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与司马仲达书

曹植 〔魏晋〕
今贼徒欲保江表之城,守欧吴耳。无有争雄于宇内,角胜于平原之志也。故其俗盖以洲渚为营壁,江淮为城堑而已。若可得挑致,则吾一旅之卒足以敌之矣。盖弋鸟者矫其矢,钓鱼者理其纶,此皆度彼为虑,因象设宜者也。今足下曾无矫矢理纶之谋,徒欲候其离舟,伺其登陆,乃图并吴会之地,牧东野之民,恐非主上授节将军之心也。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如今贼军只想保全江南之地,守住小小的吴国罢了!没有到中原地区争雄,在平原地带决一胜负的志愿。因此他们的习惯是以水中的陆地作为军营的壁垒,江淮之水做为护城河。如果能把他们引诱出来作战,那么我们只用一旅之军就可以对付了。射鸟的人要要争他的箭,钓鱼的人不能弄乱他的钓绳。这些都是忖度对方的意图来考虑,根据客观形势来设置应变的措施。如今先生竟然没有正箭理绳那样的谋略,只想要等待他们离开舟船,登上陆地,才计划吞并吴、会稽二郡之地,统治那里的民众,恐怕不是皇帝授权将军时的想法。
注释
(1) 贼:指孙吴。 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区区:地域狭窄。
(2) 宇内:中原地区。 角胜:争夺胜负。
(3) 洲渚:水中的陆地。 营壁:谓军营壁垒。
(4) 挑致:谓诱敌出战。 旅:古以军之五百人为旅。 敌:对付。
(5) 矫:正也。 纶:钓鱼的丝绳。
(6) 度:忖度。 虑:谋也。 因象:谓根据客观形势。 设宜:设置应变的措施。
(7) 并:兼并。 吴会:指吴郡、会稽郡,时为东吴之地。
(8) 东野:指东吴。 将军:指司马懿。当时司马懿任骠骑大将军,督荆豫二州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您可能感兴趣...
  • 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 ...

    26
  • 木连理讴

    皇树嘉德,风靡云披。有木连理,别干同枝。将承大同,应天之规。...

    73
  • 四言诗

    高谈虚论。问彼道原。...

    74
  • 长歌行

    尺蠖知屈伸。体道识穷达。...

    7
  • 游鸟翔故巢。狐死反邱穴。我信归故乡。安得惮离别。...

    7
  • 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

    8
  • 双鹤俱遨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3
  • 七哀诗·其一

    南方有障气,晨鸟不得飞。...

    272
  • 七哀诗·其二

    膏沐谁为容,明镜闇不治。...

    264
  • 三良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 ...

    735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