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愍志赋

曹植 〔魏晋〕
或人有好邻人之女者,时无良媒,礼不成焉,彼女遂行适人。有言之于余者,余心感焉,乃作赋曰:

窃托音于往昔,迄来春之不从。
思同游而无路,情壅隔而靡通。
哀莫哀于永绝,悲莫悲于生离。
岂良时之难俟,痛余质之日亏。
登高楼以临下,望所欢之攸居。
去君子之清宇,归小人之蓬庐。
欲轻飞而从之,迫礼防之我拘。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此赋有残缺,见载于《艺文类聚》卷三十,另外《北堂书钞》卷八十四引其逸文四句: “妾秽宗之陋女,蒙日月之馀辉。委薄躯于贵戚,奉君子之裳衣。”赋前小序叙述了一个极平常,但却十分凄怨动人的故事:有个男子悄悄地爱上了邻家的姑娘,只可惜请不到有面子的媒人去说亲,难成婚事,结果那位姑娘竟嫁给了别人。作者听到这件事,颇有感触,于是假托那位姑娘的口气写成此赋,表达了对这位不幸男子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封建礼教束缚青年男女婚姻自由的愤慨。
从《北堂书钞》所引的四句逸文来看,这对青年男女早已深深地相爱了。只是他们虽然情同夫妻,但却并没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离别在即,姑娘只能把曾经相亲相爱过的往昔作为情感的寄托,而感叹“来春之不从”。不从,即不顺,不如意。她多么想与意中人携手同游,一诉衷肠,但限于礼教壅隔,欲追随而无路,愿致意而靡通。“哀莫哀于永绝,悲莫悲于生离”二句由 《九歌·少司命》“悲莫悲于生别离”化出,这肝肠寸断的哀叹催人泪下,表达了女主人公与情郎生离死别的无尽悲苦。而尤其令她哀痛的是“岂良时之难俟,痛予质之日亏”。良时,指与情郎重逢的美好时光;俟,等待;而予质之日亏,则是说自己嫁给他人以后难以保全洁白无瑕的品格操守。这种结局是无可奈何的,因而也特别让人哀伤。
如果说前八句是写女子被逼嫁给别人时的内心痛苦,那么后六句则是写她出嫁后登高眺望的所见所思。“望所欢之攸居”是她登高楼的目的,同时也是结果。所欢,即所爱,指其情郎;攸居,即所居,指其居处。由 “所欢之攸居”,这位不幸的女子想到了自己眼前的艰难处境。“去君子之清宇,归小人之蓬庐”二句中,君子指珍藏心中日思夜想的情郎,而小人则指现在的丈夫。清宇与蓬庐相对,恰恰真切表达了她鲜明的爱憎感情,也写尽了她今日生活的不幸与环境的恶劣。正因为如此,她才对美好的往昔念念不忘,甚至希望身生双翼,飘然飞起,随日夜思念的情郎而去。但这毕竟不过是虚幻的空想而已,残酷的现实环境是,封建礼教之大防把她死死地束缚住了,使她不能自由,不得幸福。从美好的向往中坠落到冷酷无情的现实地面上,其苦复何如哉!
此赋虽只断简残编,但文意完足,不妨看作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通篇借女子口吻抒情,构思奇巧,情真意切,韵味绵长,不失为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您可能感兴趣...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22
  • 木连理讴

    皇树嘉德,风靡云披。有木连理,别干同枝。将承大同,应天之规。...

    71
  • 四言诗

    高谈虚论。问彼道原。...

    74
  • 长歌行

    尺蠖知屈伸。体道识穷达。...

    5
  • 游鸟翔故巢。狐死反邱穴。我信归故乡。安得惮离别。...

    6
  • 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

    7
  • 双鹤俱遨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3
  • 七哀诗·其一

    南方有障气,晨鸟不得飞。...

    271
  • 七哀诗·其二

    膏沐谁为容,明镜闇不治。...

    263
  • 三良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 ...

    73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