一层是记叙其直接后果:由于前述原因,龙兴寺里的人都把它当成神奇之物,没有人敢再去铲平它。
在文章第二段,作者引经据典对“息壤”加以考证,从而分析出“持锸者”的真正死因,作出“土乌(怎)能神”的合乎科学的结论。作者所引述的“天官书”,其中有“水澹(水波摇动)泽竭(水泽干涸),地长见象”的话。《汉志》也有类似的记载:“水澹地长,泽竭见象。”这两本书里所记叙的“地长”现象,与龙兴寺内“夷之而又高”的地面,是同一类事物,作者说,可惜古书里只记叙了现象却未解释其原因。作者引述的“甘茂盟息壤”一事,见于《战国策·秦策》和《史记·甘茂传》:秦武王派丞相甘茂攻打韩国,甘茂怕武王半途而废,便在息壤这个地方同他订约发誓。作者认为,这里所说的“息壤”与龙兴寺中“夷之而又高”的土地同属一类。“息壤”与龙兴寺中“夷之至于“昔之异书”云云,则指的是《山海经》。此书的“海内经”说,古时洪水六作,鲧盗窃了上帝雌息壤,用它来填塞洪水,上帝发现后便命祝融把鲧杀死在羽郊。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在古代典籍中是不多见的。作了上述考证以后,笔锋收拢转至所记的事物上:如今龙兴寺里这块土地,挖平它的人不幸死去,这难道是由于上帝爱惜它才如此吗?紧承此问,作者自答道:南方多疫病,劳累的人往往先死,因而那些铁锹挖土者,他们是死于劳累加上疫病,佛堂上的一块土列怎么能有此神通呢?这最后一句是此文的主旨之所在,虽然作者并未以肯定语气表达,而是以反诘句的形式作结但其结论却是字字千钧。然后,作者交代撰写此记的用意:作者怕一般读书人来到永州,以这个传说作为验证,而轻信那些记载怪异事物的书籍中的话,所以特撰此记写于佛堂之上。由此可见,作者不仅遇事坚持唯物主义的调查分析态度,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著述使人们都不要迷信怪诞的传说。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表现了作者对于迷信传说和“异书”记述不轻信,不盲从,而持调查分析的态度。这在一千多年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是可贵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名家点评
明代散文家茅坤:壤虽小,而点次奇。
清代学者常安:本不信有此理,妙只以淡名出之。
清代文学家孙琮:事本野史荒僻,子厚欲辟异说,而不以繁言置辨,龈龈断断,自足垂示后人。子厚尝言:“吾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于此等文验之。
展开阅读全文 ∨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
您可能感兴趣...
  • 天说

      韩愈谓柳子曰:若知天之说乎?吾为子言天之说。今夫人有疾痛、倦辱、饥寒甚者,因仰而呼天曰:‘残民者昌,佑民者殃!’又仰 ...

    897
  • 憎王孙文

      猨、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猨之德静以恒,类仁让孝慈。居相爱,食相先,行有列,饮有序。不幸乖离,则其鸣哀。有难,则内其柔 ...

    977
  • 断刑论

    余既为《断刑论》,或者以《释刑》复于余,其辞云云。余不得已而为之一言焉。夫圣人之为赏罚者非他,所以惩劝者也。赏务速而后有劝,罚务速而后有惩。...

    57
  • 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

    《唐铙歌鼓吹曲·铁山碎》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组诗《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的第八首诗。此诗叙唐平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臣服之事。...

    2
  • 唐铙歌鼓吹曲·靖本邦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枯叶攸病。守臣不任,勚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3
  • 唐铙歌鼓吹曲·苞枿

    苞枿薱矣,惟根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曰我旧梁氏,辑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圣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万国,罔不龚。...

    2
  • 唐铙歌鼓吹曲·兽之穷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rH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1
  • 唐铙歌鼓吹曲·晋阳武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斥田圻,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斫枭骜,连熊螭。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惟德辅,庆无期。...

    1
  • 贞符并序

    《贞符》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乐府诗。此诗模仿《诗经》中的雅颂,以四言为句,大量使用语助词,或颠倒词序,押韵也依古韵,力求风格的古朴。...

    30
  • 界围岩水帘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4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