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九华扇赋

曹植 〔魏晋〕
序:昔吾先君常侍,得幸汉桓帝,时赐尚方竹扇。其扇不方不圆,其 中结成文,名曰九华扇。其辞曰:
有神区之名竹,生不周之高岑。对绿水之素波,背玄涧之重深。体虚畅以立干,播翠叶以成林。形五离而九折,蔑氂解而缕分。效虬龙之婉蜒,法红霓之氤氲。抒微妙以历时,结九层之华文。尔乃浸以芷若,拂以江蓠,摇下五香,濯以兰池。因形致好,不常厥仪。方不应矩,圆不中规。随皓腕以徐转,发惠风之微寒。时气清以方厉,纷飘动兮绮纨。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序:以前我的曾祖父曹腾在给先帝汉桓帝做的常侍时候,当时赐皇帝御用的竹扇一把。这把扇子形状不方不圆,扇面上集结了一些文字,名叫九华扇。它的赋说:
有在神人居住的地方的神竹,生长于昆仑不周山的高峰上。面对着碧绿的湖水,扬起白色的微波,后对着幽深的山涧。竹竿中空而通,长满了翠叶而成为竹林。将竹剖成片,再将竹篾分解成屡屡丝线的形状,如同虬龙蜿蜒曲折,彷佛红云朦朦胧胧。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篾丝舒展精尽,才构成多层华美的图案。然后浸在白芷、杜若香草中,接着放入药草川芎中,再放入青木香,最后放在兰池里。由于扇子的形状精致,扇形不常见,不方不圆。随着洁白的手腕缓缓摇动,开始带来略有寒气的惠风;凉风变得迅疾,纷纷飘动,则像细腻爽滑、屡屡柔顺的绫绢。
注释:
[1]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有共工与颛顼战于不周山的传说。
[2]蔑(miè):即竹篾。氂(máo):轻。
[3]虬(qiú):古代传说中的有角的龙。
[4]氤(yīn)氲(yūn):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5]芷若:即白芷、杜若。
[6]江蓠(li):即草药川芎。
[7]时气:指凉风。
[8]绮(qǐ)纨(wán):即细绫绢。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曹植在《九华扇赋》小序里交待了作赋的原委:曹植的曾祖父曹腾得到汉桓帝的恩宠,桓帝将内廷所制宝扇赏赐给他。此扇样式奇特,“中结成文”,勾引起作者诸多想象,便写下了这篇赋。
这是一篇咏物之作。是曹植咏物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佳作。作者在文章的第一层里,用丰富的想像,描写了扇子的基本原料——竹子生长在传说中的不周山的高巅,其环境极为特殊:“对绿水之素波,背玄涧之重深。”因此,在那里长成的竹子也与众不同:中空而通,形体挺拔,枝叶繁茂,绚烂多采。第二层,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扇子的制作过程:先把砍来的竹子削成薄如纸张、细若牛毛的竹篾子(“形五离而九华,篾犛解而缕分”),再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案编织成花纹华美的竹扇(“效虬龙之蜿蜒,法虹霓之氤氲。摅微妙以历时,结九层之华文”)。然后把编织好的扇子放在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香水里浸泡(“浸以芷若,拂以江蓠,摇以五香,濯以兰池”),最后晾干,顺其自然稍加整理(“因形致好,不常厥仪”),便把“方不应矩,圆不中规”的名种竹扇制成了。第三层说明这种扇子的功效:“随皓腕以徐转,发惠风之微寒。时清气以方厉,纷飘动兮绮纨。”使用时只需缓缓摇动,便有和风微寒随扇而生,并有浓郁的香气也随着阵阵清风扑鼻而来。作者这篇咏物之作,“刻画精工,曲尽物态。”明人蒋仲舒十分叹赏此赋形容之工致,他说:“字字圆通,中酿异采。其缕析九华之妙,虽未经目,恍如见之。”可见曹植咏物之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读后,一把十分精致的九华扇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了。当然,从中也可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无穷,才能不尽,实在令人赞叹。
此赋虽系咏物之作,但不乏赋体的铺陈渲染,排比对偶,比喻夸张,抒情想像的特点。扇子的制作过程是用铺陈手法进行描述的,竹子生长的环境,扇子样式的奇特,使用效果的显著都是使用了对偶、排比、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大肆加以渲染的。如用“效虬龙之蜿蜒,法虹霓之氤氲”“方不应矩,圆不中规”等工整的对偶句极言其样式奇特。用“浸以芷若,拂以江蓠,摇以五香,濯以兰池”排比句式详写了扇制作之精细。文章由曾祖父的九华扇联想到扇子原料的产地,再由产地环境的特殊,想到所生竹子也必然是奇特的。然后又多着笔墨,由奇特的竹子联想到制作的精细。最后,正因为制作工序复杂,所以想到所制扇子的功用效果也十分显著。作者系王宫贵族子弟,恐怕无心深入工房细看制扇过程,这些细致的描写,全凭作者丰富的想像。想像丰富,描写工细便成为本赋的又一特点。文章结构清楚,条理分明,而且重点突出。全篇文笔流畅,语言清秀华美。对后世咏物赋写作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陈寿在《魏志》本传里评道:“文才富艳,足以通后叶。”
曹植的咏物赋,从来不单是就物写物,而往往要寄寓理想,抒发怀抱。本赋除抒发对九华扇作工精细、效用显著的赞美感情之外,还抒发了对先祖的怀念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之情。同时,还流露出“曹氏有功于汉室”的思想感情。曹操在世,曹植曾跟随东征西讨,一直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抱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曹植多么渴望自己也像九华扇那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啊!
展开阅读全文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您可能感兴趣...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22
  • 木连理讴

    皇树嘉德,风靡云披。有木连理,别干同枝。将承大同,应天之规。...

    70
  • 四言诗

    高谈虚论。问彼道原。...

    74
  • 长歌行

    尺蠖知屈伸。体道识穷达。...

    5
  • 游鸟翔故巢。狐死反邱穴。我信归故乡。安得惮离别。...

    6
  • 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

    7
  • 双鹤俱遨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3
  • 七哀诗·其一

    南方有障气,晨鸟不得飞。...

    271
  • 七哀诗·其二

    膏沐谁为容,明镜闇不治。...

    262
  • 三良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 ...

    73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