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的马驮着我满腹的诗情奔走天涯,飞倦了的鸟儿哀鸣着,小山村里只有几户人家。柳絮扑打着我的头,给我增添了白发。
注释
凭阑人:曲牌名,调名本意即咏楼上身倚栏杆的人。调见元邵亨贞《蚁术词选》。单调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韵。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市。
天一涯:天一方。
鬓华:鬓发花白。
后两句言匆匆春去,岁月蹉跎,游子恋乡,身世凄凉。“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远方浪子进而看到不远处的人家,这必定更勾起了他“吾乡似此乡,此乡非吾乡”的羁旅思乡之怀。至此作者已百感交集,不料更有那不懂事的柳花,竟然飞上作者的头发,使得头上的白发显得更多了。此处不直言头发之白,而借柳絮言之,可谓妙笔。作者白发从何而来,当然是羁旅之挫和思乡之念所致。全曲从瘦马入笔,至柳絮收笔,不直接写人,而已将人的羁旅之愁写得入木三分,刻骨铭心。
此曲在结构方面也有其特点。它以三个主要自然意象作线,每个自然意象引出一系列人文意象,这样贯穿起来,构成全文的网络。这三个自然意象是瘦马、倦鸟、柳花。它们依次引出相关人文意象:瘦马引出的意象有诗、天涯;倦鸟引出的意象有愁、村;柳花引出的意象有人、鬓华。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实现意象自然舒展、材料形散实聚、结构简明有序的艺术效果。
-
凭阑人·江夜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 538
-
凭阑人·两处相思无计留
《凭阑人·两处相思无计留》是元曲作家姚燧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写一个闺中妇女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此女知道别后要两地相思,但又无计留住丈夫。想到江边送行,又怕世人议论,只好倚楼从远处眼看丈夫渐渐地远去。全曲抒写情感曲折有致,人物形象鲜明感人,语言质朴本色,化词入曲极为贴切自然。...
- 559
-
凭阑人·马上墙头瞥见他
《凭阑人·马上墙头瞥见他》是元代散曲家姚燧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写的是才子佳人的爱情。先写形态:二人偶然相见,便眉目传情,大胆挑逗,表露心迹;再写心态:女子爱才,男子爱貌,男才女貌,天作地合。全曲文辞直白,笔调泼辣,显示了元曲的典型风格。...
- 23
-
凭阑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 44
-
凭阑人·闺怨
《凭阑人·闺怨》是元代散曲作家王元鼎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表达闺中少妇相思之情。由傍晚写到入夜,垂柳、明月撩人,以月圆反衬人未圆,更见少妇辗转反侧的愁苦心境。...
- 7
-
凭阑人·赠吴国良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 583
-
凭阑人·春日怀古
《凭阑人·春日怀古》是元代文学家赵善庆所写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生情,作者借用两处历史遗迹,来表现对历史沧桑之变的感慨。这短短的四句,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感慨万千。...
- 6
-
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
《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是元代曲作家乔吉创作的一首曲。开头三句以广阔的境界切入登楼咏叹的主题;接四句写作者无比向往神仙般生活;末二句写作者摆脱世俗,直入自由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当时现实处境的悲凉之感与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全曲清新奇巧、本色直率,以“意”为脉,以“情”为络,层层起伏开阖,气势豪宕酣畅。...
- 7
-
折桂令·寄远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睡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 7
-
折桂令·赠罗真真
罗浮梦里真仙,双锁螺鬟,九晕珠钿。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 2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