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文 >

捣衣诗

谢惠连 〔南北朝〕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
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
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纠错
译文及注释
纠错
译文:
北斗星转没有停时,日影轮转快如被催。
白露滋生园菊盛开,秋风庭槐落叶累累。
肃肃之声莎鸡振翅,烈烈啼叫寒蝉声悲。
黄昏阴气郁结天穹,一轮明月皓然中闺。
美人动手准备衣裳,整理衣饰相互招携手。
戴上玉饰走出北房,鸣金声伴走上南阶。
屋檐高高砧声响起,楹柱长长杵声哀哀。
两袖扬起淡淡芳菲,双鬓沾染些微汗滴。
制衣布帛已经捣好,君子远行依旧未归。
裁衣要用笥中之刀,缝成万里御寒之衣。
满满一筐出自我手,密密封上待你开启。
腰带尺寸根据往昔,不知如今是否合适?
注释:
(1)衡纪:指北斗星。淹度:久度,过得慢。
(2)晷:日冕。倏:迅速,极快。
(3)肃肃:象声词。鸟语、虫翅的振动声。莎鸡:虫名,又称络纬,俗称纺织娘,
(4)烈烈:象声词。寒螀:即寒蝉。
(5)夕阴:傍晚阴晦的气象。
(6)宵月:夜晚的月亮。
(7)戒:准备。
(8)端饰:整理衣饰。招携:招邀协同。
(9)簪:插,戴。
(10)鸣金:古时妇女佩戴的金属饰物。
(11)檐:屋檐。砧:捣衣石。
(12)楹:厅堂的前柱。杵:捣衣棒槌。哀:指声音凄清尖利。
(13)微芳:若有若无的香气。
(14)染:沾污。题:额头。
(15)纨素:洁白细致的细绢。
(16)笥:盛放衣物的方形竹器。
(17)箧:小箱子,藏物器具。大为箱,小为箧。
(18)幽缄:密密地封存起来。俟:等待。
(19)准:依据,根据。畴昔:从前,往昔。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纠错
捣衣,即捶展布帛、缝制衣裳。一般写这个题目内容多是秋冬季节妇女为远行的丈夫缝制衣物。这首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为一层次。
第一层写节令。“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这两句是说,星斗一刻不停地在运行,日影的移动快得如若被催促着一般。“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这二句写秋天说来就来了,天气凉了。第二层写秋夜景象。“肃肃莎鸡羽,
烈烈寒螀啼。”“莎鸡”,即纺织娘,蟋蟀一类的昆虫。《诗经.七月》有“莎鸡振羽”的话,振羽,发声鸣叫。“寒螀”,即寒蝉。“肃肃”、“烈烈”,这两个叠词既用以摹声,又传出了人们听到莎鸡振羽、寒蝉啼鸣时的一种凄厉的感觉。“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空幕”,即指天穹。“中闺”,即闺房。这两句说,天黑下来了,明月照亮了闺房。第三层写闺妇招携捣衣。“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戒”,通诫,告诫。“戒裳服”,是说制作衣服的时节到了。“端饰”,打扮整齐。“招携”,招呼同行。古谚语有云“蟋蟀鸣,懒妇惊。”就是说“莎鸡振羽”该做寒衣了。这两句就写这种情况,美人们打扮整齐,相携出闺房捣衣。“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簪玉”,戴着首饰。“鸣金”,身上佩戴的物品行走时发出的声响,这两句又具体描写了美人“端饰”情形。第四层写捣衣劳动。“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櫩”,同檐。“砧”,捶衣石。“楹”,这里代指堂屋。“杵”,捶衣棒。这两句说捣衣时砧杵相击所发出的声响回荡于房舍内外,在夜间这种声响来得特别悠扬、感人。“哀”,感人。“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题”,额。“双题”,当指额头两旁。这两句说,美人在捶衣时两袖扬起淡淡的芳香,额头上也渗出了汗水。这种劳动既劳累,又给人以美感。第五层写缝衣。“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纨素”,帛绢,即正缝制的布帛。“成”,捶好了。这两句说:布帛已经捶好,丈夫还没有回来。“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笥”,盛衣服的竹器。“笥中刀”,保管洁净的刀,用它来裁衣,表示精细与恭敬。最后一层写缝好衣裳的心情。“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盈箧”,盛满了箱筐,说明衣多。“幽缄”,密密封闭起来。因为这衣服是要寄往万里之外的丈夫,所以准备既多,封闭又好。“自余手”、“俟君开”,这衣是由我一针一线做成的,专待你打开。这两句既表现了这个女子的精细,又表现了她对丈夫情意深密和专一。“俟君开”的话语中有多少温情啊。“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畴昔”,往昔,在家时。这两句说,腰带的长度仍然依照往昔的尺寸,不知现在还是不是那样。这也写出了她的精细与体贴,生怕做成的衣服不合身,同时还传出了她对丈夫十分怜惜的心情。为什么想到“腰带”呢?似乎腰围最能表示一个人的胖瘦,她想到丈夫在外肯定是瘦了。在怜惜丈夫的同时,亦表现了自己的相思之苦。
这首诗曾一再受到钟嵘的赞誉,认为它是汉魏以来五言诗的“警策”之一(见(《诗品》)。就结构而言,它写得层次井然,由节令物候到捣衣、再到裁衣寄远,步骤徐缓得体。就语言而论,多描写、多对偶,富艳精工。这都是符合钟氏论诗崇雅的标准。此诗的描写中是神含情意的,写人美、衣饰美、声响美、劳动美,是与美人的情意美协调的,用现代语言就是说,写那么多的美皆是为了表现她的心灵美,这是一。第二是结尾心理描写很真情、细腻,显得情致绵绵,正如沈德潜所言:“一结能作情语,不入纤靡。”(《古诗源》)倘若没写好这个“情”,此诗恐怕看不是那么值得赞扬了。
展开阅读全文 ∨
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您可能感兴趣...
  • 捣衣诗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241
  • 捣衣诗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4
  • 离合诗二首

    夫人皆薄离。二友独怀古。思笃子衿诗。山川何足苦。...

    5
  • 代古诗

    客从远方来,赠我鹄文绫。贮以相思箧,缄以同心绳。裁为亲身服,著以俱寝兴。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泻酒置井中,谁能辨斗升。合如杯中水 ...

    256
  • 顺东西门行

    哀朝菌,闵颓力,迁化常然焉肯息。及壮齿,遇世直,酌酪华堂集亲识。舒情尽欢遣凄恻。...

    497
  • 西陵遇风献康乐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瞻涂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6
  • 长安有狭邪行

    纪郢有通逵。通逵并轩车。帟帟雕轮驰。轩轩翠盖舒。撰策之五尹。振辔从三闾。推剑冯前轼。鸣佩专后舆。...

    1
  • 秋怀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鴈。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翫。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4
  • 秋胡行二首

    春日迟迟。桑何萋萋。红桃含夭。绿柳舒荑。邂逅粲者。游渚戏蹊。华颜易改。良愿难谐。...

    3
  • 雪赋

    《雪赋》是一篇清新婉丽的赋作,采用汉人假设主客陈说事物的方式,以梁王为主,司马相如、邹阳、枚乘为宾,引出作赋的设辞,描绘雪这一大自然的奇观。此赋当时就以“高丽见奇”,与谢庄《月赋》同为六朝小赋的名篇。...

    12
文章点评...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