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仙山上一株株干枯老树托着苍苍茫茫的乱云,禾黍行管高低不齐,山孤野兔游窜纷纭,处处断碑残垣,空留下陈旧古迹,满目只见一片黄尘。东晋败亡后再也难寻找书圣王羲之,西施去世后从此再不见绝代佳人,看大海总是烟气朦胧,听不到杜鹃鸟啼叫,天地间不见一丝春意留存。
注释
1.折桂令:曲牌名。
2.丙子:此指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上一个丙子年(1276)为元兵攻破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时。
3.越:指今浙江绍兴一带,古为越地。
4.蓬莱:指蓬莱阁。
5.老树苍云:指老树参天,苍茫萧森。
6.右军:指东晋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
7.啼鳺(guī):即杜鹃鸟。
王骥德在《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下》中说乔吉为诗中的李长吉(即李贺),指的正是他这种奇丽冷峭之美,而这首《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便是他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作。
如题所述,这支曲是乔吉在游历吴越和上篇《折桂令·登姑苏台》一样,都是缅怀古人的抒怀之作。整首曲词语调深沉悲凉,感叹似烟,兴亡无定的世事,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事不能扭转的无可奈何的妻凉。
曲词开篇便以“老树”“苍云”“禾黍”“狐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破败之景,展现了一种孤独凄凉之感,从而也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干枯的老树独自站立着,天空中的浮云苍乱;田中的作物参差不齐,像是许久都无人打理;山野狐狸和野兔四处游切都是那么破败和昏乱。
“禾黍”一句更是化用了《诗经·黍离》中西周灭亡后禾黍遍地的典故,谕指如今的越地也是一片荒芜。那以往风云四起,被称为仙境的吴越之地,现在已然是物是人非,空有半块残碑树立着。“黄尘滚滚”四字极富动感,既增添了荒凉的氛围,更有一种觉今事而昨非的帐然。
“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人事变迁,盛世不再的感叹。“右军”即指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其书法作品潇洒俊逸,无人能出其右。西施是春秋时著名的美人,也是吴越之争中的风云人物,但其死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绝代佳人。这些人虽然名噪一时,但终究免不了一死,佳人俊士,最终也要化为一捧枯骨,被黄土掩埋。这两句紧接上文,用典极妙,彰显了乔梦符散曲直白而又不失典雅的特点,也揭示了全曲的主旨。千秋霸业,昨日风流,最后也只剩这半块残碑,独留感伤。
最后,作者将目光从追忆古事推展到整个宇宙,天地间海雾茫茫,杜鹃鸟的啼叫声也给人一种哑然干涩之感。一切是那么的暗淡和寂寥,天地间仿佛失去了春天。这三句气势宏大,和开篇所营造的荒凉氛围形成呼应,流露出作者心中对现实社会的忧患意识,这也是“伤今”的重点所在。
-
折桂令·苏学士
《折桂令·苏学士》是元代散曲家鲜于必仁所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以苏东坡官途的顺境与逆境比并而出,表现了苏轼“荣辱俱忘”的高风亮节。写作手法上运用典故,巧用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苏东坡的赞美与钦佩之情。...
- 544
-
折桂令·夜宴
《折桂令·夜宴》是元代文人刘唐卿所作的一首散曲。该曲主要描写了富贵人家的一次盛大夜宴。全曲用寥寥数语将宴会的盛大场面,人物的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 365
-
折桂令·山居
枕琴书睡足柴门,时有清风,为扫红尘。林鸟呼名,山猿逐妇,野兽窥人。唤稚子涤壶洗樽,致邻僧贳酒论文。全我天真,休问白鱼,且醉白云。...
- 0
-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别离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 2
-
折桂令·寄远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睡如翻饼,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 3
-
折桂令·赠罗真真
罗浮梦里真仙,双锁螺鬟,九晕珠钿。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酒盏儿里央及出些腼腆,画帧儿上唤下来的婵娟。试问尊前,月落参横,今夕何年?...
- 2
-
折桂令·李翰林
《折桂令·李翰林》是元曲作家鲜于必仁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小令,赞颂李白的才华与风范。李白醉酒吟诗,风流不羁;诗文压倒班固扬雄;为唐明皇起草诏书归来,使读者感受到一个多才多艺、意气风发、具有立体感的李白。全曲人物刻画生动,体现了曲家驾驭文字的艺术功力。...
- 141
-
折桂令·西陵送别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情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 ...
- 104
-
折桂令·荆溪即事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 462
-
折桂令·登姑苏台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学捧心山颦翠色,怅悬头土湿腥苔。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
- 807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