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春日客怀

于谦 〔明代〕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年年骑在马上沐浴着温暖的春风,花开花落岁月流逝似在醉梦之中。
头上短发天天轻梳一梳便花白了,衰老容颜借助酒浆才会一时绯红。
工作需要奔波在外是常有的事情.只可惜没能为国家建立尺寸之功。
行李简单囊中羞涩先生切莫见笑,可我独留一柄倚天长剑直刺苍穹。
注释
客怀:在外做事、怀念家乡的作品。
年年:一本作“每年”。
见春风:迎接春天。
花落花开:一个个春天来了,又走了。
缕(lǚ):丝,线,条。
干缕白:已有千根白头发,白发很多。
衰颜:衰老的容颜。
尺寸功:喻很小的功劳。这句是作者谦逊之词。
萧涩:形容没有多少钱财。
行囊(náng):出门旅行所带的行李包。“萧涩行囊”,指行装简单,没有多少财物。
长剑:象征英雄的肝胆和志向。
倚晴空:这里是顶天立地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纠错
  这首诗写于明宣宗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至1435年),是作者任山西、河南两省巡抚时所作,抒发自己春日巡抚两省途中的情怀。据史书记载,在巡抚山西、河南十八年的时期中,于谦“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体察关怀人民疾苦,很受百姓的爱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纠错
  开头两句写年复一年,眼见秋花凋落,春花盛开,自己却劳碌奔波,在马背上度过。今天又见春风送暖,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悄然来临。目睹这美好的春景,诗人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感叹人生如梦如醉,流年似水,岁月也正在悄然逝去。一种急于盼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情溢于言表。
  “短发”两句,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诗人长期离开家乡,宦游在外,倏忽间,已到五十岁上下,头发已经稀疏变白,苍白衰老的容颜也只能借助酒力才泛出一点红润。古人不剪短头发,“短发”的“短”在这里是少的意思。头发稀疏,所以只能“轻梳”,头发本不多,又千缕皆白,至于诗人是怎样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辛苦操劳,以致身心憔悴而早衰的情形,也就可见一斑了。
  以上四句充分表现了诗人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多年为民奔走效力的情况;后面四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不谋私利,赤心报国的高风亮节。
  “离家”二句紧承前面的内容而发,说明“离家”的目的正是为了“报国”,然而离家多年却寸功未建,又深感羞惭。于谦24岁中进士,刚三十岁时,就到江西处理积案,释放了很多被冤枉判罪的百姓。从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到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即诗人三十三岁到五十一岁期间,他又做了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山西、河南巡抚。“离家自是寻常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诗人的感情又是那样的丰富细腻,目睹异乡的春日美景,他又怎能不想念故乡,产生惆怅之情呢?但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想为国有所作为,离乡的悲愁也只能是“寻常事”了。“报国惭无尺寸功”,这固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辞,却又表现出他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其实,多年来,作者又何尝“无尺寸功”。他辛苦劳碌,关怀百姓疾苦。灾年里,他下令打开官仓救济灾民。他为到处流浪没饭吃的百姓痛心,为严冬里还穿着破旧单衣的儿童难过。他希望引来天上的银河水灌溉人间的土地,还让老百姓到他的衙门里去控告贪官污吏。在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里,他像冬夜里的火把,给人们带来了温暖,所以老百姓称他为“于青天”。这两句话,实际上正是衰颜白发的诗人壮心不已,深感时光易逝,而急切盼望为国建功的心情的剖白,这正像屈原所说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萧涩”两句,诗人请求不要笑他多年为官而囊中空空,表明他只有报效祖国的长剑一柄,倚青空而立。尽管诗人多年位居高官,却一生清白自守,两袖清风,行囊羞涩。以至于这位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只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英雄遇害时,朝廷派人去抄他的家,也只发现他“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这在当时贿赂成风的黑暗官场里,难得可贵。那独倚青空的耿耿长剑,正是忧国忧民,顶天立地的诗人胸中的赤胆忠心和凌云壮志的象征。
  这首诗平仄协调,颔、颈两联对仗工稳,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风格浑然淳厚,质朴刚劲。
展开阅读全文 ∨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被迫与先遣使议和,使英...
您可能感兴趣...
  • 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41
  • 平阳道中

    《平阳道中》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作者任河南、山西巡抚时。叙写了作者在平阳道中所见所闻的喜人景象。从轻松的笔调中见出诗人的愉快和欣慰。...

    3
  • 入京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2
  • 上太行山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472
  • 除夕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585
  • 出塞

    健儿马上吹胡笳,旌旗五色如云霞。紫髯将军挂金印,意气平吞瓦剌家。瓦剌穷胡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将军出塞整戎行,十万戈矛映雪霜。左将才看收部落,前军又报缚戎王。羽书捷奏上神州,喜动天颜宠数优。不愿千金万户侯,凯歌但愿早回头。...

    778
  • 入塞

    将军归来气如虎,十万貔貅争鼓舞。凯歌驰入玉关门,邑屋参差认乡土。弟兄亲戚远相迎,拥道拦街不得行。喜极成悲还堕泪,共言此会是更生。将军令严不得住,羽书催人京城去。朝廷受赏却还家,父子夫妻保相聚。人生从军可奈何,岁岁防边辛苦多。不须更奏胡笳曲,请君听我入塞歌。...

    703
  • 绿筠书舍记

    余按部至郑州,适故人沈平之为其郡文学。平之延余坐泮水东小轩,内不施丹雘以为涂餙,外不植花卉以资玩好,萧然一室,自图书之外无长物,惟 ...

    922
  • 暮春遇雨

    暖风吹雨浥轻尘,满地飞花断送春。莫上高楼凝望眼,天涯芳草正愁人。...

    85
  • 悼内十一首

    垂老光阴两鬓皤,细君弃我竟如何!夫妻一旦世缘尽,儿女百年恩爱多。小阁空悬台上镜,春衣谁试箧中罗。客边闻讣肠先断,泪落西风鼓缶歌。世缘情爱总成空,二十余年一梦中。疏广未能辞汉王,孟光先已弃梁鸿。灯昏罗幔通宵雨,花谢雕栏蓦地风。欲觅音容在何处?九原无路辨西东。缥渺音容何处寻?乱山重叠暮云深。四千里外还家梦,二十年前结发心。...

    8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